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援的战功赫赫:是努力在天赋面前不堪一击?还是态度决定一切?

 老易说史 2023-02-10 发布于湖南

有一种人,只要一亮相就会惊艳众生,大家所熟知的韩信是这样的人,东汉开国名将马援也是这样的人。

马援是在公元28年归顺刘秀的,这一年他42岁了,在此之前,他是没有什么太多的领军作战的经历的。但是,自此之后,他的人生似乎开了挂,屡屡在战场上建立奇功,走上了一条大器晚成的名将之路。

马援这种突然爆发却给人毫无违和感的成功,有时候确实容易给人一种“努力在天赋面前不堪一击”的感觉。那么,马援战功赫赫的背后逻辑究竟是什么?是不是纯粹就是靠天赋碾压?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走进马援的人生战场,看看他究竟是依靠什么成为一代名将的?或者说他的名将成就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和借鉴?

堆米成山平陇西

先说说陇西这个地理概念。陇西,顾名思义,就是陇山以西的意思。而陇山是六盘山的南延支脉,陇西范围基本位于今天的甘肃省东南部。陇山以西的地区,主要由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两个地理单元构成,这其中又有连通关中平原的渭河谷地逶迤其间,素有了“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大致包括今天的定西、天水、陇南三个地级市,以及平凉的一部分。向东通向陕西,向南通向成渝,向东南通向汉中。

了解了陇西这个概念,大家大致就了解这个地方的特点了。第一是这里胡汉杂居、民风彪悍;第二是这里居高临下,对关中大地成俯冲之势,易守难攻,还能和汉中、成渝互为犄角。

像这种地方,在乱世一向都是割据势力的天堂,混居人群本来就放荡不羁,再加上这种地方易守难攻,且容易让中原政权鞭长莫及。

山高皇帝远,陇西这种边陲之地由于征服和管理成本太大,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处于“自治”的状态。对于中原政权来说,很多时候他们更需要的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你真正要像天子脚下的臣民那么温顺。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陇西和川蜀这两个割据势力的天堂正是刘秀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两块最难啃的骨头。

陇西当时的割据军阀就是陇西当地的豪族隗嚣。这位同志也算得上是一位乱世枭雄了,他老人家趁着天下大乱,把自己经营成了陇西的土皇帝。

隗嚣很不简单,但其实也很简单,其实他也没有想着一定什么称霸天下,就是想裂土封王。名义可以扔开,但是陇西土皇帝的既得利益是谁也不能动他的。人啦,到嘴的肉总是不情愿吐出来的。

隗嚣原先也是一个骑墙派,派马援在川蜀的公孙述和中原的刘秀之间进行了考察和比较,最后听从了马援的意见,选择抱了刘秀的大腿,并把自己的儿子隗恂送到洛阳做质子,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诚意。

但是,权力游戏中的很多事情不是和稀泥或者默契地做点表面功夫就可以带过去的。隗嚣对刘秀投诚只是名义上的,他心里想的还是继续无拘无束地做陇西土皇帝,如果刘秀给面子,给他封个王爷,那就最好不过了。但是,刘秀也有自己的底线,你隗嚣投诚就该有投诚的样子,就要服从组织的安排,不能再无组织无纪律下去了。

这样一来,隗嚣和刘秀的矛盾就一触即发了。隗嚣觉得自己已经够给刘秀面子了,刘秀觉得自己必须做一个不愿意将就的皇帝。

所以,隗嚣很快就在部将王元的挑拨下,宣布独立了。

这种事情让中间人马援很尴尬,本来是两头讨好,结果是两头不是人。于是,马援便赶紧写信劝隗嚣,何必非要当土皇帝呢?到京城或者别的地方当个富贵侯爷不香吗?你不是刘秀的对手,何必拿鸡蛋碰石头呢,到时候啥也捞不着。

隗嚣一看马援的劝词就生气,你个瘪犊子,亏老夫当初视你如左膀右臂,谁知道你竟然胳膊肘子往外拐,舍弃的不是你马援家的家产,所以你不心疼是吧?所以,连带把马援也给恨上了。

