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燮传-妙联赢得“石帝”章

 西游花卷 2023-02-11 发布于江苏

兴化有个米先生,篆刻艺术非常高明,有人送他一副对联,叫“刀近文三桥,笔追何雪渔。”文、何都是明代著名的篆刻家,可见米先生技艺之高明。文人学者、平民百姓都要来找米先生刻图章,找的人越来越多,他真有点应接不暇。一次,米先生得到一块田黄石。田黄石是刻图章最珍贵的材料,向有“石帝”之称。这一来,远远近近传开了,找米先生的人可多哪!只见这个说:“你给我刻,我送你二十两银子!”那个说:“你给我刻,我赠你一幅明朝字画!”米先生可为难了,就这么一块石头,不管给谁刻,都要得罪一批人,怎么办呢?

这时,初露才华的郑板桥也前来看热闹。看到这块好石头,心里真是痒痒的。他这时学画兰竹石已很有长进,有时还能换三、五升米贴补家用。他对米先生的 刀法早就很羡慕,对田黄石更是说不尽的喜爱。可是两袖空空,哪里敢开口呢?

米先生正急得满头大汗,连连向来客们打躬作揖。他下意识地捅了捅火盆,只见黑炭进入火中,一会儿就烧得通红,捅下来的炭灰又像那白雪花。他灵机一动,想起一个好办法,便对大家说道:“承蒙诸位错爱,争索这块田黄。可石头只有一块,只能刻给一人。现在我出一题,谁先答出来,小可愿以“石帝奉送。”

话音刚落,求石的人七嘴八舌地说:“快说呀,什么题目?”来先生指着火盆说:“我以这火盆为题,出一副对子的上联,谁能对出下联,“石帝’就奉送给谁。上联是:炭黑火红灰似雪。”这一下,吵吵嚷嚷的人群突然安静下来。对子的出句用三种不同的颜色形容一个事物的三种状态,对句当然也要相应。一个个搔首抓耳,半晌也想不出好句来,只好悻悻地走

当时郑板桥也被这对子难往,默然不语地沉思着回去。到了家里,他的继母郝氏和乳母费妈妈正在磨麦。费妈妈推着磨子,将一把把黄灿灿的小麦丢进磨眼。郝氏则坐在磨旁,将磨下来的粗面用筛子筛,筛子下撒着雪白的面粉,筛子上红色的麦倒在一边。板桥看到这情形,大腿一拍:“有了!”拔腿就往米先生家奔去。

“米先生,我对出来了!“麦黄赤面如霜’,如何?”

这时,在米先生家求田黄石的人还没有散尽,听到板桥的对句,无不赞叹:“好对,好对!”米先生见那一大把胡子的秀才、举人没有一个对得出来,却被一个年仅二十岁的小伙子对上了,不由得打心眼里欢喜。他问了板桥的姓名、年龄后,当众拿出田黄石,说:“这石头就是你的罗!”他拿出刀来,刀法纯熟地刻成了“郑燮”两字,赠给了板桥板桥双手接过印章,却迟迟不愿离去。米先生说:“回去吧!我有言在先,谁对出对子,就以“石帝’ 奉送。你对出了,

就送给你,不要你的钱了!”

扑通!板桥突然双膝一跪,“先生赠我宝石,真是三生有幸。如蒙先生不弃,就收下晚生做您弟子,跟您学篆刻吧!9米先生见有这个聪明好学的后辈做学生,当然喜出望外,就接受了板桥的要求。后来,郑板桥在书画上成为“扬州八怪”之一,篆刻上是“雍嘉七子”之一,这与米先生的传授是离不开的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