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淑静|大山深处别有洞天

 秋水长波文学社 2023-02-12 发布于吉林

孙淑静游记



秋水长波文学社



=

作者简介:

孙淑静: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老干部学会会员。济南市老干部散曲社副主任。济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编委。济南市莱芜区诗词楹联协会执行主席。原济南市第二老年大学诗词班教师。著有文集《鸣翠柳》《孙淑静诗选》《诗词对联入门》。《香山赋》荣获首届“鲁新知”杯吕剑诗歌奖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

大山深处

大山深处别有洞天

———独路古村落见闻

孙淑静

    独路村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大王庄镇的西北部,这里群山叠翠,碧水环绕,古木高大罕见,原来这里只有一条狭窄的山路进出村庄,故名“独路”。

    十月三十日上午,碧空如洗,阳光明媚,莱芜区散文家学会,莱芜区诗词楹联协会联袂去独路村,进行实地采风活动。有几辆私家车奔驰在如玉带缠绕的柏油路上。离独路古村落越来越近,山路立时陡峭起来,行如斗折,冷不丁迎面突现一辆辆车。虽然路宽行驶安全,仍然感觉惊险。半小时后,车子驶进村头——独路村村委会大院。书法家郝效德老师赠送了“独路道宽”的墨宝,令人感慨不已。

    我们一行十多人,在大王庄镇文旅办主任陈永孝,村支部书记王磊带领下爬山游览。沿东北方向,登上五十米左右的一山坡,独路古村落映入眼帘,错落有致的房舍,红一色的独家挑檐小门楼,红砖红瓦的平房,整洁的街道,静卧的石碾,还有那小桥流水。偶尔还能听到几声鸡鸣。路边的木柴小房子,房顶红瓦,墙壁是用大小不等的圆木砌成,别具一格。这哪像贫穷,封闭的小山村,我们岂不是进了世外桃源。

     独路村是块风水宝地,晴朗的天空,大朵大朵的白云是山上的常客。与香山景区、房干生态旅游区相邻,237省道穿境而过,区位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助力,村两委领导带头,致力于独路村旅游业的发展,开山凿石,开通了连接241省道和王石门的道路,山门大开,特产销路大开。外地游客纷至沓来,独路村成了休闲度假的胜地。去年,全村共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0多万元。独路村不再是行路难,而是四通八达的金光大道。

    沿村南广场继续东行,广场最东,有用很多石块围成的清泉。这一汪清泉,碧绿幽深。人们把这清泉叫“菩萨泉”。抗日战争时期,廖容标将军率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奋勇抗日,曾经在独路村指挥作战,饮此泉水,并参加了著名的济南战役。他领导的四支队军纪严明,处处注意保护人民利益,被广大群众赞誉为"救苦救难的菩萨军",被毛主席誉为"菩萨司令"

    聆听着廖容标将军感人的故事,转身走进一条较窄的小巷,一眼就可以看到门口“廖容标抗战指挥所,”几个醒目的大字。穿过黑漆的大门,看到的是宽敞的庭院,正房、东侧房各有几间茅草房。斑驳的白石灰墙,黑色古老的方格木窗棱,低矮的石磨,瓦制的水缸,无不印证着岁月的苍桑。主房内,一张褐色八仙桌上,放有一盏熏黑的煤油罩子灯,一部电话,一套茶具,北墙上挂着一盏煤油小提灯。这就是廖容标将军抗日指挥部的全部家当。在那及其艰苦的岁月,廖容标将军在这里运筹帷幄,召开会议,发动群众,共谋抗日大计。

