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篇朴素的练字避雷帖

 鸿运当头万事兴 2023-02-12 发布于陕西
图片

最大的误区应该是各种速成吧。某宝上十天练好钢笔字、速成特效练字描红之类的产品,我极其怀疑能把那一套都写下来的人有几个,更不用说在半个月内就练出一手好字了。

除了这个,还有很多会被新手忽略,但对练字影响很大的误区。当学习方法错误的时候,练了很久,发现白练了,不但浪费时间,还打击积极性,这是最不可取的。

图片

NO. 1

临帖就要和原帖写的一模一样

不对。

书写一篇字的笔、纸、心情、环境,都会对字有很大影响。

为什么王羲之作品中,最厉害的是「兰亭序」?除了他本身的功力深厚外,写这篇字时的各种条件,可以说达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地步。

每个字都是无法复制的,就算把大师们从地下拉起来,他们也不能写出和当年一模一样的字,更不用说我们了。

所以临摹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为了学习和积累。观察字帖的笔画、结构、章法,并应用于自己的书写中。

对于初学者来说,我常常要求一定要看一笔写一笔,力求百分之九十相似。这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但是最快见效的方法。

因为对于初学者来说,对照着字帖临写,是一种学习的捷径,让你在观察力较浅、对字的结构没有很深的理解时,就能通过模仿,写出和原贴笔画、结构、章法相近的字。但是这种方法不建议一直使用,一般只有临第一本帖的时候会这么要求。

等有更好的基础和更深的书法审美了,则要求神似而不是形似。模仿的再像,也不是你自己的字。把字帖里的优点灵活应用,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NO. 2

横要顿笔回笔,竖得笔直笔直的,撇越尖越好,捺必须一波三折,等等...

不对

不要被思维定式固定。字应该是活的,笔画放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写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图中三个「撇」,在字中的位子基本相同,因为笔势的不同,写出不同的感觉。

同一笔画的落笔、行笔、收笔,会因为前后笔画的位置、速度等,而呈现出不同的感觉。

有的时候,为了整体字的美观,我们还会用一些变形后的笔画替代原有的笔画: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图中,「酒」中间的「短横」和封口的「短横」、「如」的「撇折」、「之」的「平捺」都和我们平时讲解的笔画写法不同。类似变化的笔画在行楷和行书中很常见。

当然,在学习楷书阶段,必须先按照标准的笔画书写每个字。

NO. 3

每个字必须一样大小,才显得整齐

不完全对

一个字的组成包括纸面的笔画、空中的牵丝和笔画间的空间。很多人常常只关注到第一部分,而忽视了后面两个。

先说楷书。

如「赤」「壁」两字,一个有七笔,一个有十六笔。许多人会把「赤」字笔画之间的空间写的很大,意在让两个字体积相近,可这样做会让「赤」字结构松散,笔画之间没有连接。

看看赵孟頫「前赤壁赋」是如何处理这两个字的:

图片

「赤」字写的粗扁而紧凑,「壁」字笔画虽多,但笔笔清楚,没有马虎带过的。

用红框比一下,两个字的体积相差很多,但放在一起并不觉得突兀。

图片

这里用到一个方法,笔画少的字用较粗笔画书写,笔画多的字用较细笔画书写。通过增加笔画的「重量」,而非「体积」,使得两个字比重相近,和谐相处。

当然,还有其他方法使每个字的比重接近,这个话题又可以重新写一篇,不细说了。我想表达的是,书写时,不要追求每个字的「体积」相等,而要看整个字的「比重」。

再说行书,就更没有「每个字大小一样」这种要求了。

看看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不但每个字大小不一样,竟然还有涂改!

图片

就是这么一篇乍眼看乱七八糟的东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可以自行搜索关于这篇字的评论,也许会改变你原先对行书的理解。

NO. 4

连笔/牵丝很酷炫,行书/行楷一定要有连笔

不对

首先要明白行书中的牵丝是什么?

比起楷书,行书更注重笔画之间的连贯性,上一个笔画的结束即是下一个笔画的开始。笔画之间连接的地方,常常因为惯性,没有及时提起笔尖,出现「牵丝」。通过字帖中的「牵丝」,我们可以看出原作者在写字时,笔的行动轨迹

牵丝不是「写」出来的,是「带」出来的。行书讲究「虚」「实」结合,笔画是「实」,「牵丝」是「虚」,刻意为之反而显得做作,无意带出才显飘逸。

图片

其实从发来的作业看,还有很多误区,但上面四个是最常见的,也是对练字影响最大的几个错误。希望了解了这些误区后,能对练字有新的认识。

祝大家练字愉快!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