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州寒食帖》的“姊妹篇”,被人称为绝尘之作,可惜如今远在日本!

 墨品书法网 2023-02-11 发布于北京

书法作品是书法家心境、性情等多项因素的综合展现。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一定是有书法家丰富的情感灌注的。《兰亭序》、《祭侄文稿》以及苏轼的《黄州寒食帖》都是如此。

苏轼一生最优秀的作品当然要数他在黄州的凄风苦雨中,写下的《黄州寒食帖》。在此之外,鲜有人知道《黄州寒食帖》还有一件“姊妹篇”:《李白仙诗卷》。

《李白仙诗卷》作于苏轼58岁时。当时他被重新启用,在京城任职,可是继任的哲宗并不信任他,庇佑他的太后身体也每况愈下,苏轼的政敌对他虎视眈眈。

这时苏轼的好友丹元子前来拜访,向他口述了李白的两首佚诗,东坡对此进行抄录,完成了这件《李白仙诗卷》。这上面的两首诗在《李太白文集》中都未见有记载。

北宋施宜生评价此作:“颂太白此语,则人间无诗;观东坡此笔,则人间无字”。称这是一件绝尘之作。这件作品现在被日本市立大阪美术馆收藏着。

苏轼作书,一直强调“诗不能尽,溢而为书”。那些用文字不足以表达的内容,就通过能随意挥洒的笔墨去表现。我们之所以这么喜欢苏轼的书法,就是因为他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自然的气息,真切的情性。

58岁步入老年的苏东坡,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和历练之后,相对于黄州时期更加通达,随遇而安;书艺也更加精熟老辣。

《李白仙诗卷》字势沉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的刚健之气。这种刚健之气,就源自于他经世济民的人生理想,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难怪董其昌说:“东坡书如老熊当道,百兽畏服”。

除了这种刚健之气,苏轼对命途多舛的感慨,也都尽托于笔端,通过圆劲醇厚的用笔,字势的开合,跌宕的章法,一笔一划表现出来。

通过苏轼书法的字里行间,我们能观察到他的情绪变化,通过笔墨与他对话。《黄州寒食帖》以及这件《李白仙诗卷》都是如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