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世纪欧洲有多臭?壕沟成了化粪池,敌人爬“屎墙”攻城

 夏虫的历史课堂 2023-02-10 发布于江苏

相信很多人都听闻过中世纪欧洲的黑暗、愚昧,而中世纪欧洲的特点之一就是百姓不讲卫生,城市脏乱差。

中世纪欧洲城镇和城市的街道,绝不是宽阔又浪漫的存在,而是一条条比下水道好不到哪里去的烂泥地,卫生水准简直是低到令人发指,甚至明末时每个到中国旅行的欧洲传教士或是商人,都会惊讶于明朝城市的干净整洁。

中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的欧洲人,对于卫生都没有一个正确的概念,他们所居住的城镇和城市弥漫着皮革厂、鱼市、屠宰场和生活垃圾发酵的臭味,臭气熏天。

由于不讲卫生,欧洲人将各种垃圾和污水随意地倒在街道上(烂泥为主),任由污水弥漫,甚至会从二楼直接将排泄物倾倒在街面上,按照传统,人们在倾倒排泄物时,照例要大声叫喊三遍,以提醒房子周边的人赶紧闪开,否则就会“屎到淋头”!这绝不是夸张,这确实是中世纪欧洲百姓的真实写照。

至于他们养的猪(欧洲人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散养猪,猪本身也是杂食动物),也会任由这些牲畜在街上游荡,让它们自己翻垃圾堆找食物养活自己,至于牲畜的排泄问题也是不管不问。马匹、牛羊等牲畜进入城镇(用于货运或是屠宰)所留下的排泄物也没有人会清理,因为很多欧洲人根本不知道堆肥技术,不了解动物粪便能够极大提高粮食作物产量。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的城市街道总是遍布着排泄物,下雨时,泥泞的路面和排泄物混杂在一起,一脚踩下去甚至整个脚背都被淹没了。因此很多人都相信高跟鞋的发明,是欧洲人为了避免踩踏街面上的屎尿,圆顶礼帽的发明是为了避免屎到淋头,当然这种说法是夸张了。

在如此情况下,欧洲城镇和城市里的道路情况可想而知,绝对不会比下水道好多少,而为了能够方便走路,欧洲人倒也不是对道路彻底不管不问,他们有时会处理一下街道,具体做法就是将麦秸和灯芯草铺在烂泥路上,至于那些垃圾和烂泥则还是堆在地上没人动,反正他们的操作就是一层一层的铺草,还经常不换新。

据荷兰人文主义大师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 ,约1466年~1536年)记载,他在前往英格兰时,便注意到了街道的恶劣程度,留下了这样的记载:

“新的灯心草在更换时草草了事,所以最底下的一层完全留在原地,有时二十年都没动过,里面藏了痰、呕吐物、狗尿和人尿、滴下的麦酒、鱼肉的碎屑,还有其他不适合说出来的噁心玩意儿。只要天气一变,就会散发蒸气,我认为对健康的害处不小。”

中世纪欧洲的大多数城市,其下水道排水系统都不发达,这就意味着倒在街面上的污秽,只能等到一场大雨,将其冲入附近河流之中带走,而这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使得各种传染病频发。

更绝得是,在城堡等军事堡垒流行期间,为了方便城堡或是城墙内的士兵快速解决排泄需求,城堡的设计者往往会在城堡和城墙上开设“公共厕所”,其实就是找一块石板,挖一个洞,然后士兵们上厕所时,就蹲在洞上解决,产生的排泄物则会直接掉入护城河、壕沟或是墙角。

要是公共厕所紧邻着护城河还好,因为流动的河水会将排泄物冲入河流中带着,异味很少,而如果公共厕所的下方是壕沟或是平地,那就盖了帽了!

因为排泄物会顺着墙壁向下排出,这就导致城墙上,会有着厚厚一层让人难以想象的污渍。而排泄物还会日积月累的一层一层囤积在壕沟中,这要是再下点雨,天气热点,那整个壕沟就会变成化粪池,而生活着城堡内的人,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都相当于是生活在化粪池之中。

可是居住在城堡里面的人,偏偏对此还振振有词,认为把粪便排进护城河和壕沟里,能够给进攻方造成很大的麻烦,从而提高城堡防御力,毕竟敌人要想攻克“公共厕所”附近的城墙,就要有“爬屎墙”的心理准备!

但历史上,欧洲地区还真有人趁着夜深人静,顶着恶心,爬屎墙通过排泄口爬入城堡内部,从而攻克堡垒的传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