    独路村群山巍峨,峡谷幽深,路窄峰险。天然的地理优势,为八路军开展游击战争,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也是八路军最早开辟的第一批抗日根据地。可隐蔽山中,培训抗日骨干。特务大队曾经有200人驻扎在这里,传递情报。这里也是八路军的大后方,村内有枪修所、被服所、兵工厂、染布厂。党员、群众积极为八路军站岗放哨。民兵连和第四支队,共同杀敌。赢得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廖容标将军饮马独路村,茂林深处军民共同抗日的故事,深深感动着每一个人,想不到,外界认为人迹罕至、穷乡僻壤的深山老林,竟然有这么多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故事,同时也为独路村人民感到骄傲和自豪。



别有洞天

    走出廖将军抗战指挥所,继续北上,好大的板栗园!板栗树密密匝匝,与天际相接于苍茫之中,呈四围合拢之势。唐朝板栗园景区,现有百年板栗树1000余株,其中千年以上的树龄近200余株。占地面积1000多亩,气势宏大,板栗树不仅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具有独特的美学观赏价值,被誉为“齐鲁第一古栗林”。拾阶而上,见粗细不等的板栗树,像道道屏障。地上铺金的黄叶厚厚的,淹没了通山的小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虽然已是深秋,往日的繁华已经褪尽,但是,穿过板栗树狭窄的空间,可以想象到山上的原始植被的茂密。令人大开眼界的千年古栗树,全身粗糙褐色的外衣,有的居于峡谷,有的斜于山崖。有的矗于山坡。甚至有的树身已经干裂,仍然秉初心,结出累累的果实,奉献百姓。更令人惊喜的是,有一株竟“绝处逢生”,根部从山的石缝里长出,树身粗大,竟然把石块撑得东倒西歪,虬枝展开,有拥抱蓝天之势。

    走近“飞龙在天”, 盘根错节,树干分枝形如飞龙,逼真、形象,令人叫绝。再看那株“千年古栗树王”, 实属罕见,众人惊讶、唏嘘。粗大的树身已经腹空,裸露的腹部,至少能容纳三人,褐色干裂的树皮,身子经过风吹雨打,看上去,分裂成连体的两株。虽然经历了千年岁月的沧桑,每到春天,仍然开枝散叶,开花结果。偶有石缝间遗落的棕色的带刺的果实,圆球形的外壳,像缩成一团的刺猬,裂开的大嘴,露出棕色光亮的板栗。不禁让人想到,在那艰苦的岁月,板栗树,那丰厚的果实,像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一方水土的老百姓,在那血与火的战争中,板栗做口粮,支援前线……。置身广袤无垠的唐朝板栗园,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独路村地处莱芜区、章丘区、泰安市三地交界处。春秋时期,独路村归属鲁国,章丘当属于齐地。据独路村村碑记载:清朝初期,曹姓迁此。现有曹、赵、张、等16姓人家在此居住。唐朝板栗园的由来,据说与黄巢盐贩有关。唐朝,临淄一带的海盐富有,黄巢贩盐,长年往返于天门关。这里山高林密,人烟稀少,是举事养兵的最佳之地。为了养兵铸甲,种植开辟了板栗园。

    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听当地老人讲,是天空飞来一只神鸟,衔来种子,板栗树千年繁衍而成。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各自有了自己的控制范围,所控制的边缘地带,也会有诸侯国之间的冲突和交流,相互之间的交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争霸和兼并过程中,春秋战国时期修筑的齐长城,更好的起了相互防御作用。


