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镇留影 | 1983年的武汉与电车

 人文武汉 2023-02-10 发布于湖北

这组图片很多网络论坛都可以看到,是一个美国青年教师Leroy利用暑假时间拍摄的,此君关注城市电车,不仅在武汉拍了电车,还在广州、沈阳、大连、长春等城市也拍了电车。武汉一位车迷与Leroy至今还有联系。下面是从网上搜到的摄影师的介绍(有省略)。

1983年,7月到10月,leroy在中国旅行了三个月, 对于上世纪80年代初来到中国的外国人来说,是一个不太可能的奢望然而Leroy却实现了。Leroy说,大概从1980年或1981年某个时间起,没有任何通知和宣传,中国开始向个人发放签证。“作为一个代课老师,老板允许我可以自己决定休假时间长短。”在出发之前,Leroy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上了三个月的“旅行者中文入门”的语言课程。

Leroy按自己的兴趣点,把这将近200张的照片按机车、电车和无轨车进行了分类。在拍摄交通的题材时,他总是穿着颜色明亮的T恤衫,使得自己看起来很显眼。Leroy打趣地说,因为从常理的角度来说,间谍是不会故意把自己弄得很突出。带着佳能TX SLR型号的相机,他一边拍一边做大段的中文笔记。

如今,变化出现在Leroy拍摄过的几乎每一个城市。“如果重返故地,我不一定能再认出现在的这些中国城市了。”Leroy说,这些城市的旧景象是活生生的,它不应该被更新换代,希望有天这些城市的旧街景也能进入现代城市的版图中。正如墨西哥建立于1521年的老城镇,在今天的墨西哥城市的市中心依然存在。


这组照片中关于武汉的解读,不知是原作者写的,还是中国人写的?只能说是一个简略的介绍,有的不甚准确,有的说明有错。笔者简述如下:

这是武汉市电车公司武胜北路保养场,此时电车公司在对面的一栋楼办公,那栋房子拆后修建了现在的泰合广场,电车公司而后就搬到保养场里办公。


1983年,武汉电车只有5条线路。5路电车就是由武胜路发车经中山大道、三阳路、解放大道,回到武胜路,是一条循环线。所以有的图片说7路电车是错的,当时还没有7路电车。

信誉线“公约”。《城市公共交通》1982年3期

1982年3月1日《湖北日报》

门柱上的标语除了交通系统流行的“安全第一”,“服务为本”和“乘客至上”是我编的。

1982年10路公共汽车开展“信誉线”活动,车队行管员肖汉民起草了一个“信誉线公约”主要内容为“四个信得过”,即运行安全、乘车方便、服务质量、车辆舒适信得过。我当时在10路车队(公汽二场二车队)当干事,为方便记忆、突出特点编了一个标语,信誉线活动的宗旨是“安全第一、服务为本、讲究信誉、乘客至上”,后被公司采纳,很长一段时间是整个公交系统的服务宗旨,还被省建设厅推广到全省,我在沙市、黄石公汽都看到过一样的标语。


电车公司大门只有三个门柱,省去了“讲究信誉”。湖北日报记者边静远,在编稿时,省去了“乘客至上”,他觉得这个“至上”超前了。我在电视新闻里看到,公交集团现在还保留“乘客至上”的宣传标语。

1路电车从三民路到水果湖,沿途要经过江汉桥、长江大桥,连接武汉三镇。

照片前面30米就是三民路起点站。马路右边的车站是公汽9路车,左边德华酒楼门口,也有9路车站,每天早上高峰时间(6:30——7:40),公汽二场的科室人员就在这里值勤,维持站头秩序,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德华酒楼的包子很“俏”,常常要排很长的队;有时值完勤,看到排队的人少,我买两笼包子送回家,再去上班。

