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友主页丨桂人庆:故乡的雨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3-02-12 发布于山东


故乡的雨极为秀美,万千雨线自上而下绵延向人间,近看如珠帘,远看如雾,柔柔地将这一方土地笼罩,仿若世外桃源,心灵净土。

雨的前奏是漫长的,天空遣散洁白的云朵后,突然地低沉起来,低垂的天幕晕染着天青色的笔墨,它在等一场雨。

有时这酝酿伴随着狂风,不知跨越过多少座山冈的风袭来,山的翠色宛如涌动的绿色波浪,一浪推着一浪,直把些脆弱的浪花拍打落地。

而在树上的桃红杏黄洁白,早已等待许久,风一来就纷纷扬扬地跟随风作一场他乡之旅,在何处都可安家,在何处都可还乡。

在这风中,村落人家的炊烟纠缠起来,不断聚集融合,一家连着一家,最终消散在茫茫天地间,只留下草木灰烬淡淡的遗香。

而有时它又和风轻抚,拂过绿草红花,轻轻地来。突然间,天际破开几道惊雷,夹杂着几滴细雨,雨终于来了,风最终等来了雨,这一瞬风雨同道,配合得天衣无缝。

年幼时的我总爱在檐下看雨,后来观看影片《无问西东》里静坐听雨那一场戏时,颇觉熟悉,恍然悟道:

原来早在不懂听雨的年纪里,我就学习着摸索着向诗意探出了我的第一步。

这爱好其来有自,便是那句耳熟能详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了,如黛玉般,我实在喜欢这句诗,其后含蓄凄冷的氛围与诗意的美也让我折服,于是我也爱上了听雨赏雨。

最初只是单纯地观赏,望着雨丝将故乡清洗得透彻,就觉得十分美好。

门前大树上的每片叶子上都垂落着娇小的水珠,美人蕉鲜红花瓣上含羞地盛着甘露,细雨伴着凉意扑面而来,在雨声里令人闲适而恬淡。

大人在屋内家长里短,而我在屋外与雨共处,让我生出一种错觉:我是和这雨一道的。

它把我和大人的世界相隔开来,我在自己的板凳上任由思绪随意遨游,自由畅快。它也可以让我获得安全感。

幼时的我常忘记带伞,只能羡慕地看着同伴们牵着父母的手消失在雨幕中,雨滴溅起水花,像水消失在水中,晕开圈圈波纹。

一般等到天微微泛青,父亲就会来接我了,他穿着雨衣,把我背在背上,一起走上回家的道路。

隔着雨衣我可以感受到雨的力度和温度,雨滴砸在脊背上带来丝丝冰冷,而父亲的脊背温暖而安心,丝毫不用担心这寒意与潮湿的入侵。

偶尔会有雨滴滴落到我的脚踝,我却感受到它是暖的,在父亲的脊背上,我获得了极大的安心与妥帖。

后来渐渐长大了,年岁增长的烦恼也随之增多,在这雨声里,我洗涤心灵的尘埃,它变成了我的世外桃源。

初入社会时,迷惘时常伴随着我,工作和生活上都蒙着一层看不透的黑布,可能是对前途的未知与自身的不足,我的内心充满着忐忑与自卑,虽然有言“少年不识愁滋味”,但在当时看来,却不可信。

梦境总会浮现门前的美人蕉被雨打风吹,却依然将根坚强地扎进泥土里,花始终绽放如初。

于是在梦境深处,我常常躲藏进那雨声里,渴望着庇护和洗涤能够让我暂时休息,雨声淅沥,在其中我寻找到了属于我的世外桃源,而雨中的景色让我奋起。

一直苦苦思索的生存意义在那雨里,也有了另一种诠释,不同于加缪对于荒诞的直面抗争,雨给予我的是另一种解题方式:以柔克刚。

即使人生一再重复,并且不知道灾祸何时会降临在头上,但是生活中的闪光点和那些不经意间的巨大惊喜在其中熠熠生辉,存在的目的就是存在,因为存在就已经足够有意义了。

在雨的哲学里,我收获了许多。

故乡的雨总是慷慨的,这不只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一种对我的恩赐,雨给予我的比我想象得还要丰富。

是读书时字里行间嗅到的湿意,让我好似回到檐下听雨的时光,而我也总把湿意和诗意弄混,在我这里,它们总归是一样东西。

是行走时感受到的我与雨一起移动,从这座山头到另一座山头,万物浸润又革新。

是写作时漫无边际的想象,在那块昏黄的板凳上我开始的第一次探索与遨游,以后的每一次想象都带着它的影子……

我感谢故乡的雨,只因它的灵气与馈赠,我也如同热爱故乡般爱着故乡的雨。

此刻窗外又下起了雨,我不知道它们是否是同一场雨,但我想,那雨中的湿意与纯澈应是相仿的,否则我怎么会拥有突如其来的爱与想象?

(已载2月7日《德州晚报》)



■作者:桂人庆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