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光无限好

 印象黄陂 2023-02-12 发布于湖北

  

文 | 小石头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天,不仅是一个鸟语花香、万紫千红的季节,更是一个充满理想和奋斗的时节。

看,冬小麦返青吐绿,浇灌开始了!水井旁的机器轰鸣不断,水头喷灌而出,顺着垄沟慢慢蔓延,土地贪婪地吮吸着清水,水泡咕嘟嘟,这是焦渴的土壤一饮而尽的幸福时刻。根苗青青,麦垄行行,麦苗伸展懒腰,悄然把水流盘绕,待明日太阳初升,整个麦田又是另一崭新模样。

浇水的叔伯忙碌着、攀谈着,逡巡在麦田,哪里地势稍高,赶紧用锄搂一下,把水导引到此,好让这片麦苗也充分灌溉。忙碌、辛劳,目光却充满希望。幼苗长势如何,关系到夏收的丰盈与否。耕耘一份苦,收获一份甜。田地劳作,偷不得懒,浇地是否细致深入,活计是否到位,庄稼自会评说,待麦收后粮食上称,深浅高低,一目了然。


勤勉勿自夸。太阳初升时,挥汗如雨;夕阳落山时,疲惫不堪。一锄锄挥动,一次次浇灌,一份份期待,用心呵护,用爱关照。庄稼是有灵性的,人怎么对它,它也会怎么回报人。儿时,母亲常挂嘴边的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只要她走进地里,满目都是活计,哪怕遇到一根草,也要俯身拔掉,唯恐草和苗争抢养分。遇到土坷垃,她会用榔头打碎,均匀铺在苗的周遭,压实固根。每次下田,她从这头忙到那头,俯身抬头,脖子酸痛,依旧干得不亦乐乎。

我跟在身后,无所事事,偶尔会把一株肥硕的苗给拔掉,娘忍不住责骂声声,唠叨不断,惹得我心头火气,抛下篮筐仓皇逃窜,留下她一声叹息。娘说我不是种田的料,劳作好手,需眼到手到心到,而我却一无是处,唯在书本的啃读中找寻生活的乐趣。

春寒料峭,而浇地的叔伯却额头热气升腾,时不常会抹一把汗。麦田硕大,目及之处,让人有些眩晕。他们用脚一步步丈量希望的田野,田地寄托一家人用度的丰减,换新衣、添农具、修房换瓦,甚或给即将成人的孩子张罗媳妇。

爹娘叔伯说不出奋斗的含义,脑海中只盼生活越过越红火,家里人丁兴旺,人畜平安,囊中不羞涩。朴素的价值观让人称道,劳作平凡,日子平淡,一锄一铲,把每件农活做到位,丰收在望,颗粒归仓,再苦再累也值。

日子倏忽而逝,岁月向前奔跑。随着外出务工人员陡增,村落日渐人稀,偶尔碰面,唯有妇孺或年长身残之人。然新春伊始,街边停满车辆,务工人纷纷回到村里,新年祝福声此起彼伏,家家户户灶台飘香,鞭炮声不绝于耳。

村落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寄托着儿时的记忆,无需维修更新,就这样维持着吧。城里新房早已入住,而这里倒成了追忆昔年往事的场所,乡愁氤氲,浸润每个人心头。


村庄凋敝,却掩映不住麦苗青壮。大片农田早已承包给了种田能手。麦地连成片,均采用了新式喷灌技术,人在地头,按钮启动,机器自动高压出水,在空中形成壮观的雨幕,细致均匀喷洒在叶片,人工“春雨”,依旧贵如油。麦苗喝得酣畅淋漓,积蓄力量茁壮成长。

参与者寥寥无几,机器替代了人工,在田里逡巡,无人机喷洒除草剂,喷灌机不停地移步喷洒。曾需无数人的接力劳作,现在一人绰绰有余,慨叹科技富农的魔力。地头之人闲聊攀谈,似乎在交流曾经挥汗如雨的场景。面对未来新的展望,老人们更期盼儿孙走出村,走得更远。

春已立,启程在即,怀揣梦想的人们陆续奔赴天南海北,当我路过绿油油的麦田,忍不住驻足片刻,轻轻吮吸麦苗的丝丝清甜。一颗心能量满满,让自己与春融为一体,化身和煦的“春阳”,润物的“春雨”,轻柔的“春风”,奋力演绎新时代的美好春色。

春光无限好,奋斗正当时。

本文作者小石头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 小石头,文学爱好者,闲暇之余喜欢码放文字,享受写作的快乐。

· END ·
有风景  有味道  有故事
印象黄陂  品味黄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