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恩国营721矿沙洲工区

 艾俊民的游子报 2023-02-12 发布于浙江

感恩国营721矿沙洲工区
作者:邱明厚
  我是1971年12月脱离农村苦海,被招工去到如漓江一样风景秀美的国营721矿沙洲工区工作的。
  每天我从小河北岸的生活区出发,经过那座钢筋混凝土修建的小桥,到南岸的井区工作。一级一级爬上30多米高的山坡,进入矿井吊笼的大厂房里,坐罐笼(实则便是现今城市高层的电梯),下到海拔负50米的深处,有时乘有轨电机车(或步行)到达主巷道。沿主巷道前行,去自己班组工作的掘进巷道的“掌子面”,开始一天6小时的工作(由于铀矿的放射性对人体有害,所以井下工作比地表工作的人要少两小时)。
  工作的内容,清理上一班工人放炮炸得一地的矿石。先将炸断的电线接好,安上灯泡,再将矿石搬到一辆辆小矿车中(每辆小矿车大约装0.9吨矿石)。一炮约可炸出30吨左右的矿石,要装33-34辆小矿车。由于巷道有弯曲度,每辆电机车最多可拉17辆小矿车,拉两次便可将“掌子面”上满地的矿石清理干凈。
  一般每个班大约17-18个人,分成4个组,由于轮休,或请假等原因,每组最少3-4人。清理出的矿石由“掌子面”运到巷道的罐笼边,装上罐笼升到地表,再从地表将矿车推出,通过一条略微有点斜度的轨道,让矿车顺着轨道自然溜几十米到达“大矿槽”边上,将矿石倒进“大矿槽”中。
  班里下一组的工人上班时,则负责在“掌子面”上打钻,用电锤将钎杆钻进岩石中约1.7米,整个“掌子面”要按规定的位置,钻出17个洞,大约5个小时左右可完成工作下班。“炮工班”工人则会立刻到达“掌子面”安装好炸药,接好引线起爆,炸下矿石。
  汽车运矿石时,翻斗车司机将翻斗车开到“大矿槽”底部,操作工按动开关,将矿石卸入翻斗中,装满后再关上,司机将装滿矿石的车拉到“水冶厂”去提炼铀。“水冶厂”提炼出最后的产品是含铀48%的“碳酸铀酰铵”,这是一种淡黄色晶体的化合物。用铅桶密封装好,通过矿区附近的“江边村”火车站,运往大西北的核工业基地,生产“八氧化三铀”→“六氟化铀”→浓缩铀。
  我在国营721矿沙洲工区井下工作了一年零五个月,后调到工区政工组任宣传干事一年零五个月,前后近三年。
  井下工作环境不但有放射性,且井下打钻就怕因工作马虎钻到“哑炮”,那就非死即伤。清理矿石时,就怕观察、清理不仔细。爆炸后掌子面顶部虽一些石头已炸裂,但没有掉下来。如果遇到轻微震动,会突然塌下来(又称“冒顶”),那将发生全组几个人被“包饺子”的惨状。一般出现“冒顶”时,顶上先有小石头掉下,整个顶部出现松动,不久大石头便会倾泻下来。我们都很警惕,生怕发生冒顶事故。
  但百密还有一疏,我在沙洲工区三年工作中,工区发生过一次重大的工伤事故。有一个班的一个小组打到了“哑炮”,造成了一死一重伤的惨剧。还有一个组4个工人正在清理矿石,恰好作业队朱副队长到该组查看工作,突然巷道顶部一块小石头掉在朱副队长的安全帽上,他反应快,大喊一声“不好,快跑!”4位工人跟着他一起往巷道外跑,身后“轰隆”一声巨响,灰尘滚滚,几个人停下脚步,回头一看,一大堆石头从刚才站立的巷道顶部掉下来,几个人当即吓出一身冷汗。随后清理那堆石头,足足有30多吨,多亏朱副队长经验丰富,避免了一次重大事故。
  那次工区处理完遇难工友的丧事后,工区领导机关召开了“事故分析会”。工区正、副书记,区长和生产技术组工程技术人员,作业队的书记,队长和该班组工人及“炮工班”工人全部到场。我作为会议记录者,参加了人生唯一的这一类型的会议,记忆犹深。
  那位遇难工友我很熟悉,至今过去了50年,仍记得他的名字:孔令宝,他是一位很开朗的上海知青。发生事故的那天,我正好中午下班从机关办公室出来,他去上班而相遇。他跟我热情地打了个招呼,便大步流星地去上班。我下午2点上班,刚坐下不久,隔壁生产技术组便骚动起来,说井下来电话,出了大事故。机关里一片忙乱,有人打电话向总矿汇报,有人打电话给矿职工医院,请求派救护车过来。工区的书记、区长和工程技术人员都往河对面的井区跑。不久传来消息,孔令宝遇难身亡,我一时还很难接受。
  “事故分析会”的气氛严肃紧张,书记、区长们与工程技术人员对采矿专业都很熟悉,通过近4个小时的认真质证,最后事故产生原因的头绪逐渐清晰明了。起初,我认为是当班的4个工人太粗心了,在清理“掌子面”时不认真仔细,便匆忙开钻,以至打到“哑炮”。但“事故分析会”最终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因为那两位当班的“抚州伢子”炮工,在炮响后炮烟散去,清理“掌子面”未炸响残余炸药时,工作不认真,互相开玩笑。把为了防潮包裹炸药的塑料袋随手扯去,便下班走人。从而使残存的炸药仍留在钻孔中。
  待钻井的工友上班后,对这种较深的残洞,又没有按照打钻的严格规定,开钻前本应将一根木棒(操作规定中,绝不允许用金属棒,以免金属触撞残余炸药而引爆)插入残洞中,开钻点应距木棒45厘米以上,且与木棒平行打孔,以免钻头打到炸药。那两位年轻的炮工太轻率了,不仅没有用木棒顺着塑料袋轻轻将可能残留的炸药掏出来,反而将明眼便可知残洞内可能有残留炸药标识的塑料袋扯掉了。导致接下来打钻的工友没有看见残留炸药的标识,付出了血的代价。

事后对次违规操作,引发事故的工人给予严重警告处分。通过此次分析会,对我这位入职不到两年的年轻人来说,触动很大。使我深刻体会到:生产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轻率马虎不得!

  我在沙洲工区采矿一线工作近三年,一则工区的生活环境优美,绿水青山,清风明月;二则收入高。工资加上各种营养补贴,下井采矿每月收入有73元,调工区机关后每月收入55元。与我前后从农村调到工厂的其他知青相比,他们从徒工每月20元起薪;三年后出师,每月30.5元;再过一年转正,每月36元;我多了一大截。这笔收入对我困于农村的母亲和4个弟妹起到了“及时雨”的作用。那时3个还在上中小学的弟妹正缺少经济来源。3个弟妹也很争气,他们珍惜能够正常上学的机会,刻苦用功。几年后,小平同志再次复出,立即拍板恢复高考招生。3个弟妹都先后考取了大学,毕业后都有一份收入很好的体面工作,从而改变了个人的命运。
  今天我看见我弟弟转发的沙洲分矿现状的视频,感慨万千。感恩上天!让我脱离农村后,来到这样一个碧水蓝天如仙境般的地方工作。而我的工作收入又支撑了落难的家庭,得到了3年的喘息机会,并为数年后家庭彻底走出困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不由得想起司马老夫子的千古名言:“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我从心底发出呐喊:感恩你,国营721矿沙洲工区!
  ●写于2023年2月9日@原文刊载于第356期《游子》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