分享

小说百练:蛛网(三石)

 一中大语文 2023-02-10 发布于福建
文本一:
蛛网
三石
一只蜘蛛,在荷叶与树枝之间织着网。蜘蛛先释放几根飘在空中的丝,其中的一根被风吹生远处黏住,收紧,成为“便桥”,然后蜘蛛来回穿梭,架起更多平行的丝。渐渐地,在这些丝之间织起一张网来,又圆又大。
而此时,男人闷闷地坐在荷塘边的石凳上,盯着结网的蜘蛛,抽着烟。地上已经散落着 好几个烟头,显然,男人已经坐在这里好一会儿了。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男人不是诗人,却也懂得几首古诗。诗句出自明代王守仁《春晴》,描述了初春风和日丽的景色。和风、安静的花枝、远处飞过的鸟儿、飘动的蛛丝……与当下的景致倒有几分相近。默念着王守仁的诗句,男人知道,诗背得再好,除了稍许排遣此时的抑郁情绪,一丁点用处也不会有。还得想办法,不能坐以待毙。
男人将抽了半截的烟扔在地上,用脚使劲踩了下,摸出手机,找出一个号码,拨了出去。过了七八秒钟,电话终于接通了。
男人笑了,虽然这笑有些刻意。
男人说,林哥,这么长时间才接电话,忙什么呢?嗯,我不忙,这不想林哥了嘛。要不, 晚上吧,我做东,咱哥儿俩找个清静的地儿喝两杯。李白说,“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烹羊宰牛”是不可能的,“三百杯”也没那量,“对酒当歌”还是可以的。
然而,男人显然是被林哥拒绝了,因为男人“嗯”了几声后,接着说,是这样啊,那行,改天吧,改天我再约您。没事,我现在是“白日放歌须纵酒,漫卷诗书喜欲狂”。林哥您放心。好,好,那我挂了。
等对方挂了电话,男人才挂,表情有些失落。摸索着又掏出根烟来,点着,却不吸,低 头翻着手机通讯录,又拨了个号码。
对方一直没接。
男人挂了电话,苦笑着,将烟放到嘴上,却已经熄了,摸出打火机再点着,吸了一口。迟疑了下,电话又拨了出去。手机里传来一句机械的声音: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挂了 电话,正失望时,男人的手机响了。是短信提示音。他急忙点开, 短信只有两个字:开会。
男人想了想,编了条短信:师兄好,“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想约师兄去“碧云茶庄” 品茗论诗,师兄晚上可得空闲?
短信发了出去,却一直没见回复。算什么师兄,用人脸朝前。也罢,不过一个校园出来的而已,与一起同过窗还是有区别的。
男人确实有些气恼 ,但男人知道,眼下生气没用。踌躇良久,男人想,只有找他了,念在当年鞍前马后数载的情分上,兴许能给自己出个面也未可知。
男人没有直接打电话。以往找他时,通常都是先发短信,等回复。于是,男人发了个 短信,内容很简单:米书记,我下午来省城出差,想跟您汇报下思想。妥否,请指示!小平敬 上。
短信发出去了,然后只有等了,不然还能怎样呢?
男人焦急地等待着,不一会,电话铃响了,男人迅速接起电话 。
通话时间有四五分钟,但从始至终,男人只是开了一个头,说了一句老领导好,然后就 在不停地“嗯嗯",不停地点着头。电话那头的人是不可能看到男人点头的,包括男人的表  情,先是兴奋,然后是凝重,再然后是沮丧。
电话挂断了,男人木然了很久。
一只小鸟,停歇在挂着新鲜蛛网的树枝上。男人又点燃了烟,使劲抽了几口,然后重重 地叹息一声。 许是被男人的叹息声给惊着了,小鸟扑棱着翅膀,划过蛛网,掠池而去,织网的蜘蛛倏地便钻进荷叶,躲了起来。
男人盯着蛛网,目光呆滞……
好一会儿,男人长舒一口气,低头在手机上翻出一个通话记录,回拨了过去。
电话很快接通了,男人定了定神,说,陈主任, 您在办公室吗?是,是,您说得很对,我想了很久,您放心,这次,我一定会实事求是……
男人的语气平和了许多。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9 年第 22 期, 作者为江西省上饶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
文本二:
语境是文学作品中隐喻建构的基础。隐喻是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领域,或者 说从一个认知域(来源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隐喻的编码实际上是 超然客公众号 从一个语境到另一个语境。对表达主体而言,作者的不同经历、修养、处境、心情等直接影响着他们隐喻的生成。
语境是隐喻解构的核心,解读文学作品不同层面的隐喻离不开语境。隐喻的解构是通过联想找出这两个语境间的相似性联系,达到从概念认知到修辞认知的飞跃。隐喻按照联想关系运作,即它们把未知的东西嵌入一种新的联想关系,未知的东西由此获得部分新的意义。
(摘编自李卫中《文学作品中的隐喻与语境》)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对男人的求助,“林哥”和“师兄”不便明确拒绝,而是采取了推托敷衍的方式。
B.小说省去男人通话时对方的话语,是为了使行文简洁并揭示对方冷漠怕事的性格。 
C.小说多次通过细节表现男人求助失败后的情绪反应,并借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D.文末含蓄透露男人遭拒的原因,启人思考,体现了小说现实意义,可谓意味深长。
2.对于文本一中多处引用诗句的写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男人默念《春晴》,符合眼前景物的特点,反映了他欲借诗自我排遣的心理。
B.男人与“林哥”“师兄"沟通时引用诗句,是故作镇静,以掩饰求人的尴尬。
C.原本高雅的诗句,竟然成为男人行庸俗之事的幌子,增添了小说的讽刺意味。
D.丰厚的文学素养是男人能够最终幡然悔悟的关键,从而使结局翻转合乎情理。
3.请简要概括文本一中男子的心理变化过程。 ( 4 分)
4.文本一中画线句子具有隐喻特征,请结合文本二进行简要分析。  ( 6 分)

【参考答案】

1.(3 分)B(“为了……揭示对方冷漠怕事的性格”理解错误。)
2.(3 分)D(“丰厚的文学素养是男人能够最终幡然醒悟的关键”错。)
3.(4 分)①事情败露,情绪抑郁;②多方求援,心存侥幸;③四处碰壁,心情沮丧;④直面现实,心态平和。(每个要点 1 分。)
4.(6 分)①开头部分,蜘蛛织网的行为与男子编织关系网的行为具有相似性,体现了从概念认知到修辞认知的飞跃;②结尾部分,以蜘蛛被小鸟惊扰而躲进荷叶的行为暗示主人公社会关系网的脆弱不堪,赋予小说以弘扬正能量 超然客公众号 的全新意义;③作者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其身份以及工作经历直接影响并催生了这个隐喻。(每个要点 2 分,如有其他作答,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