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阵亡的士兵有多惨?可能曝尸荒野、成为京观,甚至是做军粮!

 夏虫的历史课堂 2023-02-10 发布于江苏

历史上中国这片土地曾爆发过无数次战争,而战争是要死人的,可是人们在史书上总是能看到对战争胜利者的描述,却很少有介绍战死者的下场,让人们不由得好奇,古人在面对战争留下的大量尸体时,究竟是如何处理。

士兵身后事

首先,许多古人面对战死者的尸体就是最简单的不管不问,因为在打完仗以后,由于消耗巨大,或是为了赶时间继续行军赶路,或是为了追杀残敌,再或是为了快速跑路,许多战争的胜利者是根本没时间管战死者的尸体,或是对处理敌方尸体不感兴趣,只会在草草收拾完己方的士兵尸体以后,就快速离开。

等于是直接将敌方士兵的尸体丢在战场上不管不问,弃之不顾,任由这些尸体被野兽和大自然分解掉(曝尸荒野),杜甫的《兵车行》里面,对这种场景就有过描述: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当然这种对尸体不管不问的做法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若是只是对敌方士兵的尸体不管不问那还好,但是如果对自己方的尸体同样也是不管不问,就将其丢在野地里,任其腐败发臭,这是对己方士气的一种极大的打击。

入土为安是中国古人的传统观念,如果在外打仗死了,别说回乡了,连入土都做不到,肯定会招致许多士兵对战争的畏惧,对士气很有影响。而即使是只收敛己方战死的士兵尸体,对敌方士兵的尸体不管不问,那样虽然能够保证士气不受影响,但却还是存在有危险,因为这种做容易爆发瘟疫。

人的身体在死后,很快就会腐败,各种细菌滋生,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营养皿,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将其在远离水源处埋葬,那么瘟疫很有可能就会爆发,古人常说的“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说的就是如此。

而在古代,一旦军中爆发了瘟疫,那几乎是致命性的,历史上的许多支强大的军队都因为瘟疫而战败或是被迫放弃战略目的,瘟疫对军队来说,绝对是最不想遇到的场景之一。

除了对战争留下的尸体不管不问这种处理方式以外,古人还有其他几种处理战场上尸体的操作,比如挖坑掩埋,著名的长平之战过后,胜利的秦军对于投降的赵军就是坑杀了事,让俘虏自己挖坑,然后在坑里把俘虏杀死,之后往坑里填土,或是直接活埋俘虏即可,这种操作突出了一个高效。而对于在战场上的尸体,古人也会选择进行集中掩埋,敌我双方的尸体分别埋,个别高级将领还能混到单独的墓坑,这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处理战死者尸体的方式。

还有的古代军队会在战争胜利之后,将敌人的尸体进行毁坏,砍下其头颅带走或是就地建立一种炫耀武功的“建筑”——京观。以其首级或是尸体垒成高塔,封土而成高冢。不过由于用敌人的尸体制作京观太过残暴,后来就有封建统治者便下令,将能找到的京观都销毁掉,里面的尸骸另做埋葬,因此留存于后世的京观很少,仅有零星的几处京观得以保存到现在。

小贴士:京,谓高丘也;观,阙型也。古人杀贼,战捷陈尸,必筑京观,以为藏尸之地。古之战场所在有之(摘自《夜航船》)。

注意战死者的白骨

另外,还有人拿战场上的士兵尸体当做军粮进行处理,比如一些臭名昭著的唐末军阀,他们会收集死尸,然后切割处理,撒盐腌制,充作肉脯,收入军中当做军粮食用,士兵们碰到了他们,算是倒大霉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