    齐长城西起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广里村,东至青岛市黄岛区于家河庄入海。独路村也有一段齐长城,并有齐鲁要隘天门关。这是齐鲁唯一的交通要道。齐长城涵盖了墙体、壕沟、烽火台、关、堡等遗产,天门关旁有个营寨子(现在已消失)。当时是非常繁华又热闹的地方,约有2亩地,是鲁军屯兵的地方,常年有驻军,现在石砌的围墙,已经消失。当年在独路村的营寨子以南(现在的西上崮村),还有南寨子,主要任务是储备粮草、兵器。即使在和平年代,独路村的营寨子仍然有驻兵。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政治清明,济世安民。一天,几个士兵走出营寨子巡逻,忽然见天上从东南方向,飞来一只火红的大鸟,飞得很低,清清楚楚的看到,这鸟喙如鸡,颌如燕,鸟尾分叉炫丽,全身火红,威风漂亮。从他们身边飞过,嘴里掉下一圆圆的带刺的褐色小球,落在他们脚下,他们左瞧瞧,右看看,不知其名,也不敢用手去碰,只见那只大鸟在独路村的上空盘旋了一会,最后消失在东南方向。以后这山上长了一种不知名的树,每年56月份,长出密密匝匝的像毛毛虫一样的花序,没有花托,没有花萼,没有花瓣,满山飘香。有青的有黄的,910月份,带刺的果实成熟。有的掉在地上裂开,果实甘甜,能食。清朝初期,有曹姓迁徙到这里,才知其名叫板栗树,那只美丽的大鸟,口口相传叫凤凰鸟。天佑百姓,独路村人杰地灵,怪不得神鸟也来眷顾。

    来到齐长城的名关要隘,齐长城遗址天门关,因年代久远,只看到怪石嶙峋和山上残存的墙体遗迹,顺山势极目远望,蜿蜒险峻,仿佛看到一条气势恢宏的东方巨龙,盘旋在齐鲁大地。这人间奇迹,是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春秋战国时期,金戈铁马,鼓角铮鸣的战斗故事,感染着我们采风团队的每个人。微风拂过,松香扑鼻。

    走进这大山深处的独路古村落,有赏不完的美景,听不完的故事,呼吸着“天然氧吧”清新的空气,一个个诱人的美景,使人流连忘返。那林海,那草原、那六月雪。那奇石峡、那仙人桌。独路村就像是个“桃花源”,美轮美奂。那丰富的物产(石英矿、莱芜黑花岗石)。那淳朴的民风,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里是红色的家园,精神的高地。独路村历史悠久,生态资源丰富,独路村的神奇与美妙,在今天,大门大开,向世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到此一游,真是别有洞天。

    近几年来,独路村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先后获得“国家森林村庄”“省级旅游特色村”“省级文明村”“山东省森林村居”“市级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愿这齐鲁大地上的古老山村,明天更美好。

独路村:全村现有人口950人,310户,党员25人,4个自然村,从南到北依次是独路村、后独路村、新庄、后关村,8个村民小组,耕地560亩,山场12000亩。独路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被业内专家称为“齐鲁高山大草甸”的“林海草原”和“山东第一古栗林”的“唐朝板栗园”。





不屈之城


水长波文学社


秋水长波文学社以诗词联为基石,打造新时代文学精品。
投稿:邮箱1328406129qq.com
要求: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投稿人文责自负,格律自检。投稿请自带相片,简历。
特约顾问:武立胜,王新波,强卫,风云
法律顾问:上官腾
顾问:谢国泉,陈克昶,阿信,郭鸿森,曙光在天际边,单嵘,李玉水,江楠,阿男,依若清涵,黄胜保,海纳百川,元亨利贞,唐优,梁晋华,白也,陈义军,邱俊标。
理事:冉茂生,卫东,凡夫俗子,杨成,刘晓知,太。
社长:天天开心
总编:如烟
主审:紫薇
主编:独钓寒江,挥翰,悟定,陈少练,沉思。云海
副主编:沐风,陈太富,史辰生,洪国清,张大鹏,红草凝霜
秋水长波文学社:梅山,我叫小东,笑看人生
秋水诗钟:残墨,余豐,地不平
如烟小馆:江元,张四清,王先宇
雨社:天山居士,马尘飞
烟霞浦:李恭震,求之随想
如烟驿站:咖啡与茶,李林波,婷娜
纯诗词;张中山,倩梦
推广:冰鼎,齐天大圣
mp4转换:美的俘虏
摄影:欧阳小毛,
美工:明华
超过160万人正在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