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神之路——粟裕篇 3 一战封神

 新用户88267667 2023-02-12 发布于云南

一场敌我双方都庆祝自己胜利的战争

1927年南昌起义后,被国民党围追堵截,起义主力部队损失殆尽,革命火种即将熄灭,关键时刻是朱德总司令扛起了南昌起义的旗子,在他一路的激励鼓励下,为中国留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这几百人的队伍里,就有当时任连长的林彪和任班长的粟裕。

在武平战斗后,突然有一颗子弹射中了粟裕的头部他应声倒地,排长看到粟裕没了呼吸,以为他牺牲了,就拿走他的枪,随部队走了,不知过了多久,他醒了过来,可身体不听使唤,凭着超人般的意志,和一定要赶上队伍的信念奋力爬动着,好不容易站起来,又从山坡上滚了下去,此时他浑身无力,意识模糊,身体只是被信念驱使,要赶上队伍,要赶上队伍他不停的告诉自己,刚好有几个同志沿着山边经过,救下了粟裕。这一次是他第一次头部中枪,

1930年在一次战斗中,头部再次被炸弹的碎片击中,因为当时医疗条件简陋,无法取出,就一直留在颅骨内部,之后粟裕有了头疼的毛病,直到去世火化,才发现这3颗弹片,现在一片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中保存,另外两颗由粟裕后代保存。

1946年7月粟裕一个人坐在地图前,一只手不断的按揉着头部,头疼的毛病又犯了,敌人四路人马向我军开来,怎么应战,粟裕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文章图片1

这真是

二十年沙场纵横

三万里大江南北

一壶浊酒醉如梦

伤痕满身无卸甲

背景:1945年日本投降后。

蒋介石:不惜一切代价要夺回国内城市控制权

毛泽东:存人失地,人地皆有,存地失人人地 皆失。

两个领袖,两种策略1949年出现了两种结果

著名的苏中七战七就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敌军参战兵力12万,华中野战军3万,共歼敌5万。歼敌人数超过自己的兵力。

日军投降后,国民党军开始加紧了向我解放区进攻的节奏。

国民党军制定了完美的作战计划,四路大军先分别进攻如皋,黄桥,姜堰,先得手的在配合友军进攻,最后拿下这三座城市后,再一起进攻海安。这是个完美的作战计划。

作战室内粟裕陷入沉思,他想,这四路大军,他们从各个不同的地方进攻,出发时,间隔大,越靠近海安越紧密,这敌众我寡的情况下

敌人如果队形紧密,我军擅长的分割包围,等战术就没用武之地了,这就会面临三面受敌的被动局面

像以前那种打法,已经无法奏效了,必须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战术模式是死的模型,模型是死模型,不能固化,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消灭敌人

在敌我兵力悬殊这么大的情况下,要考虑时间因素,要速战速决,让队伍跑动起来连续作战,以兵力运动速度和时间上的突然性来弥补兵力悬殊的问题,要像下围棋一样,每一战都要为下一战创造条件和机会,这样才能环环相扣步步紧逼

第一战,打泰兴蒋介石王牌军,首战必胜,引起毛主席关注。

粟裕要主动权,要先发制人,要敌人意料不到

粟裕于是决定,提前向出发地的敌人进攻,不等他们来,提前下手,敌人7月15日要向我发起四路围攻,那我就7月13日打过去,我们就赶在他前面,直接进攻他的出发地。(不安常规出牌)

粟裕把这个作战思路,给大家一讲,大家目瞪口呆,这招式,没用过啊,太霸道了吧,好比是听说有人4天后,来我家打我,平常应该在家准备叫齐人,埋伏好,就等他们过来反击,这倒好现在直接去人家家门口干他。部下们听了后,激动无比,这太霸道了,跟着粟总打仗就是痛快啊,痛快。粟裕接着讲“这次我们兵力悬殊太大,绝对不能久战,而是要速战速决,以速度,突然性和我们大范围的跑动,来弥补兵力的不足,和迷惑敌人,以达到歼敌的目的。

那么我们接下来分析一下这几路敌人

第一路泰州的,离我海安最近的,也是威胁最大的,但是泰州城市不小,很难一下子攻克,另外这一带是水网地区,不利于部队的行动,一旦战事不利,我海安容易被攻击,所以这一路排除。

