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宁德时代 2016年,宁德时代正式宣布在硫化物固态电池上的研发路径 目前容量为325mAh的聚合物锂金属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可实现300周循环以容量保持率82% 全固态电池还在开发中,预计2030年后实现商品化 2. 国轩高科 2017年,着手研发固态电池及固态电解质 2018年2月,根据与国际一线整车品牌合作的产品要求,公司正在美国和日本分别开发下一代动力电池生产技术工艺与生产设备,相关产品将使用半固态电池技术。对于包括固态电解质在内的上游关键原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进度公司方面也将密切关注 2018年3月,宣布半固态电池技术目前已处于实验室向中试转换阶段 2019年,推出半固态电池的试生产线 2022年5月,发布半固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360Wh/kg,配套电池包达160KWh,续航里程超1000km。预计23年批量交付 3. 比亚迪 2016年,确定固态电池为未来发展方向的基调,尝试小规模使用,将在未来10年,最快5年内推出固态电池 2017年,申请一种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及一种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发明专利 2018年1月,推进固态电池项目商用,并将固态电池作为下一步研发重点,积极推进相关产品的产业化研发应用 2021年,公开硫系添加剂全固态电池专利 4. 蜂巢能源 2022年,推出国内首批20Ah级硫系全固态原型电芯 5. 辉能科技 2013年,实现了固态锂电池的商业化量产,早期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近年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 2014年,与手机厂商HTC合作生产了一款采用了固态电池电源,给手机充电的手机保护皮套 2017年,建成了40MWh的中试线,并实现自动化的卷式生产 2019年,发布Multi Axis BiPolar+(MAB)多轴双极封装技术的车用固态电池包。在相同的装车容量下,电池包体积只比传统电池包减小50%,重量减少30%,在模组层面,重量成组效率高达87%,电池包重量成组效率高达80% 2019年,与蔚来合作,为其定制生产“MAB”固态电池包。与爱驰、天际新能源汽车主机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在2020年D轮融资后与一汽集团加强战略合作 2020年,完成1GWh固态电池产线试产 2021年,建成2GWh固态电池生产示范线 2022年,公开全球首条固态电池生产线 预计2023年将放量出货电动车应用,2024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电池能量密度:质量能量密度达到383Wh/kg,体积能量密度为1025Wh/L,循环500次 。固态电池已经克服掉锂枝晶和锂苔的问题,负极完全采用锂金属 6. 长春劲能科技 2018年1月,与加拿大魁北克水电集团签署中加全固态锂电池技术合作协议,引进“磷酸亚铁全固态锂电池”,比能量密度达 250Wh/kg,循环寿命2000次 未来将与加拿大合作推出350Wh/kg三元全固态锂电池 7. 万向集团旗下A123Systems 2017年9月,投资美国Solid Power公司 2018年2月,万向参投的Solid Power确认与宝马合作,双方将共同研发新一代电动车固态电池技术 2018年2月,投资美国Ionic Materials公司,该公司研发出的特殊聚合物电解质,可将新型固态电池性能提高到全新水平 2019年6月,与Ionic Materials共同正式对外宣布,全固态电池研发取得里程碑式进展,并称“这种独特的方法使得全固态电池有望在2022年推向市场” 2019年,在英国建立了固态电池研发中心,计划2022-2024年实现电池量产 2020年,和Karma汽车完成了合作签约仪式,为Karma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电池(含固态电池) 8. 卫蓝新能源 2016年,公司成立,依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专注于下一代固态锂电池的研发与生产 2020年,1GWh固态电池生产线建成投产 2022年,投资100GWh固态锂电池项目 预计5年内半固态电池实现量产,5-10年固态电池实现量产 2022年4月27日与容百科技签订合作协议,向其采购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同时双方合作开发高镍/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 目前,北京卫蓝已经研发并掌握了固态电池技术领域的多项关键性技术,包括金属锂表面处理、原位形成SEI膜技术、固态电解质、锂离子快导体制备技术以及高电压电池集成技术、陶瓷膜优化技术和集流体解决方案。目前已有300Wh/kg混合固液锂离子电池 2022年11月,卫蓝湖州基地第一颗固态动力电芯下线 9. 清陶新能源 国内较早开展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研发的团队之一,由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团队创办,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公司申报的专利已近 100项 2018年11月,建成的全国首条固态锂电池产线正式投产,产能规模为0.1GWh,总投资1亿元,已经量产出第一批固态电池产品,目前可日产1万颗电芯,产品主要应用于特种电源、高端数码等领域 2020年,宜春一期1GWh固态电池产线建成投产,已装车电池能量密度为300Wh/kg 2022年,10GWh固态电池产业化项目在昆山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建成 2022年7月18日与当升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高容量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等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 目前,清陶能源开发的出全固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可达到430Wh/kg,量产阶段可达到300Wh/g以上 10. 赣锋锂业 2017年,引进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许晓雄团队,正式切入到固态电池板块 2018年,固态电池的研发取得新突破,同年8月份正式启动2亿Wh固态锂电池中试生产线建设项目 2018年6月,公司第一代固态锂电池单体容量已达到10Ah,能量密度大于240Wh/kg,可实现1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大于 90%,同时,电池单体具备5C倍率的充放电能力,目前电池研制品已通过第三方机构安全检测 2019年8月,发布2019年半年度报告,第一代固态锂电池研制品通过多项第三方安全测试和多家客户送样测试 2019年11月,年产0.3GWh第一代固态锂电池研发中试生产线已建成试产 2022年4月,2GWh的固态电池产线建成投产,规划的第一代固态电池产能在22年下半年逐步释放 产品端,第一代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产品能量密度达235~280Wh/kg。第二代固态锂电池基于高镍三元正极、含金属锂负极材料,目前该产品能量密度超过350Wh/kg,循环寿命接近400次 全固态电池将于2030年实现商业化应用 11. 天齐锂业 2017年,年报披露公司香港全资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1250万美元投入了对固态电池企Solid Energy System的C轮优先股融资,投资后持股比例为11.72% 2018年5月,开始布局固态电池,公司参股公司美国Solid Energy主要开发和生产具有超高能量密度、超薄锂金属电池,开发电解液和负极材料 12. 中天科技 2015年中科院青岛能源所与中天科技签约开发高性能全固态锂电池 2016年青岛能源所全固态锂电池通过深海测试,能量密度翻倍 2018年7月,宣布与中科院等机构进行固态电池技术合作,根据双方签署协议,相关指标符合发展预期 13. 力神电池 2019年,宣布将聚焦固态电池研发 2022年4月与当升科技签订合作协议,在超高镍正极材料、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高容量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钠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等领域展开合作研发 14. 中航锂电 目前固态电池关键技术研究已有重要进展,已制造样品,未来在固态电池领域将加大研发投入 15. 卡耐新能源 与中科院、哈佛大学、日本佐贺大学等全球知名研究机构及院校深入合作,加速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研发,目前在固态电池开发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16. 鹏辉能源 目前公司固态电池处于研发阶段,计划在未来2-3年内推出固态电池产品 17. 平煤国能锂电 2018年9月,启动全固态锂电池生产线项目,总投入50亿元,其中一期5亿元,于2018年9月开始启动一期项目 全部建成将达到10GWh的高安全性、高比能动力锂电池产能 #电池# #固态电池# $宁德时代(SZ300750)$ $赣锋锂业(SZ002460)$ $国轩高科(SZ0020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