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化生态环境 深圳市福田全力打造绿色宜居城区

 灯下悦读 2023-02-11 发布于广东

71.jpg

第二届“福田蓝 福田绿”摄影比赛作品《清清的福田河》(作者 王正江)

天青湖水碧,风吹花草香,自然之美总叫人心身愉悦幸福,而洁净的饮用水、清新的空气更是健康生活的必需之物。优质的生态环境系统,是一座城市予人的关爱,也是其自身健康发展的根基。

作为深圳中心城区、高度建成区,福田区人口密集、空间紧张,为不断满足市民群众对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的追求,助力福田区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近年来福田区环水局强力开展“营造优质水环境”“保卫蓝天”等攻坚战,实施了排水管网正本清源、优质饮用水用户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并严格监管企业污染、全力防治废物污染,有序推进清洁生产审核。

截至今年10月,福田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1%,PM2.5年均浓度26.5μg/m,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平均水平55.3分贝,达到国家城市区域标准二类,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率100%......日前记者通过权威统计数据了解到,今年福田区在空气质量提升、水体治理、噪音防治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发展水平有效提升。此外,福田94个社区全部获评“广东省四星级宜居社区”,其中2个获评“广东省五星级宜居社区”,宜居社区覆盖率稳居全市前列。

营造优质水环境:根治水体黑臭顽疾  超额完成“正本清源”任务

河流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巴黎、伦敦等均有河流如玉带缠绕“腰间”,并因之更显勃勃生机。此外,河流提供水源、减弱城市热岛效应与洪涝灾害的生态功能同样不可小觑。

福田辖区有深圳河、福田河、新洲河等5条河流,为全力根治水顽疾,福田区自去年起便针对深圳河(福田段)9.4公里、福田河田面村至河口1.7公里、新洲河福强路至河口2.1公里的黑臭河段实施水体治理,并推行“河长制”等措施。同时,福田区环水局通过采取控源截污、排水口治理、污水调度、底泥清淤、增氧曝气等技术手段,全面整治辖区河流与断面水质,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这两年来明显发现福田的河流不再有黑臭之处,真正成为市民身边的宜人景致。”采访中,摄影爱好者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如今福田河流已成了他摄影时偏爱的内容之一。

辖区污水收集水平,同样影响河流的清洁程度。福田区城中村及老旧小区较多,对管网建设、雨污分流的需求更为突出。去年起,福田区便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建设,今年更是加速完成了755个小区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提前、超额完成了市治水提质办“500个排水建筑与小区排水管网正本清源改造”指标任务,正本清源完成率位居全市第一。

此外,今年福田区环水局积极开展智慧三防系统软件开发、易涝点监测点位布设及易涝点三维仿真模型建设,并接入市三防办、市治河办的水位监测数据。据了解,该系统在“艾云尼”“山神”“百里嘉”“山竹”等台风防御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保卫蓝天:全面布局24小时网格化空气监测体系

有专家表示,一个人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空气质量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而来自城市的空气污染源门类众多,其中餐饮、工业企业,以及工地扬尘等为其主要来源。为持续提升大气质量,保障“深圳蓝”与市民群众健康,今年福田区借助环保水务智库的力量,在全市率先开展了站点区域大气质量提升调研,强力推进“蓝天保卫战”与污染防治攻坚战。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福田区与30个责任单位签订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责任书,并在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整治中排查了重点区域的共116家企业、19家工地,并对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等空气污染源实施24小时全覆盖监控。同时,福田环水局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据统计,今年共检查企业4900家次,约谈190家次,督促1500家餐饮单位开展油烟污染治理,对餐饮环境违法立案49宗。

值得关注的是,为给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今年福田区全面构建起网格化空气监测体系,完成了10个街道空气监测子站、红树林生态公园空气自动监测子站及16个微型自动监测子站的建设,利用科技手段24小时不间断监测空气质量。

噪音防治:环境噪音水平达国际Ⅱ类标准

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设施建设的发展,以及人口密集所带来的各类噪声,已成为污染城市生活环境的一大公害。而施工噪声、娱乐行业噪声以及生活噪声,是福田区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因近年建筑项目、旧城改造、地铁工程大规模上马,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相较最为突出。据了解,福田区环水局对此全力防治、严厉查处,并严令要求建设施工单位编制噪声污染防治方案,选用低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今年以来,共检查在建工地1200家次,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14宗,约谈群众投诉强烈的在建工地等单位122家次。

福田区商圈繁荣,娱乐行业兴盛发展,但由之产生的噪音也不免困扰周边市民公众生活,其中购物公园酒吧街可谓痼疾之一。为此,福田区环水局不断加强对酒吧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区域开展执法行动,今年以来共作出处罚决定38宗。

由于福田区人口密集,居民日常生活、休闲所产生的噪声,也是不少投诉的对象,譬如不少距离住宅过近的广场舞场地。针对于此,福田区建立了噪声治理联动机制,制定防治方案,并在重点区域配备噪音监测仪、噪声等级显示电子屏,随时监控广场舞噪音问题,时刻提醒舞者自觉调小音量。

防治废物污染:规范危废管理,为5类行业制定工作指引

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统称为固体废物,是城市运转与生活不可避免的产物,如若管理、处置不当,则将污染大气、水体、土壤,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福田区持续加强辖区固体废弃物管理的力度与规范性,编制了《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环境安全分级管理规定》,对重点产废企业环境安全进行评估、分级管理。今年来,福田区还面对辖区946家产废企事业单位制定了工业、印刷等5类行业危废规范管理工作指引,指导50余家重点产废单位规范落实管理制度,并检查了产废企业53家,完成产废企业基本信息普查229家。

为推动企业加强固体废弃物处置力度,福田区进一步强化全区产废企业管理,严格落实对固体废弃物处置过程的跟踪监控,并开展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执法行动,今年共依法立案查处19家汽修企业、3家工业企业,作出处罚22宗,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刑事拘留4名涉案人员。

同时,福田区着力动员辖区企业开展自愿清洁生产审核和环保模范企业创建,今年在福田区环水局的鼓励与引导下,目前已有59家企业参加自愿清洁生产审核培训,22家企业提交自愿清洁生产审核申请。

(编辑;Wend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