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老叹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3-02-11 发布于天津

老叹

少小自卑无一长,贫家有似漏星堂。

床前久积铢棉絮,灶下常违炊米香。

两代何时少风雨?十年哪阵不炎凉?

如非彼载身心误,怎得今为尘垢囊!

【注释】读宋代诗人陆游的《暮春龟堂即事》诗,步韵而咏他事。原诗云:“风日初和昼漏长,萧然巾屦集茅堂。雨馀千叠暮山绿,花落一溪春水香。断简椟中尘委积,故人墓上草荒凉。尔来幸有宽怀处,病退床头减药囊。”步韵诗作于2023年2月7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少小时就自卑身家竟无一长,家徒四壁好像是漏星之堂。床前长久堆积的就是少棉的破絮,灶下常常闻不到炊米之香。两代人什么时候少过风雨?十年里哪一阵子不经历世态炎凉?如果不是那个时期耽误了身心的发展,怎么能够直到现在还是一个尘垢之囊?

首联中的“漏星堂”,比喻破屋,星光可以从屋面透入,故称。见元代剧作家马致远的《荐福碑》第一折:“这世里难乘驷马车,想贤也波愚,不并居。我干受了漏星堂半世活地狱。”又见元代诗人金仁杰的《鹊踏枝》词:“昔零零洒琼瑶。乱纷纷剪鹅毛。越映的江阔天低。水远山遥。冰雪堂苏秦冻倒。漏星堂颜子难熬。”

颔联中的“铢棉”,意思是很少的棉絮。见宋代诗人陆游的《霜风》诗:“十月霜风吼屋边,布裘未办一铢绵。岂惟饥索邻僧米,真是寒无坐客毡。身老啸歌悲永夜,家贫撑拄过凶年。丈夫经此宁非福,破涕灯前一粲然。”又见他的《晚秋出门戏作二首》其二:“闲愁那到野人边,万事元知合付天。尽醉仅能三龠酒,新寒未办一铢绵。邻僧每欲分斋钵,庙史犹来索社钱。无地置锥真细事,不妨胸次日超然。”

颈联中的“炎凉”,比喻人情势利,反复无常。见南朝梁简文帝的《倡妇怨十二韵》:“含涕坐度日,俄倾变炎凉。”又见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九月二十七日夜大风雨顿凉偶作》诗:“五更风雨洗骄阳,满耳秋声撼我床。梦里忽知身化羽,觉来未免汗翻浆。可怜团扇辞人去,便有寒虫事夜长。老大寺暗时节惯,可参随世作炎凉。”还见续范亭的《饯雁》诗:“寒藻清泉酒一甔,客中饯雁笑余憨。爪痕一路山和雪,字影三秋北又南。饮啜宁教人抱愧,炎凉亦令尔难堪。哀鸿处处悲粮尽,此去无须到湘潭。”

尾联中的“尘垢囊”,典出南朝宋代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轻诋》:“王中郎(坦之)与林公绝不相得。王谓林公'诡辩’;林公道王云:'箸腻颜帢,𦅖布单衣,挟《左传》,逐郑康成车后,问是何物尘垢囊!’”刘孝标注引《裴子》曰:“林公云:'文度箸腻颜,挟《左传》,逐郑康成,自为高足弟子。笃而论之,不离尘垢囊也。’”尘垢囊,指装满尘垢的口袋。后以之比喻没有学识才能者。用典见宋代诗人晁补之的《十月九日初谒卫真太清宫二首》其一:“虚庭下拜初形肃,秘殿瞻容更魄惊。何必囊函窥至妙,始知尘垢负平生。”又见清代诗人缪祐孙《三十初度同人以酒食相遗感赋》诗:“畴云经术便为郎,汉代流风未易张。著论陆机仍野服,读书刘峻况殊乡。讵期寒穴因人暖,为惜春光作意狂。盲左充囊尘垢久,要将旧学与评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