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总理打电话借书,管理员说:不外借,要看就来图书室看

 历史客栈 2023-02-12 发布于山东

周总理一向严于律己,克己奉公,从来没有什么特权思想,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

下面就通过两个小故事,来感受一下周总理的伟大之处。

有一年夏天,周总理在北戴河办公,因为需要几本资料书,就想让秘书去北戴河的图书室借。

不过,当时秘书正好有事出去了,周总理就亲自给图书室打电话,说自己想要哪几本书,请派人送过来。

没想到,图书室的管理员听完后,可能是没听出周总理的声音,就直接说:“图书室有规定,您要看的这几本书都不能外借,只能来图书室看。”

周总理也没有说明自己是谁,就放下了电话,准备亲自去图书室。

当时,外面已经下起了大雨,周总理就打着一把伞,冒着大雨去了图书室。

管理员一看到周总理来了,连忙过去迎接,说:“总理,您怎么来了?”

周总理收好伞,笑着说:“我刚才给你打过电话了,你说那几本书不能外借,我就只好来了。”

管理员一听,顿时就慌了,他没想到刚才打电话的人竟然是周总理,连忙向总理道歉。

但是,周总理一点也没有生气,还安慰他说:“你按规定办事,有什么错?图书室有图书室的规定,不能因为我就破坏了规定,你做得很对。”

管理员仍然很紧张,说:“总理,外面下这么大的雨,您还来亲自跑一趟,万一淋雨感冒了怎么办?我应该给您送过去才对!”

周总理笑着说:“你怕我淋雨感冒,我还怕你淋雨感冒呢,不用说了,赶紧把那几本书找出来吧。”

管理员找出那几本书后,准备装进防雨袋子里,帮周总理送过去,但周总理拒绝了,直接就在图书室里看。

周总理看了很久才看完,然后把几本书都整理好,交给了管理员,又打着伞回去了。

这就是周总理严于律己的故事,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总理,就享受特权,而是主动遵守图书室的规定,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1973年10月,加拿大总理皮埃尔·特鲁多来华访问,周总理亲自接待,还陪着他去了很多地方参观。

在洛阳龙门石窟参观时,特鲁多看到一套《龙门十二品》的拓本,非常喜欢,就自己掏钱买了一套。

周总理看到后,也很喜欢,也想买一套,但是一看价格,又恋恋不舍地放下了。

这套《龙门十二品》卖多少钱呢?500元人民币,确实不低,当时周总理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到500元,当然舍不得买了。

当时,洛阳市的领导就在旁边,看到周总理很喜欢这套《龙门十二品》,就说:“总理如果喜欢,我们就送给总理一套。”

没想到,周总理一听这话,脸一下子沉了下去,对那个领导说:“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这是国家的财产,怎么能随便送人?”

过了一会儿,周总理又遇到了卖《龙门十二品》的摊点,可能是确实喜欢,就又拿起来翻看,并小声问身边的秘书:“我们带了多少钱?”

秘书算了一下,说:“不到300元。”

周总理点了点头,很遗憾地又放下了。

这时,洛阳的领导又说:“总理,您可以先带走,等回北京后再把钱寄过来就行了。”

但是,周总理还是摇了摇头,说:“那样就说不清了,钱不够就不买了。”

就这样,周总理遗憾地错过了这套非常喜欢的《龙门十二品》拓本。

周总理一生都不贪恋物质,从来没有过个人享受,唯独这次看到《龙门十二品》的拓本,非常喜欢,却因为没带够钱,遗憾地错过了。

这就是周总理的伟大之处,即使是一国的总理,也不能有特权思想,就是再喜欢这件东西,钱不够也不能买。

(参考资料:《周恩来风范词典》《多棱镜下的周恩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