脸皮既然撕破了,马援也就不再顾虑了,既然这事劝不了,那就争取自己能在平事之中有所表现吧,免得两头不讨好。所以便主动上书给刘秀,向刘秀进献了消灭隗嚣的计策。

刘秀是多么会搞事的人,岂有不知“堡垒容易从内部攻破”的道理?于是果断采纳马援的计策,令他率突骑五千,游说隗嚣的将领高峻、任禹等人以及羌豪,陈述利害祸福,分化瓦解隗嚣集团。

马援领命之后,主动联系了隗嚣的部将杨广,主动担当了马政委的角色,给杨广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利害得失分析课。但是,杨广也不是什么三岁小孩,在局势未明朗之前,直接选择了沉默。让子弹再飞一会,这是大多数骑墙派的潜在心理。

统战工作无效之后,双方就只能开干了。结果,陇西高地是真不好打,刘秀虽然手下有众多骁勇善战的悍将,但是攻打陇西的效果还真不好,因为人家占着地利,进可攻、退可守,而刘秀这边的兵力、物资投放能力受地势限制,根本就跟不上。

这就弄得位面之子刘秀很没面子,你们都给我起开,让我刘秀来给你们秀一下,于是在建武八年(32年)开始亲征隗嚣。

老大亲自出马,下面的将领们既觉得激动又感觉有点担心,陇西的地形摆在那里,那是险要之地,弄不好就容易陷进去的。所以,纷纷劝说刘秀要稳着点来。

刘秀自己本身就是个军事行家,对诸将的意见也一向比较尊重,知道陇西确实不好打,所以内心也十分犹豫。强打嘛,确实风险比较大;不打嘛,这张老脸往哪里搁?

正在此时,马援马政委奉命赶到了部队。刘秀赶紧询问了他的意见。

早已胸有成竹的马援表示,打呀,必须得打呀,不然我赶过来干毛用!你们觉得陇西难打,那只是你们不熟悉隗嚣的内部情况而已,他们那帮人看起来紧密团结在隗嚣周围,其实本质上都是各自为政的地头蛇,很难齐心协力的,只要咱们兵锋强力压迫,他们就会自行瓦解的。

然后,马援命人取些米来,随即就在刘秀面前秀了一把。他用米堆成山谷沟壑等地形地物,然后指点山川形势,标示各路部队进退往来的道路,其中曲折深隐,无不毕现。这种别出心裁的“沙盘”战术讲解,一下子就让刘秀的作战思路清晰起来了。

得到马援技能加持的刘秀第二天便挥军直进,抵达高平第一城。然后,发动凉州牧窦融率河西五郡(指敦煌、酒泉、张掖、武威、金城)太守及羌、小月氏等步骑数万、辎重车五千辆与刘秀会合,分数路攻陇。

隗嚣的那些部下一看这阵势,根本扛不住呀,于是很多人都不战而降了。据统计,有大将十三人及部众十万余人。

隗嚣心里全是那三个字,你们这帮瘪犊子,你们可以投降,老子还能投降吗?于是,率着残部逃至西城,继续负隅顽抗。

当然,隗嚣也不是完全没有帮手的,川蜀的公孙述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派李育、田弇率军来支援隗嚣了。可惜的是,他们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只能引退至上邽。

汉军就这样轻松加顺利地占领了天水的16座属县,并派吴汉、岑彭围西城,派耿弇围上邽。

虽然后来汉军因为军需缺乏,最后还是只能主动撤退了。但是至此,隗嚣军主力基本上被汉军消灭了。

在征战陇右的过程中,马援这次“堆米为山”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在战争史上也是一个创举,具有重要的意义。

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与人和”,你不了解地形还真不行!有时候大自然要跟你开玩笑,给你设置点天然障碍,你还真只能拿石头打天。比如,武都大地震把天池大泽给震没了之后,从汉中往关中打就基本上没有成功过,主要就是地势限制了。你不熟悉地形,有可能钻进去就出不来了,有可能钻进去前面就有个口袋等着你……这方面,飞将军李广可能比较有发言权。

马援为什么对陇右的地形这么熟悉?人家在那一带可是混了很多年的哦,风土人情啥都熟,这不刚好就用上了。你说巧不巧?

所以,大家趁着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多去经历一些事情、多去学习一些知识,艺多不压身,不要觉得有些东西平时用不上就不去了解,书到用时方恨少,说不定突然之间那些平时用不上的东西就成了你扬名立万的核心竞争力呢?

