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走向世俗的隐士风流——色隐
2023-02-13 | 阅:  转:  |  分享 
  
走向世俗的隐士风流——色隐历史上的隐士们隐逸方式各异且各擅胜场,在渔隐、舟隐、朝隐、吏隐、酒隐之外,还有色隐。“色隐”一语,出自明末清初时卫
泳的《悦容编》之“招隐”一节:“谢安之屐也,稽康之琴也,陶潜之菊也,皆有托而成其癖者也。古未闻以色隐者,然宜隐孰有如色哉。一遇冶容
,令人名利心俱淡。视世之奔蜗角蝇头者,殆胸中无癖,怅怅靡托者也。真英雄豪杰,能把臂入林,借一个红粉佳人作知己,将白日消磨,有一种解
语言的花竹,清宵魂梦,饶几多枕席上烟霞。须知色有桃源,绝胜寻真绝欲,以视买山而隐者何如。”此“色”者,我们亦可以做广义的理解,即声
色犬马、脂粉裙钗、十字街头。中国士人的隐逸之风到了元、明时期,已基本走向了色隐一路,如卫泳所言:“一遇冶容,令人名利心俱淡,”温柔
让疲惫的心不再躁动,知音也使失意的情得到慰藉。在这方面的理论旗手我们大约可以举出李渔为例。李渔写过《闲情偶寄》,其实他的闲情可谓多
矣,“风流道学”就是他提出的文化主张,融道学与风流为一,实现了学术上的弯道超车。他的风流韵事难以一一尽数姑且放下。这里仅举两例,以
证色隐之说不虚:第一个例子是关汉卿。元代的知识分子的地位只比乞丐高,故有“九儒十丐”之说。所以关汉卿长期生活于勾栏瓦肆,整日里摧花
折柳。他用浪荡、狂放、高傲的人格精神,对那个黑暗、不平的社会进行反叛与调侃。他写了套曲《南吕·一枝花·不服老》:[一枝花]攀出墙朵
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梁州]
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
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
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
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鑞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
秋。[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
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
、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
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第二个例子是袁宏道。他曾做过不到两年的吴县县令,很快就厌倦了官场应酬,辞官获准,
大喜过望,写了一首《得罢官报》,抒发喜悦之情:拟将心事寄乌藤,料得前身是老僧;病里望归如望赦,客中闻去似闻升;尊前浊酒憨憨醉,饱后
青山慢慢登;南北宗乘参取尽,庞家别有一枝灯。在给友人的信中这样自白:世间真乐有五,不可不知,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
鲜,口极世间之潭,一快活也。堂前列鼎,堂后度曲,宾客满席,男女交舄(鞋),烛气熏天,珠翠委地,金钱不足,继以田土,二快活也。箧中藏
书万卷,书皆珍异。宅畔置一馆,馆中约真正同心友十余人,人中立一见识极高,如司马迁、罗贯中、关汉卿者为主,分曹部署,各成一书,远文唐
宋酸儒之陋,近完一代未竟之篇,三快活也。千金买一舟,舟中置鼓吹一部,妓妾数人,游闲数人,泛家浮宅,不知老之将至,四快活也。然人生受
用至此,不及十年,家资田地荡尽矣。然后一生狼狈,朝不谋夕,托钵歌妓之院,分餐孤老之盘,往来乡亲,恬不知耻,五快活也。士有此一者,生
可无愧,死可不朽矣。(《袁宏道集校笺·与龚惟长先生书》)世间学道有四种人:有玩世、有出世、有谐世、有适世……独有适世之种人,其人甚
奇,然亦甚可恨。以为禅也,戒行不足,以为儒,口不道尧舜周孔之学,身不让羞恶辞让之事,于业不擅一能,于世不堪一务,最天下不紧要人。虽
于世无所忤违,而贤人君子则斥之惟恐不远矣。弟最喜此一种人,以为自适之极,心窃慕之。(《袁宏道集校笺·与徐汉明》)以上两例都可谓惊世骇俗。他们以其独特的隐逸方式,拒绝了政治的谄媚,保持了内心的清高。
献花(0)
+1
(本文系岭南闲人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