第二路第三路南通的白蒲的靖江的,离我太远,我们如果远出必被其他三路围歼,这两路路也不行。

第四路,所以打泰兴这一路最有利,泰兴的敌人刚到泰兴,人地不熟,他们是王耀武的83军前锋部队,有2个团,是老蒋的王牌军他的命根子,全美械装备,这个部队战斗力强,但是致命的弱点就是骄傲,他们做梦都想不到我们会去打他。

把他们这一路打掉了,泰州和南通的间隔空间就大了,这样空间变大容易发挥运动战的优势。

打83军就是让他想不到,大家听了粟裕的分析很兴奋,和老蒋的王牌较量,大家都摩拳擦掌的

粟裕为了速战速决,留了一小部分兵力监视其他路的消息,然后以6比1的绝对优势,务求一击必中。这就是总体兵力处于劣势,局部战役要有兵力的优势,这就是运动战快速转移兵力的好处,局部要有压倒性的优势 ,因为出其不意,敌人完全想不到粟裕会不按常理出牌,效果出奇的好,王牌军的的两个先锋团,就这样被吃掉了。这一仗歼敌3000,缴获大量火炮,美式装备。

这第一仗打完后,毛主席特别打电文询问,是否是整编83师?打了多少,还剩多少,毛主席特别关心。

南通之敌本来已经出发了,听说粟裕的队伍歼灭了83军的2个先锋团,李默庵知道粟裕的厉害,急忙命令部队退守南通,2天后才敢再次北进,这样就给粟裕2天的时间用于转移部队,给下一战创造了宝贵的时间

文章图片2

第二战,出其不意,如皋大胜

敌人得到消息后,料定粟裕和他王牌军激战必然损失惨重,便急令其他三路向粟裕夹击而来

粟裕考虑

这时候如果打敌69师,部队不会累,时间也宽裕,但是增援而来的敌人都不好打,他们警惕性高,不好合围,,如果双方打的火热,就其后面的敌49师乘机攻击我军侧后,这样,看似好打,实际难打。

如果先打49师,49师和敌人的指挥部必然想不到,这样舍近求远,和兵法也不符,正是这样才能再次出其不意,但是要强行军一百多里,连续作战(还是不按常规出牌,让敌人永远想不到)

粟裕马上给手下将领们,讲明白利害,让大家赶快下去做动员,为了胜利,不要怕累怕苦,战场上再苦再累和牺牲比,都算不了什么,我们今天的连续作战,百里急行军,都是为了少牺牲。战士们其实已经习惯了,而且听到长途奔袭,出其不意,跑到即可歼敌的命令个个兴奋。

现在各个队伍里边都配的有缴获的最新的美式武器,但是还不够人人配发,听到又有美式武器可缴获,战士们老激动了。

15日晚粟裕开始布置,首先在泰兴城继续围歼残敌,给敌人假象和错觉。主力部队立刻长途东进,

在这一百里的长途奔袭中,沿途百姓热情支援,这都是老根据地,有群众基础,群众在地方同志们的领导下严守行军秘密

16日上午,我主力和敌接近,粟裕布置各部的攻击位置,和攻击目标,布好口袋,18日战斗打响,出其不意,敌人毫无防备,49师除师长带几个人逃跑外,其余全部被歼。

因部队百里长途奔袭,又是连续打了10天,部队太累了,而且这个时候得到了海安被敌人攻击的消息,在残敌没有歼灭干净的同时,23日,粟裕果断下令撤军。

这次如南战斗共歼敌一万多人,毛主席亲自发电祝贺,战士们又打了胜仗,有伤亡小,有缴获了很多美式武器和物资,毛主席又亲自打电报祝贺,那个个激动坏了,粟裕下令各部队都好好休息,等待机会再战。

在中国战史上,用长途奔袭的战力很多,如霍去病,李靖,白起,项羽,林彪 ,等等特别是战神级别的较多。这种战法就如足球场上梅西马拉多纳长途奔袭带球突破一样经常动人。在这种打法下粟裕的部下们也练出来一双铁脚板,一种在运动中遭遇敌人,迅速展开迅速包围迅速歼灭的本领,和歼灭后迅速离开奔赴下一个目标的过硬素质。

