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州桥到底是一座什么桥?丨大河风物

 d大羊 2023-02-10 发布于河南

穿越千年,体验一场“东京梦华”
图片

州桥踏月想山椒,回首哀湍未觉遥。

今夜重闻旧呜咽,却看山月话州桥。

图片

900多年前,晚年王安石退居金陵,遥想起汴京繁华如梦,自己曾在州桥上踏碎月光,那些日子恍惚就发生在昨天。

图片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中的场景

是的,对于一个文物而言,即便在地下埋藏千百年,因其凝结着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缕情怀,我们不会觉得是陌生的相遇,反而有着说不尽的亲切感,宛如故人重逢。2022年秋,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平台发布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重大考古新成果:北宋州桥重见天日。州桥——这座开封唐代以来的地标性建筑,面向世人掀开了尘封以久的面纱。

桥因河而建,州桥的河,是大运河。唐代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时任汴州节度使李勉在扩筑汴州城中,将大运河通济渠纳入城市内河,浩荡清波东西穿越城市中轴线,南北横跨的州桥便由此应运而生,州桥初名“汴州桥”,宛如这座城市水陆交通枢纽上的一颗明珠。

汴河通,开封兴。唐代以后,通济渠改称为汴河。汴河是一条澎湃的大动脉,“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五代北宋时期,汴州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改名东京,宣德门——州桥——朱雀门一线称为御街,州桥于五代时期名“汴桥”,宋初名“升平桥”,当之无愧为御街上的重要桥梁。

图片

千年之前,东京城漕运繁忙发达  图源:《梦华录》剧照

帝都中轴线称为天街,汴河在宋时称为天河,故宋仁宗天圣年间,州桥改名为“天汉桥”。根据需要,在宋神宗时期,朝廷对州桥进行了修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州桥,正名天汉桥,正对大内御街……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石笋、楯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由此得知,那时的州桥是一座构造坚固、造型古朴、雕刻精美,桥宽超“双向八车道”的大石桥,其宽度更胜于长度,可阔壮观。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双向八车道的州桥  图源:顶端新闻

虽然波光粼粼、舳舻相接的场景今日不复存在,但两岸那气势恢宏的巨幅石雕祥瑞壁画却风采如昔。细细看去,数匹海马为团团祥云围绕,或昂首奔跑状,或回首凝望状,鬃毛飘逸、身姿舒展,而仙鹤似是从宫殿而来,脖颈修长、展翅翱翔,不时传来声声清鸣。这些浮雕纹饰栩栩如生,各不相同,一组组构成鸿篇长卷,寄托了海晏河清、万象升平的美好愿景。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石雕壁画  图源:顶端新闻

闭上眼睛,仿佛又置身当年州桥之上,除了正北面是庄严肃穆的皇宫,其他方向都被鳞次栉比、彩旗招展的各类店铺所包围。白天,街市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夜晚,依旧灯火通明、夜市喧闹,举头中天一轮明月,低头明月倒映水中,正如古人笔下所描绘的,“两岸夹歌楼,明月光相射”“堤上残风雪,桥边盛酒楼”,这满满的烟火气背后,是北宋市井文化的兴起与发达。

图片清院本《清明上河图》里的烟火气

关于州桥,不仅是一个地理的坐标,也是一个精神的坐标、文化的坐标。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范成大奉命出使金国,渡过淮河,踏上中原土地,所见所闻感慨很深,过汴京时作绝句《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山河破碎、百姓遭罪,诗人举起一个特写镜头,用父老之口,翻涌着内心的爱国热血,后人评价道:“沉痛不可多读。此则七绝至高之境,超大苏而配老杜矣。”

开封是一座辉煌而伟大的城市,也是一座苦难而沧桑的城市。随着岁月的变迁,汴河逐渐淤塞荒废,黄河频繁决溢改道,开封历史上曾多次被泥沙掩埋,州桥也于明末因黄河水患被淤埋于地下,如今城下自下而上依次埋藏着魏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东京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及清开封6座古城。州桥遗址的发掘,反映了不同时期“桥摞桥”“路摞路”形态,是开封形成立体叠压型城市“城摞城”奇观的真实再现。

图片

开封千年未变的中轴线  图源: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从宋都御街到中山路,州桥遗址之上的这条古都中轴线屡毁屡建、千年未变,是国家坚持社会和合、抱一守中、江山一统文化理念的标志。而现在,在泥土里沉睡许久的州桥终于醒来,她是古都今世重聚的知音,她正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个让她惊叹的繁荣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