剿抚并用平羌乱

建武九年(33年),马援被任命为太中大夫,作为来歙的副手,统领诸军驻守长安。

这段时间,有一个什么事情让刘秀政权比较头疼呢?那就是羌人扰边的事情。这种事情很常见,因为羌人等外族因为各种原因在生活质量和稳定性上是不如中原人们的,所以一旦中央政权的管控力跟不上时,他们便会趁机作乱。这玩意就是一种博弈,服强不服弱的博弈,没啥好过多批判和指责的。

当时,很多塞外羌族不断侵扰边境,甚至不少羌族还像模像样地趁中原混乱之际入居塞内。比如金城一带的属县就有很多被羌人占据了。

作为驻守长安的大总管来歙,必须高度重视这种事情,所以就上书给了刘秀,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其实来歙的解决方案就是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马援。而且为了提高自己意见被采纳的几率,来歙把话说得很满,说陇西的羌人之祸,除马援外,无人能平。

建武十一年(35年),刘秀正式任命马援为陇西太守。为什么隔了这久时间才安排马援走马上任呢,一方面是刘秀下决策和走流程需要时间,一方面是陇西刚刚收复,还有很多扫尾工作要做。

马援新官上任三把火,派步骑三千在临洮击败先零羌,斩首数百人,获马牛羊一万多头。守塞羌人八千多,望风归降。

不给你们点厉害瞧瞧,你们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马援这是在高压立威。

羌人在被给了当头一棒之后,各个部落还有几万人在浩亹占据要隘进行抵抗。马援一看这架势,知道这帮羌人还没有彻底被打服,于是便和扬武将军马成率兵进击。

羌人将其家小和粮草辎重聚集起来在允吾谷阻挡汉军。咱打不赢你们,依靠有利地形和你们打消耗战总行吧!

结果,羌人还是想得太美了,马援是一位利用地形作战的高手,他轻轻松松就率部暗中抄小路袭击了羌人营地,逼得羌人再次远远地逃入唐翼谷中。

马援决定继续痛打落水狗,率军继续猛追。

羌人稳住阵脚之后,集中精兵,聚集于北山坚守。

马援先摆出佯攻之势,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另派几百名骑兵绕到羌人背后,乘夜放火,并击鼓呐喊。羌人不知有多少汉军袭来,纷纷溃逃。马援大获全胜,斩首千余级。但因为兵少,没有穷追敌人,只把羌人的粮谷和牲畜等财物收为汉军所有。

相信羌人的内心沮丧至极,汉军为啥总这么不讲武德,动不动就偷袭,这怎么玩呢?其实不管马援不讲武德,人家是真的兵力有限,最后没有穷追猛打到底,就是因为兵力不足。

此战之中,马援身先士卒,腿肚子不幸被射穿了,光荣挂彩。此事后来惊动了中央领导,刘秀赶紧派人前往慰问,并赐了牛羊数千头作为慰问品。马援像往常一样,又把这些都分给了部下,妥妥的政委式好领导。

金城的羌乱算是解决了,羌人全部逃到金城以西去了。有些同志便劝刘秀就此打止,毕竟金城以西大多是一些不毛之地,再劳师动众去收拾那些羌人就得不偿失了,天远地远的,由他们去闹腾去吧。

但是,马援却坚决提出了不同意见:第一,那里的城堡都还完整牢固,适于固守;第二,那地方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第三,假如舍弃不管,任羌人占据湟中就是养虎为患。

刘秀想了想,还是觉得马援说得有道理,命武威太守把从金城迁来的三千多客民全都放回原籍。并按马援的建议为他们安排官吏,修治城郭,建造工事,开导水利;鼓励人们发展农牧业生产,提高他们生活的幸福指数。这就是“教化”或者“同化”的招数。

这一招很有效果,等这些在政府扶持下的羌人日子越过越好之后,马援便选出了羌人的权威代表——羌族豪强杨封去说服塞外羌人,让他们与塞内羌族结好,共同开发边疆。兄弟们,都别闹了,现在政府的政策好得很,赶紧回来安安稳稳过好日子吧。

