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家陈跃平:至繁归至简,黑白即万色

 蓝鹰书院 2023-02-12 发布于北京
蓝鹰书院,书画推广领先品牌

图/陈跃平      文/方逸扬

古有“阴谓夜也,阳谓昼也”的阴阳之道,《墨子·天志中》亦“譬之犹分黑白”。古代哲学的阴阳黑白之道,都并非五光十色。
不施粉黛仍能倾国倾城,
不染颜色仍能动人心魄。
无论是文学还是绘画,白描都是极难的方式。
著名印象派画家梵高曾:“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孩童,总是象征着单纯善良却富有创造力。
白描画亦一样,化繁为简,抛开繁琐,以线条勾勒百态。
跟随陈跃平先生的这组白描线稿画,看人生百味。
月如钩,叶如锋,岸边稚子嬉戏中。
燕字人,苇掩舟,夜下黄发怡自乐。
静谧恬适之情,藏在老者垂髫的表情中。
线条长短之间,几笔轻重,孩童之活泼顽皮、老者之安详宠爱,在眉宇间的线条曲直中尽显出来。
围炉煮茶谈天阔,三五知己笑哈哈。
陈跃平先生这一组七幅古趣画作,不囿干外表,不拘泥于表面。反而是立足于人物性格的勾勒、神态的描绘,用简洁精练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的形神。
不信你瞧,这垂钓的老者低眉垂眸,侧脸骨骼削如峰,额宽而巴尖,也必定是这般心沉冷静之人才能将这大鱼钓上。
再看这煮茶三人,居中者面圆腮宽似酣睡,似最为德高望重或有学识之人。
拿扇生火者背部线条只一笔流畅的括号,便有躬身前探之感,细看唇微凸若在吹气,可知是勤快之人。
画中线条虽简,细节却不乏。杆上挂的葫芦已飘着酒香,地上几卷书籍泛着墨味。
众人千面贺寿,一片热闹祥和。
画面左下方巧妙的留白让人的眼睛不由自主地挪到了右边。
急着小跑的孩童端着寿桃,与之鲜明对比的女子则端庄大气。
图中虽有四马,形也各异。虽无色,却也分色。
鬃毛行笔之势稳健,均匀悠长
最简练的笔墨,最生动的人物。
最简单的线条,最古朴的写意。
画家陈跃平此图颇有高古游丝描之意,有顾恺之之味道。
其转折之圆润游刃有余,顿挫有质感,宛若山间清泉过石岩八弯。
衣服的褶皱直溜而下坠,若清泉挂山间。
运笔提按柔软,
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画中以人之动增加画面感,又以静物相呼应。
动则人群中或三两窃窃私语,或高盛阔论,或独静坐沉思。
静则有莲荷不语,林叶不摇。编筐,竹扇,一杯酒。
人间烟火,最抚人心。
丝竹仙乐桃花源之地虽让人神往,但青石小路深巷子的市井味更让人回味。
陈跃平画家不仅擅长清雅至简的阳春白雪,如名场贺寿或是清风明月的惬意。
他笔下的人间烟火更是张扬肆意极具个性。
一坛子酒,几张长凳,盘起的腿,耳畔已传来嘈杂的人声。
取势构图上,取景定格之妙在。
西方抽象线条与中国传统白描画完美融合起来,国画意蕴的起承转合与现代时尚的构型相映成趣。
笔墨纸间,面部线条自然舒展,衣服轮廓舒朗,人与人之间贯通。
画面从前之后如观影一般,给人以无数分镜的体验感。
点线如同音符一般跳跃,起承转合,跌宕起伏。
书画同源,描之画福若书之福。
画面如画骨,画衣如画人。
画物情趣,人间有清欢。

行走坐卧,敛容笑憩。都用极简的笔墨,线条的长短相接多连接。

一组白描稿,显笔墨精神。

至繁归至简,黑白尽万色。

陈跃平先生的画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张驰有度的人物线条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目前有很多同道画者或争相临摹陈跃平先生的画,他的画更多被单位个人或集体收藏。

画家简介:

陈跃平,艺名鹤童仙居,福建省新闻奖漫画工委副主任、任福州晚报美术编辑,从事美术编辑工作三十多年,现为福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州市霞光画院画师、福建省船政画院画师、福建省奇石书画院院长、福州市人大画院画师、福州市劳动者画院画师。具有自己风格的画风受到众多美术爱好者青睐。
蓝鹰书院,让每个人都能享受书画的魅力!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