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解脑科学 师生共成长——《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读书心得

 蕾言小语 2023-02-12 发布于河北

有幸跟随郝晓东老师及其团队进行了《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的共读活动,郝老师的导读让我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了解了这本书的大概内容。21天的阅读及反思让我越来越清楚学生思考的方式,明白我们该怎样和学生共成长。

爱学习,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丹尼尔在书中提到:“人生来具有好奇心。”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开始用自己的双眼四处张望,这本身就是学习。他对周围的一切都好奇,在张望的过程中发现、惊奇、认识,再发现、再惊奇、再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脑海中会有很多很多的问号,包括每个学期开学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满怀期待的走进教室,他们希望能够遇到新的教师、新的同学、有趣的课程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但是好奇心却很脆弱,而且他们不擅长思考,“努力解决难度恰当的问题是有好处的,但是解决太简单或者太困难的问题不会让人开心。”所以总会围在大人的身边问个不停。你是否因这没完没了的“为什么”搞得头疼,甚至气急败坏?如果你能够关注学生的这份向学之心,了解了学生思考的规律,依据他们的基础和兴趣来设计课程,也许就会放平心态,甚至为之惊喜。

多练习,是每个成功的秘诀

作者在第五章提到:“没有充分的练习,你不可能精通任何脑力活。”大脑解决问题的小窍门之一就是练习,因为它减少了大脑活动需要的空间。通过练习可以加强基础技能,为学习先进的技能做准备;防止遗忘;改善迁移。比如在低年级学生以识字写字学习为主,通过反复练习,能熟练记忆字词并书写,可以为以后的写作表达打下基础,提高写作速度。通过反复训练20以内加减法,背诵乘法口诀,可以提高计算速度和能力。这种增加客观性知识的方法可以摆脱工作记忆的有限空间,当思考过程变得不假思索,这个过程就需要很少甚至不需要工作记忆空间。

练习的目的不仅是提高速度,它还可以节省工作记忆空间来思考含义。比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5-6年级学段要求中提到:“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我们讲一个学生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多读,可是多读只是增加经验,而练习却不同于此。练习是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不仅要提高阅读的速度,还应该努力发现文章的深层结构,了解其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抓住要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与思,是每个老师的必修课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文教师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断丰富语言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提升自己文化修养,准确把握语文教学规律,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能主动将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中,适应时代要求。

学,就是增加我们的背景知识。思,就是有目的地提高。链接学与思的是练习,是实践。教师的练习,一是从内行人那里得到反馈,所以找到合作伙伴很重要,互相观察并讨论。二是花时间在非目标任务上,以提高完成目标任务的能力,例如,优秀的教师不仅仅上课,他们还花时间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生心理,来把握语文教育教学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要急于求成,相信“慢就是快”的道理。每天读一点书,每天写一点教学日志,珍惜每一小步的前进,像专家一样去思考,在日积月累中锤炼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成为新时代教师。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