另外,对武都地方背叛公孙述前来归附的氐人,马援也以礼相待,奏明朝廷,恢复他们的侯王君长之位,赐给他们印缓,并撤回马成的军队。

在羌人归顺后,马援将羌人迁到天水、陇西、扶风三郡安置。

看到没有,马援同志剿抚并用的组合拳玩得相当溜!但是,这种事情还是有意外的,建武十三年(37年),武都参狼羌与塞外各部联合,杀死官吏,发动叛乱。

蛮夷问题处理专家马援又率四千人奔赴前线了,行至氐道县境时,发现羌人占据了山头。马援命令部队选择适宜地方驻扎,断绝羌人的水源,控制草地,并以逸待劳。羌人水草乏绝,陷入困境,首领们带领几十万户逃往塞外,剩下的一万多人也全部投降。

从此,陇右安定。

马援在陇西太守任上六年,恩威并施,使得陇西兵戈渐稀,人们也逐渐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这就是马援的牛掰之处。

这种事情如果让吴汉那种糙汉子来处理,绝对不可能是这种结果,因为以暴制暴是才吴汉的强项。但是,像这种生与死、冰与火的矛盾,纯粹靠武力镇压能解决问题吗?那永远都只可能是扬汤止沸。

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学会向马援学习,要找准问题的根本所在,不能浅尝辄止地消除问题的表面影响就满足,而是要把那些烂根子揪出来,用一种合理、合情的方式去打造全新的、稳定的一劳永逸的局面。

北国南海戡乱忙

自从马援在军事上崭露头角之后,他不是在平乱就是在平乱的路上。

建武十七年(41年),邪教组织老大维汜的弟子李广纠集徒党,攻下了皖城,杀皖侯刘闵,自称“南岳大师”。这里科普一下,此时的南岳不是湖南衡阳的衡山,而是安徽境内的霍山,也叫天柱山。所以李广才自称“南岳大师”。

朝廷派谒者(类似于秘书、参谋)张宗率兵数千人讨伐,结果因为太不专业,又被李广打败了。

刘秀一看,还真不能不把乱民不当回事,得派个顶用的人去才行,于是马援再次闪亮登场。

马援到了安徽,组织诸郡兵马一万余,轻轻松松就让李广等人到地下去见师傅去了。

不久,交阯女子征侧、征贰举兵造反,占领交阯郡,九真、日南、合浦等地纷纷响应。征侧更是在麊泠趁机自立为王,公开与东汉朝廷决裂。

刘秀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扶乐侯刘隆为副将,率领楼船将军段志等南击交趾。部队到合浦时,段志去世,刘秀命马援兼领其军。于是,马援统军沿海开进,随山开路,长驱直入千余里。马援“伏波将军”的称号因此而来,“马伏波射潮”、“马援铜柱”的传说也是起源于这次战事。

建武十八年(42年),马援率军到达浪泊,大破反军,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

马援乘胜进击,在禁溪一带数败征侧,敌众四散奔逃。

建武十九年(43年)正月,马援斩杀征侧、征贰,传首洛阳。

朝廷封马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马援犒赏三军,大发感慨,感慨自己遇到了好领导、好政府了。三军将士齐呼万岁。

接下来,马援充分发扬了除恶务尽的精神,继续清理征侧余党等,直到彻底平定了岭南。

马援见西于县辖地辽阔,有三万二千多户,边远地方离治所一千多里,管理不便,就上书刘秀,请求将西于分成封溪、望海二县。

马援每到一处,都组织人力,为郡县修治城郭,并开渠引水,灌溉田地,便利百姓。马援还参照汉代法律,对越律进行了整理,修正了越律与汉律相互矛盾的地方,并向当地人申明,以便约束。从此之后,当地始终遵行马援所申法律,所谓“奉行马将军故事。”

建武二十年(44年),马援率部凯旋回京。刘秀赐马援兵车,朝见时位次九卿。

从这我们应该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马援这种的良将真是不可多得,他不是那种管杀不管埋型的将领,不光能把战事平定,顺带把政事都给领导落实了,打下一个地方便帮朝廷治理好一个地方。按我们今天的说法,马援是那种你安排他做事,他是每次都能给你带来彩蛋的人,这种人能不受欢迎和尊敬吗?

