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家谱”里的那些事

 四地闲夫 2023-02-11 发布于山东
关于“家谱”里的那些事

关于“家谱”里的那些事

文/陈仲魁

“家谱”一词,在武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要说清道明,却又决非易事。“家谱”,又称“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以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为内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于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家谱”的出现及其发展的历史阶段

历史上自出现“家谱”以来,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形成雏形阶段。据史料记载,它起源于上古时期。但那时的“家谱”,应用范围较小,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它的作用仅起到血统上的证明,是为承袭爵位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它的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作为宗脉世系的依据而已。

二、承袭、充实阶段。到了魏晋以后,由于在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等方面,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三、功能转变阶段。直到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才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随之兴起、兴盛。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四、定型、成熟阶段。到了明、清两代,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达到了鼎盛时期,同时也日趋成熟。主要表现在: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家谱修撰的范围逐步扩大,已经遍及到城乡各地、各个姓氏的各个家族;家谱修撰的内容也更加详尽、丰富,以至成为当代家谱修撰的范本,非常珍贵。如:清嘉庆二十五年的李家户镇魏庄《陈氏家谱》(后排)珍藏本,系由其七世祖、恩科举人陈清源亲笔撰写并作序,至今留有真迹。在家谱中,详细记载了魏庄陈氏从开基始祖陈国士开始,至第九世(部分)的世系繁衍、脉系分支。使后人清楚地了解到,家族中各分支之间的亲疏之序、远近之别,以及先祖的艰辛与辉煌,足可称得上是陈氏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家谱”的内容

常见的家谱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谱表),即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谱表)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名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五六十字,短者仅三五字,实际上属于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有的则以“旁注”的形式出现。如:先后获取的功名、历官、品级及历官地等内容。

有些家谱在初“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份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份清楚,乡间名之为“排辈”,实则是排资论辈的意思。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重男轻女思想,家谱中一般只书男丁,而不书女子,即使出现,也只能作为“配偶”的身份。认为女孩早晚要出嫁,“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既已出嫁就成了人家的人,没有必要入谱。初生的男孩在起“大名”时,必须以预定的某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这个字要放在“三字名”的中间或最末。中间者较为普遍,最末者也不乏其例。如李家户镇郎寨村陈氏中的“禄”字辈,老城镇范庄村孙氏中的“一”字辈,辈序用字都在最末,分别叫陈x禄、孙x一。可以看出,尽管各个辈数层次不一定完全一样,但却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

“昭穆文化”在“家谱”中的体现

我们说辈份的排列顺序就是“辈序”,它属于“昭穆”的范畴。“昭穆文化”,同样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 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研究昭穆文化,不仅可以使人们加强宗亲观念,增进族人的团结意识,而且还是一种历史的记载。它可以让后人从辈序用字,来推算时间(年代),判断某一历史事件,了解某一个地方或区域的发展轨迹,对于文化历史的挖掘和传统的承袭,都有积极意义。

比如,民国初期老城南关的《王氏家谱》,就是明显的例证。老城南关王氏,是明清时期的“名门望族”,他们的二世祖就是明初名臣、曾六朝为官、官至礼部右侍郎的王士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王氏家谱》中,还详尽地记载了其祖上的辉煌与荣耀。从王士嘉祖父母开始,至其十六世,先后有7代21人受到皇帝诰封,其中,收录圣旨原文7道,男性8人,女性13人。再如,要了解王士嘉之长子媳宋氏受诰封的情况,就很方便,只要一看圣旨便知分晓。谱中载有“钦赐三世祖妣宋太君诰命字样”。原文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夫妇人之大伦,故朝廷推恩群臣,命必及之。尔乃翰林院检讨王玉之妻宋氏,克相其夫,兹特封尔为孺人,祗服荣恩,永光闺阃。(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九月初五日颁。”

由此可见,家谱的功能与作用赫然纸上。这在我县他姓家谱中,实属罕见,无与伦比。

“昭穆文化”的含义

“昭穆文化”是我国汉族人辈份排行的文化习俗。《社祀·祭统》中记载:“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我国大约在周朝时期就出现了“昭穆文化”。“昭穆”是古代对辈分次序排列的称谓。古代宗庙祭祀的辈分排列,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八世……(排列双世)位于始祖的左方,称为“昭”;三世、五世、七世、九世……(排列单世)位于始祖的右方,称为“穆”。概括地说就是“左为昭,右为穆”,双世排列于左,单世排列于右。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宗庙祭祀的辈分排列,由“始祖”居中,演变为由某一地方的“开基祖”居中。在祠堂(又称“宗祠”,俗称“家庙”、“家堂”)祭祀时,头座正厅专门用来摆放“神主牌”,“开基始祖”神牌居中,然后按双世的神牌排列在左方,单世的神牌排列在右方。子孙们也相应地按照这一宗法制度排列行礼。

宗庙祭祀是这样,墓葬中的坟头排列同样如此。《周礼·春官·冢人》载:“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这就是说,民间的这种习俗,源于周朝的列王及其诸侯。随着族内人口的繁衍、分支的增多,每个茔地居中的,由始祖渐渐演变为本茔地的长者,其后按“昭穆”分列,来确定每代坟墓所在的位置。懂行的人,一看墓地的“向口”,就能分辨出长幼、辈次之序。透过以上可以看出,民间墓葬习俗中所遵循的,也是“昭穆”分序的宗法制度。