文章图片3

第三战,运动防御战,海安,3千对5万

敌人被粟裕这种神出鬼没的用兵方法,折磨透了,你永远想不到粟裕的主力会出现在哪里,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令敌人将领想不通的是,粟裕的主力前天还在西边打生打死,怎么今天就突然出现在了东面,一百多里路啊,他们又没有汽车,怎么跑的,还有他们那么多人是怎么集结的,行军中怎么没有消息

粟裕的战法在一些爱思考的国军将领中,怎么也想不通,不符合兵法啊,国军的士兵都开玩笑的说粟裕他们会飞,是“天兵”

在这种莫名的恐惧中,另外两路大军,不知道粟裕会不会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

于是两路敌军成密集队形,开始主动攻击海安。海安是重要的交通枢纽,钱粮重地,是我军手中为数不多的中型城市,面对敌人重兵围攻一个城市,是硬拼到底还是保存有生力量,硬拼这是敌人的目的和想法,只要缠住你,他就有用不完的兵力 ,你和他硬拼就中了他的奸计了

于是粟裕决定用小部队实行运动防御,保证主力休正,之后撤出海安,在运动中寻找机会。

但是放弃海安这样的城市,粟裕说了不算,粟裕就骑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一天一夜赶到华中分局向领导汇报,华中分局又向中央汇报,中央也同意了,粟裕这才松口气,。

还是毛主席讲的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地方没了可以再抢回来。毛泽东:存人失地,人地皆有,存地失人人地 皆失。

另外粟裕通过对解放战士的思想工作,揭露国民党军的罪恶行径,为人民而战,为父母而战迅速的把解放战士转化成为,合格的我军军人,这次担任海安运动防御的就是以较多解放战士组成的第七纵队,他们以3000人的兵力,抗击了5万多敌人的进攻,死伤200杀敌3000创造了15比1的新纪录。8月3日第七纵队撤出海安。

海安这一仗揭示一个问题士兵还是那些士兵,在国民党的队伍里,和在我军队伍里,是截然两种表现,是天与地的差别,问题出在哪里了

士兵在国军的队伍里有严格的等级阶级观念,在我们队伍里没有,官兵平等,不打骂士兵,同吃同住,战役广泛争取大家意见有民主,领导带头冲锋,班长连长爱护士兵,最重要的是,士兵在我军这里有上升通道,军官是打出来的,只要你会打敢打能打,你就可以当班长连长,甚至营长团长,更高,在国军的体系里军官是学校出来的讲出身讲派系,讲关系,还有通过为谁打仗这个问题,让他们明白,打仗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人民,为老百姓而战。这些教育很快收到效果,思想改造后的战士个个勇猛。

毛主席的定调 ,非常关键,他老人家真是伟大的战略家,一眼就看出了解放战争中一个地盘与人的问题,蒋介石输的不冤枉

第四战,奇袭李堡

粟裕撤出海安后,敌人开始疯狂的吹嘘把粟裕打败了,打垮了,打完了。

敌人在这种情况下,吹嘘完成了战略任务,粟裕估计敌人这种骄傲情绪,一定会犯错误,一定会向北向东继续发展,这样就把主力放在海安东北方,这样不管敌人去那个方向,我都有可乘之机,

果然被粟裕算准了,敌人65师105旅由海安东进

粟裕冷笑一声,机会来了

105旅一路进展迅速连续占领几个地方,7日已经占领李堡,这时侦查员来报,敌人的新七旅要接防105旅的防务,粟裕意识到这真是天赐良机,立刻命令部队准备要在运动中吃掉这两股敌人,都知道最好消灭敌人的时候有三个,1是敌人用餐时间,2是敌人睡觉时间,3是敌人换防时间,其中换防时间最乱,最没战斗力,最容易歼灭。

