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港涂岭镇黄田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及旅游业

 乐康居 2023-02-12 发布于福建

摘掉“贫困帽” 结出“幸福果”

黄田村景色怡人 (王柏峰 摄)

12月16日讯(记者 吴志明 郭芳蓉 通讯员 林弘梫)涂岭镇黄田村位置偏远,曾经是泉港区最贫困的山村。近年来,该村利用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及旅游业,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还改善了村居环境,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等荣誉称号,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已结出“幸福果”。那么,该村为何能甩掉多年的“贫困帽”,走出一条致富的道路?近日,记者来到黄田村探访。

交通 从3个小时到半个小时

车子沿着水泥路驶入黄田村,一片片农田映入眼帘,一栋栋房子点缀其间,还能看见村民在田间劳作。再往里走,就能看到村里建设的停车场,不远处的建筑物外墙涂满律动的粉色、青色,和谐地映衬出童话田野的迷人魅力,那是黄田村的“七彩黄田”花海观光旅游景区。走在村道上,记者看到道路整洁宽敞。

“以前哪有现在这么方便的公路!当时都是小土路。那会我要到镇上开会,天刚亮就出发,要将近3个小时才能到镇上。”谈及交通问题,退休村干部周太源感慨颇多。周太源今年79岁了,他介绍,黄田村曾经是水、电、路、通信均不通的贫困村。黄田村相关负责人说,以前的黄田村,只有一条十几公里的崎岖山路,当时村民们“肩挑背扛”,将村里种植的地瓜、芋头、生姜等挑到镇上卖,回来时肩上大都扛着种田需要的化肥和一些生活必需品。

上个世纪80年代,陈其伟开始担任黄田村的党支部书记,他秉持着“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组织干部、党员、村民一起修路。2000年,泉港区修建朝阳公路。朝阳公路全长十几公里,始于前欧村的朝阳路口,终于黄田村村委会门口,2003年通车。道路通了以后,现在村民到镇上最快只要半个小时,时间大大缩短。

“从前都是土坯石头房,房子都很破旧。现在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用电也都很方便。”周太源说道,“以前村里到处都能看到垃圾,现在道路也都很干净了。”除此以外,黄田村目前已经建了4座污水池,可以把附近村民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污水达标后再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

入村道路宽敞整洁 (王柏峰 摄)

收入 从120元到2万多元

“现在我在黄田溪漂流项目处上班,每个月有5000元工资,还缴纳医社保,工资比以前高多了,又在家门口上班,可以照顾家人。”黄田村村民方景波介绍,他之前在广东打工,帮人送货,每个月工资两三千元。2016年回来后,他参与了漂流项目的筹建并在里面任职,他的爱人目前也在黄田溪漂流项目处上班。据介绍,黄田村地处泉港、惠安、仙游、洛江四县区交界点,有山有水、土壤肥沃且地势存在一定的落差,依托于此,黄田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经济。

“从前我们村里的年轻劳动力几乎都外出创业或打工,我们通过乡村旅游资源,不仅吸引在外乡贤回村创业,还能吸引部分村民回乡就业。黄田溪漂流项目解决了5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景区的十几间店面也给村民们免费提供两年,供村民做生意。”黄田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据悉,黄田村乡贤组建了福建岭山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规划建设黄田生态旅游区。

2017年,黄田村开始准备黄田溪漂流项目的前期工作。2018年8月,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包括3.5公里的漂流项目和游客服务中心,这也是泉港区的第一个漂流项目。同年9月份开始试营业。2019年营业期间,游客量最高峰达每天2000人次左右。除了黄田村周边游客,还有许多泉州市区、莆田、厦门等地的游客慕名而来。第二期旅游工程主要是“七彩黄田”花海观光旅游景区,目前也已修建完成。今后还将开展第三期工程建设,主要包括民宿、越野车和七彩滑道等。

除此以外,黄田村还积极盘活资源促发展。通过盘活山地、耕地资源,推进万亩林果基地、花卉基地、万头猪牛羊养殖基地、千箱蜂蜜养殖基地等项目建设。采取出租、合作等方式,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

该负责人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黄田村几乎没有村财收入。发展旅游业后,2019年村财收入达到了15万元,2020年增加到25万元。今年村财收入预计可达50万元。黄田村由过去的村财收入“空壳村”,实现了年均集体经营性收入持续增收。今年还引进畜牧养殖+旅游项目,可增加30万元收入。“上个世纪80年代村民人均收入只有120元,如今可以达到2万多元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