三民路六渡桥口,对面的转角是湖北省新生公司(汉来春茶楼旧址),房子还在,只是加了2层,改了立面,再往右就是六渡桥百货公司。1路电车在这里左转进中山大道。

这是中山大道友谊路口。

行驶在江汉桥上。1路和4路电车都要经过江汉桥和长江大桥。

我想Leroy是站在江汉桥上拍的这张照片。汉江、晴川饭店和龟山上的电视塔。

这张是站在长江大桥上拍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长江大桥龟山上桥处,电车“辫子”掉了,司机下车斗“辫子”,那时坐电车常常会遇到。

长江大桥龟山引桥处。武汉夏天热,驾驶室的小门常常开着。

长江大桥上。

武昌中北路。

1路电车武昌水果湖终点站,在今惠明路。图片的左边有个路口是水果湖步行街入口,穿过水果湖步行街,可到现在的1路电车终点站;右侧可见省委水果湖大门。

我的同事看到这张照片,说这是京一型的电车,是北京生产的。他说照片中的三个人是1路电车的,他认识但叫不出名字,说回去要问老婆,他老婆原来是开1路电车的。几年前,又有同事告诉我,司机姓王,在705开公交车。现在都退休了,祝他们晚年幸福。


那时通道式列车有三个门,每班配一个司机两个售票员,甲乙两班对班,还要配补班。由于司机缺员,常常没有补班的司机,一年365天,司机很少有休息的。

2路电车从中山大道硚口起,行驶中山大道,经三阳路,到解放大道黄浦路。这是硚口终点站。

中山大道利济路段,武汉653型绞接式电车。

这是中山大道武胜路口,前面可见解放后武汉第一座过街人行天桥(已拆)。1983年初,人行天桥傍晚吊装时曾短暂封闭交通,那时我在公汽二场上班,场里准备了一些加班车,吊装完毕后疏散乘客。场机关干部有驾照的开车,无驾照的售票,我在10路车上卖了一次票

2路电车解放大道黄浦路起点站,后面可以看到解放军161医院大门,红车停的位置旁,长江电影院(俱乐部)在此,是原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的职工俱乐部,现在叫长江水利委员会。

3路电车从宝丰路到黄浦路,解放大道一条直线不拐弯。这是解放大道宝丰路站。

解放大道从航空路到宝丰路,原来两侧都是有花坛的,左边依稀可以看到一点。

这张就看得很清楚了,解放大道的花坛,武汉体育馆、同济医院附近。

3路电车在解放大道头道街江岸火车站处掉头。
 

中山大道硚口。
4路电车从中山大道硚口起,经江汉桥、长江大桥,到武昌火车南站(那时把武昌火车站叫武昌火车南站,简称“火车南站”)。2路、4路的硚口起(终)点在一起,电车公司在硚口站中山大道军工医院一侧还有一个职工食堂。 

这是哪个道口?此照片与电车无关。

汉口市区当时有硚口路、江汉路、大智路(球场街)、三阳路和京汉铁路(铁路已拆,现为京汉大道)平交叉。我的同事说,这是大智路平交叉口,往右边走就是老汉口火车站。老武汉都记得这个平交路口曾发生公汽7路车与火车相撞的重大交通事故。

1975年6月27日14时38分,公共汽车驾驶员陈沪生驾驶自编5393号客车由市儿童医院开往宝丰路,行至大智路平交叉铁道口时,由于值班人员擅自离开工作岗位,铁道护栏未按时放下,该车通过铁道口时与火车相撞,造成死亡16人、受伤36人的重大事故。该客车被撞成三节,车身散架,发动机、变速箱全部损坏,后桥破裂,人员伤亡及车辆损失费用均由武汉铁路局担负。

7路车当时归公汽二场管辖,事故发生后,司机调到场后勤食堂开为外勤司售人员服务的送饭车,他常常默默地坐在食堂门口。

“祸不单行”,上世纪90年代初,在硚口路与京汉铁路平交叉处,又发生一起火车撞公汽的重大事故。

这些照片是外国人拍的,我联想到,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印记,我们自己却没有做。就我所知,公交系统购进新车,技术部门会拍照作为资料保存,但都是静态的;宣传部门注重活动人物的拍摄,也没有关注运行在路上的车。现在科技发达,当做好这项工作。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