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年级下册重点篇目及理解性默写梳理-2023年中考一轮复习第一弹:古诗文名句背诵默写

 中小学知识学堂 2023-02-10 发布于云南

初中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名句默写

注:

1加粗横向字体即为常考句子

2边框字即为书写易错字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两难抉择时的正确决定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万于我何加焉!——“不食嗟来之食”

送东阳马生序

既加冠,益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不若人也。

渔家傲·秋思(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阳雁去无留意。——描写塞下秋景之“异”

    四面边声连角起,

    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归无——运用典故,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

    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运用互文修辞抒发征夫难归的无奈、壮志难酬的痛苦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苍,锦帽貂裘,千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现自己打猎时的英勇形象

    胸胆尚开张。鬓微,又何妨!——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已的英雄本色的诗句

    持节云中,何日冯唐?——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由外在形象渗透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位落魄英雄的典型形象

    八百里分,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描写军营豪壮生活及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的句子

    马作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运用比喻,或从视角和听角着笔,生动描绘出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

    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而人已老的悲愤之情的句子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

  ——运用典故,写突破家庭牢笼、思量过去八年生活况味的句子

    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表达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的句子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与男儿进行对比,表达自己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句子

曹刿论战

“肉食者,未能远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故克之。

出师表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表现诸葛充临危受命,勇于担当的句子

    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尽显其淡泊名利的形象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学科网搜索月色有点农女士)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开篇直言从军时间长,高度概括士兵军旅生涯,与“少小离家老大回”意味相似的诗句

  ——控诉当时兵役制度极不合理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累累。”

  ——从别人口中得知亲故凋零的句子

  ——对持久战争的无声控诉,但这仍然阻挡不了八十老翁归家的脚步。

    兔从狗入,雉从梁上飞。——描写了野兔、野鸡进驻家中的荒凉凄楚的景象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葵。——描写家中凄凉破败的景色的句子

    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饭一时熟,不知阿谁。——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运用动作、神态描写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的句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借自然景物写凄凉寒冷景象(或描写塞外风狂雪早的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不暖锦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的诗句

    瀚海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运用夸张修辞手法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写中军帐置酒饮别场面的句子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红旗冻不翻。——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

    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抒发词人纵目环视,楼头山水风光无限,而不见中原故土的感慨的句子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子

  ——词中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相似的句子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词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过零丁洋(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干戈落四周星。——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

    山河破碎风飘,身世浮沉雨打萍。——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

    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借地名写出形势和情况的危急凄苦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且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关路。

  ——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万间都做了土。

  ——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且点明该曲主旨的句子

南安军(宋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别云间(明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两句表达壮志未酬的悲愤

山坡羊·骊山怀古(元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朝天子·咏喇叭(明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浣溪沙(清   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