布置好之后,8月20日战斗打响,趁敌人交防的时候,我军突然袭击,敌人本来交防就很乱,没工事没建制,没长官,突然被袭击,只能仓促应战,这一次歼敌9千多人。

这次胜利充分体现了,粟裕对战局的把握,”和对战局走向的准确预判,和对战机的把握

第五战,丁林之战铁扇公主肚子里打滚

就在奇袭李堡胜利后,陈毅在淮南战事吃紧,向中央提议让粟裕去淮南帮陈毅打开局面,毛主席让粟裕自己做决定,粟裕分析淮南正值雨季不利于部队机动,而苏中还有再继续作战消灭敌人的机会,毛主席支持粟裕的想法,希望他们再打几个胜仗。国民党这次在苏中已经被歼灭3万多人,剩余的兵力不多了,肯定会把这些兵力分布在公路线两旁的城市中,这样分散的布置就容易各个击破。

8月20,部队开始秘密行军,方向是老根据地黄桥,突然插入敌人侧后,在敌人的腹内战斗,从丁堰林梓打开缺口,8月21日战斗打响战斗进展很顺利,22日就结束了战斗,此次歼敌俘获共3千人左右,从此西进的门户打开

文章图片4

第六次邵伯之战

敌人西边的门户打开了,敌25师23日攻击邵伯镇,,粟裕就排了两个团防御,第十纵队的两个团,而主力部队想来一个“围魏救赵”,想攻其必救,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又是一个大胆的想法

邵伯战斗非常艰苦,敌军25师猛攻4天,始终拿不下来,我军战士不吃不喝,站在泥水里作战,他们为主力赢得了时间,赢得了空间,此时敌人听到99旅187旅被歼,再看现在已经伤亡2千,敌指挥官于是决定放弃进攻。退回扬州。

攻黄救邵中防御邵伯2个团,挡住了一个师的进攻,为粟裕的主力主动,创造了时间和空间的自由,才有了主力后面的胜利,

邵伯战斗胜利结束。

第七战如黄路战斗

粟裕主力在行进过程中,截获情报,敌99旅沿如黄公路,来增援如皋,粟裕密切注意敌人动向,做好遭遇战的准备,粟裕第6师在黄桥和敌人第99旅遭遇,随后包围99旅展开激战,这时敌人发现粟裕的主力并不在这里,于是赶快又调了一个旅一个团向增援99旅,之后双方打了一夜,难解难分,粟裕觉得这样打下去不行,邵伯战斗十分激烈,如果邵伯失守,战局将会突变。

粟裕是用兵天才,用兵和战役指挥是两码事,清朝胡雪岩讲过,什么是生意高手,就是一个盖子盖8口锅,盖来盖去不穿帮,用兵也是如此,粟裕长期在险境中生存打仗,不用险招,根本没用机会,想盖8口锅,精髓就是让锅盖跑来跑去,兵力快速调动,快速准确的出现在每一个关键位置,这就是绝招。变魔术的时间到了。

当时粟裕马上调动兵力,以局部绝对实力,先歼灭99旅2个团,8月26又运动10个团的兵力,以5比1的绝对优势迅速有歼灭2个团 ,之后又像变戏法一样,15个团围歼谢家甸敌3个团,这种像变戏法一样的兵力调动,突然让战场上兵力好像大增,这几股敌军就这样在粟裕变魔术般的用兵下,被歼灭了。

文章图片5

如黄路战斗共歼敌1.7万这一战,打的干净利落,苏中战役打了50天,50天内粟裕用他那天才般的创造力,贡献一场场经典的极限运动战范例,兵用到极限,打完就收队甚至在战斗尾声就开始收队,开始奔赴下一个战场,决绝战斗后,再次奔赴下一个战场,大量部队的调动井然有序,整个战场都在粟裕的把控中,他的指挥在这一战中升华到了艺术。没有精细的盘算,没有高超的预判,没有知敌知我,基本是做不到的。

苏中之战共打50天,是双方大决战前一次预演,是决战前的试探,战后毛主席和朱总司令都对粟裕赞赏有加。

最后国军得了一些地盘,粟裕大军3万人消灭敌军5万,49年要地盘的蒋介石跑到了台湾

这真是

出其不意大惊喜

长途奔袭好神奇

艺高胆大胆真大

指挥千军来歼敌

谢谢观看 谢谢关注,下期有缘再见

(感谢网友老代提供的第一首后两句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