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一眼断玉法”之“器形”篇——新石器时代玉器(五)

 积祥轩 2023-02-10 发布于山东

古玉学习交流微信:GUYULINXUN

本篇继续讲解新石器时代玉器成长期良渚玉器文化。

良渚文化玉器的首创器形:带钩、蛙形佩(有名为“蝉形佩”者,不确)、觿、冠饰(兼用为礼仪器)、琮、成套的仪仗用钺等。

人形玉饰  良渚文化  高6、宽1.2厘米,江苏省吴县张陵山5号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褐黄玉质,质地细腻。上面是一尖状部分,为人的高冠,下面是一简化的半身男性人像,重点刻划眼、鼻,其他部位省略。以镂空技法成形。因形如尖状,以往亦被称为玉觿

玉觿是兽角形临摹。从此件玉觿的造型的长宽比例看,确像倒立的兽角形,是古文觿字从角的最早例证。不过,觿上镂雕的用意,除了用作美化(灵巧)之外,其他意义还需进一步研究。虽然良渚玉觿仅此一件,但也为此佩玉的传统造型找到了源头。

玉带钩  良渚文化  长5、宽2.75、高2.2、孔径0.9厘米,浙江省余杭市瑶山7号墓出土,现藏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质沁为黄白色。整器略呈桥形,上面为拱弧面,微内凹,下面为平面。一端为管钻圆孔,另一端切割钻挖出弯钩。
在良渚文化玉带钩面世之前,学术界一般认为,玉带钩起始于春秋时期。良渚玉带钩共出土4件,说明它已较普遍的使用。良渚文化玉带钩的出现,为传统玉带钩的造型及其用法开了先河,并把玉带钩的历史提前了2000年。

蝉形玉佩  良渚文化  长2.35、宽1.6、厚0.95厘米,浙江省余杭市反山14号墓出土,现藏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质沁为黄白色,沁蚀较重。椭圆半球形,前端略宽,背弧凸,以凹凸的弧线勾勒出眼、翼。其中眼部展开呈龙首纹的展开图。腹部前高后低,有线切割痕迹,并钻有一对横向的隧孔。

神人兽面纹玉琮  良渚文化  直径7.5、孔径6.6、高4.1厘米,江苏省武进市寺墩3号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青白玉质,一端有褐斑,部分沁蚀。中间对钻圆孔,外形圆中寓方。琮外面出四块突面,每块中间又有一条横槽将其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琢磨简化人纹,下面琢磨简化兽面纹,上下构成一完整的神人兽面纹。

琮的造型是内圆(孔)外方,它可能代表中国最早的“天圆地方”观念。琮的用途一般认为是祭祀天神地祇的法器。它的内圆代表天,外方代表地,通孔表示天地之间的沟通。

玉琮在墓葬中出土时有如下特征:墓葬规模较大,随葬品较丰富;墓主人多为男性;琮常与壁伴出;一些墓中有殉人现象。这些现象说明,琮是与原始宗教及祭祀礼仪有关;它的主人必属部族酋长、巫师之类上层人物;它的重要性与壁相同或更大。

玉钺及端饰  良渚文化
钺冠饰(上):高3-3.65、厚1.2厘米
玉钺(中):长16.6、上宽4.7、刃宽8.2、左孔径0.9-0.7、右孔径1.4-1.2、厚约0.75厘米
钺镦(下):高3.12、通长7.8、厚2.5厘米
浙江省余杭市反山20号墓出土,现藏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质沁为黄白色,呈花斑状。钺呈梯形,弧刃,两个穿孔,上钻孔为单面钻,下钻孔为对钻。钺冠饰为冠状饰的对折形态,应是对神徽羽冠的表现,下部有卯眼可以安柄。椭圆形的钺镦,有卯眼和横孔可以和钺把固定。

钺(戚)是由斧铲演化而来的。良渚玉钺的用途是象征酋长军权的礼仪仪仗器。玉钺的组合器型及用法,开商周时代玉钺、铜钺之先河。

玉三叉形器  良渚文化  高3.75、宽5.9、厚1.3厘米,孔径均约0.3厘米,浙江省余杭市反山14号墓出土,现藏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质沁为黄白色,光泽感好。下端圆弧,上端分为三叉。正面是稍有弧突的平整面,背面三叉的上端和下端的正中部均有凸块,凸块上皆钻有上下贯通的小孔。正面中部刻有神人兽面纹,上半身及羽冠压缩到了兽面的背后,下肢俱全,两个侧叉上各刻一鸟纹;背面凸块上也各刻纹饰,上面三个凸块左右刻半个兽面,中间刻涡纹装饰,下面凸块另刻一兽面纹。

玉冠饰出土时,多在大墓尸骨的头部。可知原用于酋长的冠饰。玉冠饰上所刻羽毛纹或插入的鸟羽,可证明酋长的冠上也可能饰鸟羽毛。玉冠饰的重要价值是,它象征中国最初的王权的诞生,由此可引出中国文明起源的有关话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