“昭穆文化”在姓名中的应用

姓名中的“昭穆文化”,体现在“辈序”的排列上。按宗法制度,宗庙次序,以世系表为依据, 事先规定好世系辈序用字。为了便于记忆和传承,大多以联语、骈文(四言)、或诗歌(五律、五言排律,七律、七言排律)等形式出现,以达到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记住自己的辈份,也就知道自己是始祖(一世)传下的第几世,以及在宗亲之间的上下亲疏关系。辈序用字的联语、骈文或诗,在保存和传承上,大体采用通过背诵熟记在心,在宗祠(又称“家庙”、“家堂”)里张贴,记载在谱牒(家谱)里三种方式。

凡初生的男丁,须按辈份命名,并及时报族长(或文书)备案。同姓同宗的宗亲见面,言明各自辈份,就知道长幼关系,如何称呼对方,这样便于叙宗盟,论族谊。现实生活中,所谓“白头哥,坐地叔”的现象屡见不鲜,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称呼为“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的老者也要唤其为叔。为了区别同辈中的年龄次序,除了“排辈份”之外,还要“排号”。古人的名字比当代人要复杂得多,即不但有姓名,而且还有“字”和“号”。如明初名臣、礼部右侍郎王士嘉,姓王,名士嘉,字道亨,号裕庵。但凡男丁,于幼年时取名,成年时取字,名、字均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字和名之间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长辈称字,以表示礼貌和尊敬;“号”,又叫“别号”、“表号”,可由自己取“号”。在乡间,对幼时的男丁的小名(乳名),也可由父母酌情而取。如:张栓、留柱(住)、长生、长顺、小烂和、狗剩等。无论“号”还是“小名”,均表达某种志趣、情感,或者某种愿望。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而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对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比如,陈氏子女,为已故去的父亲立碑,必须书写“显考陈公讳××之墓”的敬称字样,这便是一种“避讳”直呼其名的表现形式。

姓氏辈序用字的典范在汉族诸多姓氏家族中,运用“昭穆文化”最规范、最完美、最突出的代表便是孔、孟、曾、颜四姓,因有“走遍天下是一家”之美誉。这是因为,上述四姓在全国使用同样的辈序诗,共50字(50辈)。据《中华姓氏文化研究》中记载,他们现用的辈序诗如下:

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孔、孟、曾、颜四姓,分别是孔子、孟子、曾子和颜回的后裔。也就是说,不但孔子的后裔按此字辈谱起名,而且孟子、曾子和颜回的后裔也一律使用这个字辈谱,50辈一轮回,周而复始,世代沿传。这样,只要看到四大“圣裔”后代姓名中间的字,就可知道他们的辈份,在华夏众多姓氏中,唯有孔、孟、曾、颜四姓享此殊荣,这在中国历史上实为罕见。以上先后为明太祖朱元璋、思宗朱由检(崇祯)、清乾隆(各10字)、民国时期的北洋政府(20字)等皇帝钦定和政府颁布。其中,辈序中的第六字“宏”,第十字“衍”,原为“弘”和“胤”。此系为避讳乾隆皇帝之名“弘历”和雍正皇帝之名“胤禛”而改。

如何看待“家谱”的修订

我认为,对于“家谱”,不能简单地视为“封建迷信”而轻易将其摈弃。正如前边所说的,它不仅是珍贵的历史资料,而且是密切亲情、维系宗族、乃至整个民族团结的桥梁和纽带。在我们武城,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祭祖”。在年三十到初二的早上,都要挂上族谱表(俗称“主子”、“老影子”),摆上供品,用以表示对祖先的怀念和祭祀,并企盼祖先保佑子孙辈辈平安,家景兴旺。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族谱上方的“木本水源”四个大字,意思是“木有本,水有源”,让后人“饮水思源”。有句古谚说得好:“水之有脉,必因其源;木之有枝,必根其本”。说白了,就是“没有过去,那有现在?没有祖先,哪有自己?”诚然,尽管在祭祖仪式中也留有“封建迷信”的痕迹,但总不能一概而论。

必须明确的是,无论“家谱”也好,“辈序用字”也罢,尤其是后者,所采用的都是褒义词、吉祥语。这表明了“昭穆文化”是一种寄托美好愿望的文化,是祖先对后代用心良苦和希冀与期盼的反映。有的希望子孙报效祖国,建功立业,如刘姓中的“……朝廷有忠良,辅国振乾坤……”;有的寄托望子成龙之意,如杜姓中的“……起丕达星贵,升光恒运开……”;还有的则期盼子孙承先启后,遵守家规、懂得做人准则。再如魏庄陈姓中后期的“大宝祖德,自修其天,慈月建功,忠厚开先,永守家法,可亿万年。”这种用以排行辈序的“昭穆”,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考其内容,不难发现,作为“昭穆”的诗句,都含有显祖耀宗,承前启后,教育子孙精忠报国、尊祖睦族、耕读传家之精义。

如此美妙的希望与企盼,正是中国老百姓千百年来精神世界的真实反映,为了世代的吉祥如意、康泰平安何乐不为?我辈理应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遵照“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使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关于“家谱”里的那些事

推介武城文人,传播武城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