也正是因为平定岭南时,马援大行教化民生、体恤民情的善举,所以时至今日,在两广、海南等地区依然有很多人在缅怀马援,伏波词、伏波庙到处可见。

作为刘秀一朝中后期的大忙人,马援平定岭南后回到京师一个多月,北边的匈奴、乌桓又开始进犯扶风了。三辅地区人心惶惶,皇家陵园也难以保全,马援便再次请缨,著名的“马革裹尸”便是马援在这段时期说出来的。

建武二十一年(45年),马援率领三千骑兵出高柳,先后巡行雁门、代郡、上谷等地。但是乌桓哨兵发现汉军到来,部众便纷纷散去,马援无所得而还师。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此时的马援差不多已经神功大成了,就凭江湖地位和自身气势就能让对手退避三舍。

再征岭南裹尸还

建武二十四年(48年),南方的武陵郡五溪蛮暴动,武威将军刘尚前去征剿,冒进深入,结果全军覆没。这个武陵郡大致在今天的湘西,包括部分贵州、重庆的地盘,深山老林、瘴气弥漫,是不大好打。

时年62岁的马援一看朝廷天威受损,再次坐不住了,请命南征。

刘秀考虑他现在已经是马爷爷的年纪了,便想让他在家安享晚年算了。但是,马援这个倔强老头表示心里很受伤,谁说我老了,我还能打,一次打多少个都没问题。于是再次向刘秀拍胸脯表示自己没问题。

刘秀是真心不想让一个老臣再去亲冒矢石了,于是故意让马援彩排一下,希望他知难而退。哪知道,披甲上马,手扶马鞍,四方顾盼,一时须发飘飘,神采飞扬,真可谓烈士暮年,老当益壮。连刘秀也被马援这股豪情壮志感染了,笑道:“这个老头好健康啊!”

最终,马援争取到了这次要了他老命的出征任务,率领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人及四万人远征武陵。

出征前,亲友来给马援送行。马援对老友杜愔说:“我时刻想着为国效力,这次能争取到出征机会,死也瞑目了。唯一担心的就是,军中有很多富二代、官二代,这帮人要是瞎掺和,可能会坏事!”

老马识途,马援考虑得没有错,一语成谶,军中的权贵子弟后确实坏了他的大事。

建武二十五年(49年),马援率部到达临乡,蛮兵来攻,马援迎击,大败蛮兵,斩俘两千余人,蛮兵逃入竹林中。

马援率部继续追击,但当部队到下隽时,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经壶头山,一是经充县。经壶头山,路近,但山高水险,经充县,路远,军需消耗大,但道途平坦。

这时云台第四将耿弇的弟弟耿舒出来发表意见了,认为应该从充县出发,四平八稳地,不香吗?

马援心想,孩子,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咱们孤军深入异地,军需本来就紧缺,追求的就是一个速战速决,所以便决定直进壶头。

军中两位大佬意见不统一,找老板裁决自然是难以避免的,刘秀最终还是同意了马援的意见。

这件事让耿舒心里很不爽,你个马老头,跟我玩倚老卖老是吧?咱们老耿家是将门世家,咱爹耿况是皇上都要给几分薄面的东北王,咱哥耿弇是皇上的特种大队——幽州突骑的大队长,你个糟老头子懂个啥?等着瞧吧!

三月,马援率军进驻壶头。但蛮兵据高凭险,紧守关隘,汉军一时拿他们也没办法。

汉军想撇开他们继续往前面打,但又因水势湍急,汉军船只难以前进。

一时间,汉军竟有一种进退两难的感觉,被羁绊在壶头了。再加上当时天气酷热难当,好多士兵得了暑疫等传染病而死,就连马援也身患重病。

马援后来命令靠河岸山边凿成窟室,以避炎热的暑气。虽困难重重,但马援意气自如,壮心不减。每当敌人登上高山、鼓噪示威,马援都拖着重病之躯出来观察瞭望敌情。手下将士深为其精神所感动,不少人热泪横流。

但是,战事的僵持让早就心生不满的耿舒有了告黑状的机会了。他写信给其兄好畤侯耿弇,意思是自己当初的判断都是对的,如今部队困在壶头,全是因为马援决策失误。而且之前在临乡恰好遇到夷人,如果乘夜攻击,就可消灭掉,但马援以敌情不明为由制止了。他感觉马援打仗没什么进取心。包括如今部队困于疾疫的情况,他都早预料到了,奈何马老头不听他的。

