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爱庐:大人物的“小确幸”

 黄之中 2023-02-12 发布于上海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图片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图片
李守白-海派剪纸《东平路》2017年

上海是一座有味道的城市。在时间的长河里,它吸引了不少名人停驻,他们有的才华横溢,有的胸怀大志,他们就像来自四方的川流,涌入上海,在上海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后成为时代的烙印。而他们的故事也永远地停留在那些历经岁月沧桑的老建筑里。

位于上海东平路9号,有一栋花园洋房——爱庐。而这栋房子的主人就是鼎鼎大名的蒋介石和宋美龄。

图片
图片来源:微博@钟山居士

爱庐是蒋宋联姻后,由宋子文买下赠送给宋美龄的陪嫁之物,作为蒋宋在上海的寓所。有研究蒋介石生平的学者认为,蒋介石之所以为老洋房取名“爱庐”,是取自陶渊明的《读山海经》中的: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饱含欣喜之情和无穷妙理,反映出蒋介石对这座洋房的喜爱。

当然,也有版本说爱庐是指向蒋宋的爱情,在老洋房里收获幸福终身。

图片
图片来源:微博@钟山居士

爱庐是典型的法国式花园洋房,菱形的平板瓦坡屋顶,嵌着黑白黄五彩鹅卵石的外墙,不经意间显示出法国乡村田园的浓郁味道。屋面上面铺着暗红色平板瓦,似鱼鳞般层层漫开;窗口、门廊、墙偶均为齿状仿石装饰,古朴中透着贵气。二层阳台弧度很小,显出一种优雅内敛的贵族气质。


洋房南面是一块近千平方米的花园草坪,草坪之间错落着诸多名贵树木。一条约三米宽的小溪在草坪业蜿蜒流过,小溪里散落着一些石块。穿着小溪,便见一前一后两座假山,假山玲珑精致。其中一块假山石镌刻着蒋介石亲笔题写的'爱庐’两个大字。太湖石之下原有一泓喷泉,现己断水,但两条石龙依旧守护着喷泉。周围用鹅卵石铺筑小道,一派中国古典园林风光。居住此地犹如置身于世外桃园,全无闹市的喧嚣。

图片
图片来源:微博@钟山居士

大文豪雨果曾说:'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

一砖一瓦都印刻着历史的沧桑,有它的独家记忆。

爱庐建筑为两层,局部辅以假三层。一楼是作为豪华客厅使用,是蒋介石夫妇在此接待机关要员和宾客的,客厅的布置风格高雅,使用柚木地板和高级沙发装饰,墙面挂有名贵的字画。夫妻俩的卧室则设在二楼东面,面积约100平,卧房连通着卫生间,摆设简单,宽敞明亮。此外,设计者在卧房前设计有一条秘道,以便特殊情况发生。房子中部设有书房和餐厅,西部则是警卫、秘书和私人厨师的起居室,通过单独的边门进入,另外设有专用楼梯,用于通往会客室外的过道。

其13处壁炉,有大理石质的,有铜制雕花的,有多彩花色的,有马赛克风格的,特色各异。

图片
图片来源:微博@钟山居士

由于蒋介石政事繁忙,在爱庐居住的时间并不是太多,爱庐平时由其副官蒋富寿看管,相比之下,夫人宋美龄在此居住的稍多一些,偶尔还会接上母亲一同居住。

图片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有人说,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姻不过是场政治联姻,并且戏称他们那场轰动上海滩的世纪婚礼不过是“中美合作”。

但是真的如此嘛?

如若没有爱情,宋美龄又怎会只身飞赴西安,而蒋介石又怎会为她将法国梧桐种满整个南京城?

图片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曾任蒋介石侍卫官的孙宗宪曾回忆: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起初,两人在老洋房里的生活习惯、志趣爱好,各有不同。

比如:蒋惯于吃中菜,宋却喜西餐,吃饭时各吃各的;有时意见不合,引起争论。后来逐渐和睦,亲昵。互称对方为“达令”。

在老洋房里宋美龄对蒋介石的生活起居,关怀照顾,无微不至,犹如护士。蒋介石有胃病,不宜饱食,宋美龄加以限量,每餐二小碗,有时蒋介石还是想添,宋美龄会劝止;蒋介石办公之后,宋美龄常为之整理案头文件。

如此,这不是爱情又是什么呢?只是两人身处乱世,又岂能儿女情长。

图片
图片来源:微博@一年之旅Trip

现在,爱庐已成为了上海音乐附中的教学楼,其气派的大厅也将为抚育未来音乐大师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孕育着上海一流、中国一流、亚洲一流、世界一流的新一代音乐人。

而我们欣赏“爱庐”,也不只是在翻阅当年达官贵人的传说,更是细读上海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

 · 版权说明 ·
相关图片来自于李守白与网络
部分文字来自于文献资料
如若侵权 请联系删除
 · END ·

来源:“守白艺术”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