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假如探春没有远嫁,贾府还会被抄家吗?

 妙子的宅家时光 2023-02-10 发布于河南

三毛曾说:“《红楼梦》是一生一世都要看的书,不同的年龄段读《红楼梦》,总是能读出不一样的感觉”。

大观园里因有一群正值妙龄的女儿们,才让整个园子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无论是才思敏捷的黛玉,还是温厚善良的宝钗,包括其他的主子小姐们,都有其突出的特点。

在当时的社会,女性是最不被要求上进的,男儿们可以成家立业,可以靠仕途经济这条路成就一番事业,可是女儿们大多数只能依附男人而活。

一般来说,古代的女儿嫁了人之后,就不能再做自己,比如已成寡妇的李纨,在家只负责相夫教子,大字不识一个,只认得前朝的几个贤女。

结婚没多久,心性就如同“槁木死灰”一般,仿佛生活中的一切新鲜事物都与她无关。

生活中的条条框框束缚着她,同时也抹杀了她身上原有的激情和向上的活力。

可贾府也不乏读书明理,特长又突出的孩子,相反她们身上的才情,也丰富着大观园的生活。

贾探春就是这样一个心气高又有才能的女孩,虽然她的相貌和出身不是最好的,却硬是凭借自己的实力,获得贾府上下人的称赞,她也深受贾母和王夫人的重视和喜爱。

探春活得比较清醒,她有感知未来的能力,既明白贾府的钱财收支,也清楚富贵世家的种种纠葛和矛盾。

当王熙凤处置邢夫人手下犯事的婆子,邢夫人就来找王熙凤理论,要求她放人,王熙凤也因此冲了气,一下子就病倒了。

探春得知一向强悍的凤姐病倒了,也感叹道:“我们富贵人家也大有自己的难处,说出去人家也未必信,到底还是小门小户的好,事情少”。

探春不仅是一个有志向的人,更是一个有才的人,探春受到王夫人的器重,让探春承担管家之事,目的就是想让探春好好历练一番。

王熙凤生病的那段日子,一直都是探春协理着家里内部的主要事务,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了,按照惯例只能给她二十两。

哪怕是赵姨娘耍尽无赖,撒泼打滚,探春都不曾多给一分钱,因为探春清楚的知道,若是自己开了先例,该如何说别人呢?

倘若开了先例,往后破例的现象只会越来越多,倘若自己都不遵守老祖宗定下的规矩,日后如何才能让人信服呢?

所以探春依旧坚持自己的原则,哪怕是平儿受托王熙凤的话,告诉探春可以多给赵姨娘一些银子,也同样被探春严词拒绝了。

由此可见,探春清楚地知道以权谋私的严重后果,所以从不滥用公权,不随心所欲,也证明探春明事理,秉持自己的原则。

在当时的朝代,许多当官的人都做不到如此,探春的管家智慧却远不如此。

连王熙凤都对探春的理家才能表示佩服,她连夸探春三次好,跟平儿聊天的时候提到三姑娘时说:“她虽是个女儿家,可是事事明白,又比我知书识礼,更厉害一层”。

可见,探春之才,又时候连精明强干的王熙凤都自愧不如,王熙凤这短短的几句话,道出了探春出色的才能,若是假以时日,经过一番历练,只会更厉害。

探春在金陵十二钗中排第四,排在她前面是黛玉和宝钗以及贵为皇妃的贾元春,第四个就是探春。

探春虽然是庶出,母亲赵姨娘又是个泼皮无赖户,总是生事,每次都因为一点小事就闹腾,也惹得整个家天翻地覆。

即便如此,探春从不因此和赵姨娘同流合污,她自持稳重,把王夫人交代的差事,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

一个大观园交到她手里,探春可是将它经营得特别好,原先的大观园因为各项分工不明确,好多事情上奴才婆子们也多有不尽心,大都是懒懒散散的。

探春观察了一阵子,又实地考察了别人家的经营模式。

探春了解到赖大家的园子还没大观园的一半大,但是他们除了笋菜鱼虾之外,一年足足产生二百两的利息。

探春这才知道原来一根破荷叶、一个枯草根子都是能够产生利润的。

针对于此,探春选了几个稳重又了解园艺的婆子,让她们去照看园子。

这样既能省了交租纳税的钱,还可以让她们卖钱度日,一旦由他们个人承包了去,又能极大程度调动她们的积极性,这样婆子们便再无不尽心的了。

探春这个“使之以权,动之以利”的法子,可谓是一箭多雕,按照这样的方法去管理大观园,到了年尾,可产生至少四百两银子的利息。

若是放到现代社会,探春若是有自己的公司,她一定会充分利用好公司的资源,让资源最大限度地产生价值,也是经营公司很好的一个策略。

这样既能为公司减少成本,又能让自己的员工更加负责任,一旦他们把各自负责的领域打理好了,公司便又能持续性地产生更好的效益,长期这样践行,公司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

而且探春又不似王熙凤那般狠毒,是个赏罚分明的管理人,且探春又颇通文墨,举止投足之中尽显名门闺秀的知书达理,这一点,要远胜过才疏学浅的王熙凤。

即便探春聪敏又能干,但最后还是逃脱远嫁的命运。

曹公给她的判词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瑶”。

南安太妃见过家里的其他姑娘,便一眼相中了探春。

探春远嫁其实早有预料,早在姑娘们一块给宝玉过生日的时候,他们在一起抽花签,探春抽到的花签寄语是:“得此签者,必得贵婿。”没想到昔日的花语竟然应验了。

南安太妃之所以能够,从众多标致的女孩们单独选中三姑娘,主要是探春给人的第一印象很不一般。

黛玉早年刚进贾府的时候,她见过迎春、探春、惜春三个姑娘,唯独探春留给黛玉的印象更为深刻,黛玉眼中的探春是“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的。

探春虽然年轻,但却有着不输于男儿的远大志向,贾府的男人们大都是贪财好色之徒,除了贾政知道读书上进之外,其他的大多数男人都是只“中看不中用”。

探春的远嫁,加速了贾府的衰败。从王夫人下令抄件大观园开始,这个家就已经不复从前了。

唯有探春看得很明白,只不过,当时没有多少人有先见之明,就连精明如王熙凤也丝毫没有意识到,贾府正处于危险的边缘。

当丧钟真正响起来的那一刻,正是忽喇喇似大厦倾覆之时。

总之,贾府的衰落本质上是人的衰落,人一旦堕落,只贪图一时享乐,而不考虑长远的发展,即便有十个贾探春来掌事理家,也难保整个家族齐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