耿弇拿到信之后,当即奏知刘秀。刘秀就派虎贲中郎将梁松去责问马援,并命他代监马援的部队。

梁松到时,马援已死。梁松原来也和马援有点恩怨纠葛,所以便乘机诬陷马援。刘秀大怒,追收马援新息侯印绶。

这突然之间弄了这么一出,马家人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天威难犯,可怜的伏波将军在死后居然不敢被埋入马家祖坟,只能买几亩薄地,草草收葬。马援的宾朋故旧,也不敢到马家去吊唁,景况十分凄凉。

葬完马援后,马援的侄儿马严和马援的妻子儿女们到朝廷请罪。刘秀拿出梁松的奏章给他们看,马援夫人知道事情原委后,先后六次向皇帝上书,申诉冤情,言辞凄切。刘秀这才命令安葬马援。

永平三年(60年),马援的女儿被立为皇后。但为了避椒房之嫌,也没有对马援有什么特别的名誉恢复,更没有把马援画入云台。

直至永平十七年(74年),马援夫人去世,朝廷才为马援聚土为坟,植树为标记,建筑祠堂。

建初二年(78年),汉章帝派五官中郎将持节追加策封,追谥马援为“忠成”。

一代名将,至此方才回到了他应该得到的尊重和地位。

一点点总结

因为篇幅太长了,总结会来得更简单些。先说明两点:1、造成篇幅过长的主要原因是伏波将军的一生委实太精彩了,我也只是介绍了他的主要故事。2、总结不会分析马援蒙冤的原因,这一部分会单独分析,在此只分析马援为什么突然就这么牛了,为什么深受历代人民的爱戴。

先说说马援为什么就这么牛了吧。这一点其实在前面已经提过了,人的行为其实包括输入和输出两个部分,成不成功、牛不牛叉,其实都是输出行为的反馈和评价。

要去理解输出结果,其实还是要从输入上去找原因。因为你的输入能力其实早已经决定了你的输出能力和输出结果。

马援为什么这么突然这么牛了?不否认他有过人的天赋,但是本质上还是因为他前面几十年都在持之以恒地进行高效输入,他见识非凡、博闻强识,然后又能将所见所闻高效地转化为自己的能量输入,融会贯通之后,他就打通了任督二脉。

比如说牧业、农业、经济、军事、政事、文学、相马、地理等等各个方面,他都是一把好手。他都进行过专业培训吗?无非是见多识广之后触类旁通罢了。

咱们要像马援一样,要爱学习、勤思考,愿经历、多总结。大道至简,其实很多事情的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只是表现形态略有差异而已。你把握最基本的底层逻辑和运行规律,学什么都会上手极快,而且效果惊人。就像学会了九阳神功的张无忌一样,学什么武功都比别人快很多。

再说说马援为什么深受历代人们的爱戴?马援不在“云台28将”之列,死后还蒙着冤,地位也不是太高,但是他的历史评价,包括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分量,为什么远超大部分云台将?

因为马援这个人做人做事确实很接地气,他对于社会的底层逻辑是理解得相当透彻的。你看他教育侄儿,学习什么东西,一定要学习自己能够掌控的东西,不要盲目地去别人身上的优点,别人身上的优点放到自己身上,有可能就是一杯毒药。

比如他在公孙述、隗嚣和刘秀之间的选择,他是时刻保持清醒和理智的,知道公孙述这种徒有其表的人是难成大器的,也知道隗嚣这种意气用事的人是在自取灭亡,唯有刘秀这种知道团结笼络人心、注重基础建设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比如他在一系列军事战争之中的表现特征,是不是永远保持着剿抚并用的特点。这是一种刚柔并济的大智慧,因为人性永远都在寻求一种自我需求的平衡点,简单粗暴的血腥镇压和一味怀柔的迁就避让都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只要强制让他们心中有了敬畏,然后为他们提供值得信任和感到安全的生存环境,他们的内心才会真正平定下来。

马援一生战功赫赫,在明面上是靠天赋加成,马援确实适合吃军事这碗饭。但实际上主要靠马援长时间的自我沉淀,换句话说,像马援这种通透的人,他不干军事而干点别的,他照样会干得相当出彩。

所以,我们不要轻易去说什么努力在天赋面前不堪一击,天赋很重要,努力同样也很重要。我们唯有认清自我、认清现实,认准方向、认定目标,用精雕细琢、持之以恒、厚积薄发的态度去勇往直前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