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瓦共和国,曾经的唐努乌梁海,现在是俄罗斯最穷地区

 行走在陌路 2023-02-11 发布于福建

西伯利亚,又名鲜卑利亚,是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的总称,总面积超过1310万平方公里,俄罗斯占其75%,总人口约3727万,其中36个少数民族约160万人,发源于西伯利亚的本土民族有匈奴、鲜卑、突厥、柔然等等。

西伯利亚总体属于副极地气候,是北半球最冷地区之一,每年有7个月平均气温低于0℃,导致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仅2.8人,是全球平均密度(60.7人)的4.6%,属于极度稀少。

所以,世人除了感慨西伯利亚的地广人稀,就只剩下边塞苦寒等等印象,以致有土著呼吁俄联邦“尽可能的开放西伯利亚移民”,以免偏远村镇的居民越来越少。

按照俄联邦202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过去30年里,西伯利亚村镇基本都面临着人口流失和劳动力减少的窘况,目前已经荒废的村镇超过300个,另有上千座村镇即将荒废。

在西伯利亚各个地区中, 图瓦共和国(唐努乌梁海)的人口流失最为严重,人口总量在过去35年里只增加了2.7万人,其中绝大部分还是俄罗斯新移民,实际已进入人口衰减期。

中国人常说“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图瓦就是这么个类似“孤儿”的存在,转投沙俄后一直被冷落,到了苏联时代更是层层封锁,沦为苏联在中亚的战略缓冲区,从此再无经济投入,使得图瓦连续多年都是俄罗斯最穷地区。

在当地司机眼里,图瓦是个几乎没有基建设施的地方,尤其是公路。

1930年代苏联曾“忽悠”会修一条铁路从莫斯科直达图瓦,结果直到苏联解体都没看到图纸,没有铁路代表图瓦的农牧产品无法进入俄罗斯一级市场,更不可能出口欧洲赚取外汇,没有收入又导致图瓦连公路都修不起,目前铺装路面不足300公里,离开首都克孜勒半个小时后就变成全是野路。

从克孜勒前往贝加尔湖的路上,向导指着窗外的砾石路说:这是图瓦第一条正式公路,建于1902年,由当时的清朝淘金矿工修建,全长约72公里,终点是东萨彦岭山脉。

在那个年代,留着长辫的中国矿工是图瓦的主要劳动力,他们靠着独轮车愣是在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一条道路,结果还没看到金矿的影子就被沙俄驱逐,1914年唐努乌梁海脱离外蒙使得“萨彦岭以南”全归俄人,从此禁止中国人进入。

翻过东萨彦岭支系山脉往北就是图拉盆地,路面从砾石变成黄土,再往前50公里就是西伯利亚三大河流之一的叶尼塞河上游(又称大叶尼塞河),有个从苏联时代开始运行的轮渡码头。

没想到的是,这里的轮渡两岸相互之间是独立且单向的,完全依靠自然水流的推力顺着缆索抵达对岸,所以费用也相对低廉,7座以内的车辆只要350卢布。

操控轮渡的小哥是附近的图拉镇居民,镇上大约有2200个居民,主要以放牧为生,小哥担任轮渡操作员已有四年,一年只要上班7-8个月,其余时间自由活动。

这是因为图瓦冬季十分漫长,春夏期间每天有五六十辆车往返于伊尔库茨克和图瓦之间,入秋下雪后叶尼塞河会结冻一米厚,但中途各路段皆以安全为由全线封路,小镇相当于在秋冬后成为“孤岛”,进不来也出不去。

前往图拉镇的路上会经过一大片松树林,司机说:车上有个大木箱,里面装着在这松树林打松果的装备,有时候忙不过来就在蒙古找中国东北人过来打松果。

还没说完司机就一脚急刹车,指着路边的警示牌接着说:中国人打松果的效率很高,所以防火标识上就会加上中文,这应该是图瓦唯一一个中文标牌了。

绕过松树林就是图拉镇,一座两千多人口却没有水泥路的小镇,路过的车稍微快一点就会带起一阵尘土,这样的情形只存在于图瓦,俄罗斯其他村镇几乎看不到这么破败的场景。

由于小镇所处的盆地经常下雨,居民们不堪泥泞只能自筹资金在路边铺了一段木板路,也算是绝无仅有的设施了。

图拉镇以图瓦人的支系图维尼亚人为主,传说他们的祖先是回鹘人,在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铁蹄下一路向外蒙地区迁徙,最终落脚在图瓦腹地,与图瓦人联姻后衍生出图维尼亚一脉,但这个称呼并不被苏联和俄罗斯认可。

图维尼亚人是个很独特的“民族”,一部分后代是典型的亚洲人肤色和五官,一部分与中亚各个斯坦民族无异,还有少量图维尼亚人与俄族十分接近,都是金发碧眼白皮肤。

图拉镇虽然有警署、军部、邮局、粮农局等等职能部门,但基本都没有营业上班,就连警署也在非节假日紧闭大门,当地村民笑着说:小镇不需要警察,有小偷小摸自己解决就好,大案件警察也管不了,最后还得找军部。

军部后面就是一大片荒废的农田,曾经是苏联时代设立的农业示范点之一。

图瓦共和国在苏联时代只接受过一批物资援助,主要以农机器械为主,但这些机械并不是全新的,而是其他农业产区淘汰的落后农机,图瓦人用了不到两年就出现各种问题,最后全都堆在农田里晒太阳。

所以,现在的图瓦人对苏联依然耿耿于怀,主要集中于苏联承诺援建的铁路、公路、医院、寺庙等设施,全都没有兑现。

正准备离开时,一辆中国产的三轮摩托从我们面前开过,向导说:图瓦绝大部分商品都是从蒙古进口的,而蒙古的绝大部分商品都是从中国进口的,例如这种三轮摩托车,中国只要四五万卢布,到了蒙古得七八万卢布,再到图瓦至少得十万卢布。

在图瓦,拥有一辆中国产的三轮摩托车也是一种身份象征,平时也经常会有亲友来借车,节能省油又容易上手。

上车后向导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图瓦没有加入沙俄、苏联和俄罗斯,依旧坚定的跟着清朝、民国和新中国,如今会是什么样的呢?

我笑了笑说:没有如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