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却没有外族入侵?你也不看看是谁在镇守边疆

 炫叶楓雪 2023-02-11 发布于广东

在古代历史上,每当中原硝烟四起时,北方的游牧民族总是会虎视眈眈,寻找攻入中原的机会。所以在历史上,无论是谁最终统一天下,都要时刻提防来自游牧民族的威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秦始皇才下令修建了万里长城,想要以此来阻挡外族的入侵。不过,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长城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并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外族入侵的风险。

在冷兵器时代,擅长骑射的游牧民族在战斗方面远比农耕文明更具有优势。历史上不少雄才大略的皇帝,都曾经在游牧民族手中吃过亏。例如汉高祖刘邦,虽然击败了被誉为“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楚霸王项羽,可是却在匈奴手中吃过大亏。

汉高祖六年,韩王信在大同起兵造反,并勾结匈奴企图攻打太原。刘邦亲自率领32万大军迎击匈奴,先在铜辊初战告捷,后又乘胜追击,直至楼烦一带。时值寒冬腊月,天降大雪,刘邦不顾前军探哨刘敬的劝解,轻敌冒进,一直追到了大同平城,最后中了匈奴的诱兵之计,被匈奴大军围困于平城白登山。要不是陈平献策,用重金贿赂冒顿单于的阏氏,恐怕刘邦的小命都要丢在这里。

游牧民族相对于农耕文明来说,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来去如风。所以中原王朝往往这边刚收到敌军入境的消息,那边敌军就已经兵临城下了。例如公元626年冬天,突厥大军在颉利、突利二两位可汗的率领下,仅用了很短的时间就直抵渭水便桥的北面。这里距离唐朝的都城长安,仅仅只有40里,再进一步就能轻而易举的攻陷长安。

当时除了割据朔方的梁师都,唐朝基本上已经完成了统一大业。而李世民又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军事天才,为何却让突厥大军一路攻入城下呢?说起来,突厥人选择在这个时候攻入唐朝,也是看准了时机。当时李世民刚刚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夺嫡和清除李建成的残余势力上,才让突厥人有了可乘之机,最后不得不和突厥人定下“渭水之盟”。

其实,像汉朝和唐朝这样还算表现非常不错的,虽然初期遭受了“白登之围”和“渭水之盟”这样的耻辱,但是后期国力强盛之后,反手就把匈奴和突厥按在地上爆锤一顿。最可怕的是晋朝后面的五胡十六国时期,涂脂抹粉的晋朝人根本不是胡人的对手,以至于出现了“中原残破不堪”的残酷局面。

虽然胡人的崛起和“八王之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晋朝当时好歹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如此迅速的衰败确实让人感到意外。除了因为朝廷在地方上逐渐失去影响力之外,可能和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有很大的关系。毕竟,无论放在任何时代,也不可能指望一帮涂脂抹粉的大老爷们,去和骁勇善战的胡人骑兵战斗。在这一点上,三国时期无疑是最好的正面例子。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整个中原都打成了一锅乱粥。按照历史上正常情况来看的话,常年的战乱使得当时的中原人口大量减少,农耕文明的实力也遭到了极大虚弱。根据历史上其他时期的经验来看,这个时候是游牧民族南下中原最好的机会。可是三国都打成了一锅粥,为何却没有外族入侵?在这个问题上,你也不看看当时是谁在镇守边疆。

古代游牧民族进攻中原的路线,大多数都是来自于西方和北方。而三国初期镇守西方的,正是骁勇善战的马氏父子。马腾、马超在西凉各部都具有十分崇高的威望,连曹操都曾在马超手中吃瘪。而游牧民族侵扰最多的北方,在三国初期则是公孙瓒的地盘,他手下的“白马义从”对付胡人很有一套,史书记载:“瓒每与虏战,常乘白马,追不虚发,数获戎捷,虏相告云:'当避白马’。”

随着三国大战的进一步发展,后来马超败给了曹操,公孙瓒败给了袁绍,而袁绍又败给了曹操,西北两地尽入曹操之手。以曹操的个性,地盘城池比他的性命还重要,在他的镇守下胡人不敢越雷池一步。不过,也并非所有的胡人都听话,当时也有一支不开眼的胡人打过中原的主意,就是乌桓国。

根据《后汉书·乌桓传》中的记载,乌桓者,本东胡也。三国时期的乌桓,就是以前的东胡。在公元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击败后分为两支,一支是鲜卑,另一支便是乌桓。乌桓人精骑善射,马上战斗力极强,乌桓突骑和西凉铁骑一样,都是当时的“天下名骑”。

乌桓人最初是处于汉朝庇护下的,是汉武帝将他们从匈奴人的手中解救出来。到了东汉时期,乌桓人屡屡轻装快马突袭东汉与匈奴,甚至将匈奴人杀得北迁千里。公元49年时,东汉光武帝见乌桓铁骑如此勇猛,便以金银、丝绸等巨额赏赐诱使乌桓人为朝廷所用。作为交换条件,当时乌桓部落的81位首领都被朝廷分封王侯爵位,允许其居住在东汉沿边诸郡。自此以后,乌桓便与东汉一起抵抗匈奴与鲜卑,保卫边境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到了东汉末年,中原群雄割据乱成了一锅粥,乌桓人的心里也开始蠢蠢欲动。公元188年,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与叛将张纯结盟,聚众至十余万人,屯兵肥如,掠夺幽州、冀州。公孙瓒在击败张纯之后,又和丘力居斗了个两败俱伤,丘力居大军粮尽疲乏,最后只好远走柳城。

后来曹操击败袁绍占据北方之后,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袁熙逃入三郡乌桓。当时三郡乌桓的首领名叫蹋顿,将袁绍的两个儿子当成宝,竟然想以此为借口到中原搞事。结果惹恼了了曹操,直接率领虎豹骑杀入乌桓,史书记载:“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曹操在屠了柳城之后,北方胡人各部一下子就变得老实了。

三国时期虽然中原打成了一锅粥,但是外族却丝毫没有染指中原的机会。南有孙权,西南有刘备,整个北方则都处于曹操的势力范围下。虽然这三人为了争夺中原打的天昏地暗,但是外族想要趁乱浑水摸鱼,那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的。无论是刘备、孙权还是曹操,在这方面都还是拎得清的。所以,虽然三国时期乱成一锅粥,但是却没有外族敢来中原搞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