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0年,22岁的郑苹如被押赴刑场枪决,行刑前,她提出一个要求

 退休老头吴工 2023-02-10 发布于河北
“请不要打我的脸!”汉奸林之江闻言后冷笑一声,当即对着她的头连开三枪。

1938年,中统特工郑苹如,从日本首相之子的秘书早水亲重那里得知,国民党内部的二号人物将会在近日投靠日本人。之后,他又从驻淞沪日军高层那里,证实了这个消息。

她立刻将这一消息报告给蒋介石,只可惜,并没有引起对方的重视。几天后,汪精卫带着几个大汉奸,消失了个无影无踪,12月29日,他公开发表和日军的“艳电”,并宣布成立伪政府。

伪政府成立后,吸引无数汉奸蜂拥而至,他们为了给日军献殷勤,开始大量残害抗日人员。为此,还成立臭名昭著的“76号”特工组,专门用来迫害抗日爱国人士,可谓是坏事做尽。

对此,国民政府恨得牙痒痒,恨不能饮其血,啖其肉。但也知道,想要直接解决汪精卫,有些不太实际,因此决定,从他身边的汉奸开始下手。

郑苹如临危受命,得到刺杀大汉奸丁默邨的任务。

说起丁默邨,可谓是伪政府中的铁杆汉奸,不仅身居要职,还一手创办了臭名昭著的“76号”特工组。死在他手上的爱国人士不计其数,因为作恶多端,上海人民还送了他一个“丁屠夫”的诨号。

得到任务后,郑苹如立刻开始接近丁默邨,她长相清秀,身材姣好,丁默邨又是个色中饿鬼,很快便拜倒在郑苹如的石榴裙下,没过多久,两个人便成为情人关系,郑苹如正式开始自己的刺杀计划。

只可惜,丁默邨实在太过谨慎,郑苹如的三次刺杀,都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郑苹如约丁默邨到一家咖啡店约会,到了门口后,丁默邨命令司机不要停车,直接将车开了过去。郑苹如大为不解,于是询问丁默邨缘由。

丁默邨表示,这家咖啡店太过陌生,他担心出事,于是便将郑苹如约到了一家常去的咖啡店。

无奈,郑苹如只能撤掉提前安排在咖啡店的特工,这次刺杀,最终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郑苹如将丁默邨约到自己的公馆内过夜,并在公馆内提前安排好特工。丁默邨欣然前往,到了门口,他的疑心病又犯了,环视一周,发现郑苹如公馆外人影绰绰。

他担心出事,于是便放弃了这次约会,郑苹如的第二次刺杀,再次以失败告终。

第三次,郑苹如假装跟丁默邨闹脾气,躲到了一家旅馆内,要求丁默邨上门道歉。丁默邨以为郑苹如只是想借机敲诈钱财,于是便买了两件皮草大衣,来到了旅馆外。

因为丁默邨实在太过谨慎,这次刺杀,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郑苹如也因此暴露,被丁默邨抓到了“76号”特工组,在这里,她遭到了敌人的酷刑,但无论丁默邨如何折磨她,她都不发一言。

气急败坏的丁默邨,决定将郑苹如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1940年2月,郑苹如被押赴刑场,行刑前,他向刽子手提了一个意见:“能不能不要打我的头,我想漂漂亮亮的去死!”刽子手欣然同意。

在执行枪决时,刽子手犹豫良久,最终还是没能开枪,对长官林之江表示:“她太漂亮了,我下不去手!”

“没用的东西!”林之江冷笑一声,拿出腰间的手枪,对准郑苹如的脑袋,“砰、砰、砰”就是三枪,郑苹如倒在血泊中,享年23岁。

纵观郑苹如的一生,出身名门,母亲出身日本名门,父亲是国民党内的高官,她本可以衣食无忧的度过大小姐般的一生。但她为了保家卫国,毅然决然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幸福,甚至为此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她的事迹,值得被所有人知晓和尊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