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腺汤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经验分享

 山河无恙福满仓 2023-02-13 发布于山东

文/ 李一群 

12131645312554250 

目前小儿腺样体肥大的问题越来越多,腺样体是位于鼻咽的顶部和咽后壁的交界处,所以他又成为咽扁桃体,有生理性增大,一般2-9岁是腺样体增殖的旺盛期,6岁左右发育最大,青春期后逐渐萎缩,部分成人也有残留。本来是个正常的生理性肥大,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是现代的小朋友吃的非常好,摄入很多肥甘厚味,加重了孩子的脾胃负担,脾虚不运,生痰生湿,咽喉也是肺之门户,外来风寒湿等淫邪闭阻肺窍,时间日久,痰瘀互结,郁而化火,就会导致腺样体异常增大,导致上呼吸道梗阻出现张口呼吸、遗尿、磨牙、呼吸暂停甚至出现腺样体面容, 如眼裂增宽 、鼻梁塌陷、上唇突出等症。同时,腺样体肥大还可能引起鼻炎、咳嗽及化脓性中耳炎、听力下降等并发症。甚至会影响小孩子的发育和智力,所以家长都非常着急,西医一般多数是手术治疗,因为创伤比较大,而且术后容易复发。更多家长愿意尝试中医治疗,而且中医治疗这个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病因病机分析

腺样体这个我们中医一般对应的是颃颡,那么那条经脉经过颃颡呢?《灵枢经脉第五十二》“中足阳明之本......挟颃颡也”。在《灵枢²经脉第十》中论述了与肝经也有着一定的联系:“肝足厥阴之脉......上入颃颡”。可以看出腺样体的问题和足阳明胃和足厥阴肝经有很大关系。脾胃是儿童的后天之本,在儿童的发育中非常的重要。肝常有余,小儿很容易肝火旺盛。 《素问》有一段话:“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而息有音也。所以说小孩子打呼噜张口呼吸和胃关系很大,所以降胃气是治疗之本。 同时小孩子的体质,我们一般都认为少阳体质比较多,他有生发之机,少阳相火也是比较旺盛的。所以孩子吃多了很多肥甘厚味,胃气不降,胃中的痰、火、以及少阳的相火都会上冲造成痰火上攻导致腺样体增生肥大。外在的六淫邪气更加闭阻了肺之门户,这样内外结合造成了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局面。 所以明白了这个病因病机,我们就好确立治疗大法了:一般对外要散寒、要祛风、要除湿为主;对内要降胃肠,要降火,要疏利少阳郁热;同时要配合针对消腺样体的中药:用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清热散结的中药。 根据腺样体肥大的病因病机自拟“消腺汤”方 消腺汤由麻黄、杏仁、薏苡仁、僵蚕、蝉蜕、姜黄、生大黄、柴胡、黄芩、太子参、甘草、白芷、浙贝母、山海螺、半枝莲、赤芍组成。 我们来看消腺汤的主要组成结构就是麻杏薏甘汤、小柴胡汤、升降散配合消除腺样体肥大的专药组成。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方义。 1 、外散风寒、祛风除湿以麻杏薏甘汤为主 《金匮要略》:“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尤在泾的《金匮要略心典》认为:寒湿在上,则清阳被郁。《金匮要略》:“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尤在泾说此亦散寒除湿之法。所以麻黄杏仁薏苡甘汤可以散寒除湿,可以针对腺样体肥大的外因来治疗,是比较对症的。 2 、对内要降胃肠之气,要疏利少阳郁火,降火要先降气。 针对内因具体可以用升降散(僵蚕、蝉蜕、生大黄、姜黄)和小柴胡汤(柴胡、黄芩、法半夏) 针对腺样体的消除可以用经验的专药组合 96021645312554559

专药的组方思路

消腺样体的专药由半枝莲、僵蚕、白芷、浙贝母、山海螺、赤芍组成,腺样体痰瘀互结、气血凝滞的病因病机。具体分析一下这组专药的组方思路:

半枝莲味辛苦,性寒,辛能散,能行,苦寒能清热解毒散结,现代临床半枝莲多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因为他有很好的清热散结,抗肿瘤的作用,用在腺样体肥大的治疗中就是利用它清热散结的作用,因为很多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局部都会有热毒凝滞的表现,而半枝莲辛苦寒,能散、能清针对各种局部炎症都可以配合使用。 僵蚕咸、辛,平。归肝、肺、胃经。有很好的疏风通络,化痰散结的功效。僵蚕是也是中医肿瘤大家孙桂芝教授治疗肿瘤中常见的中药之一。孙桂芝教授认为僵蚕气味轻浮,善走人体上部,用治头面及颈部肿瘤,如脑瘤、鼻咽癌、喉癌等较为适合,也常用于肺癌、食管癌等的治疗。所以针对腺样体肥大的治疗同样适合。 白芷气芳香,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脾、胃经,为阳明经引经药;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等作用,适用于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等症。白芷用在这里既可以通鼻窍,因为很多腺样体肥大的小孩子基本上都伴有鼻炎,鼻塞、流鼻涕等情况,白芷可以通鼻窍,还可以收鼻涕,同时针对腺样体肥大有很好的消肿排脓的功效。白芷也是很好的引经药物,白芷配合浙贝母是我临床常用的一个散结消肿的对药,浙贝母可以化痰散结,是经典时方消瘰丸很重要的一味药。 山海螺,山海螺为桔梗科党参属植物四叶参,首见于《本草纲目拾遗》,本品以羊乳、地黄之名始载于陶弘景的《名医别录》。清代医家王安著《采药方》又称其为“白河车”,与紫河车相须配伍应用,足证其补养之功从中药四气五味分析,山海螺味甘,性凉,味甘可滋补,性凉能清解,长于补气,兼可养阴,补气而不燥,清中有宣、润而不腻,有清热化痰通络之功,而无恋邪之虞,鉴于其有益气托疮排脓之功,在中医外科临床,特别适应于疮疡、肿瘤等疾患属虚实夹杂者。山海螺是散结药中唯一个有补养作用的散结药,这样的话可以中和其他药的燥烈之性而且还可以软坚散结。 赤芍在《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说明赤芍入血分,有很好的活血化瘀、破癥瘕积聚的作用。 这样五位药有升有降、有温有清、有补有泻、有动有静组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消除腺样体肥大的专方组合。

病案举隅 罗某某,男,三岁,腺样体肥大,夜里张口呼吸,打呼噜,鼻塞,经常感冒,咳嗽、挑食,爱吃肉食,大便偏干,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怕冷,早上起来嘴巴有酸臭味,冬天冷很少踢被子,热天容易踢被子,热了就要踢开,小便有点黄,体重正好,从小脾胃不是很好。舌红苔白根部厚腻 处方:麻黄6g,杏仁6g,生薏仁10g,石菖蒲10g,路路通10g,丝瓜络10g,白芷10g,浙贝母10g,柴胡6g,黄芩6g,僵蚕10g,蝉蜕3g,生大黄6g六神曲10g,葶苈子6g,炒麦芽10g,山楂15g,甜叶菊6g,半枝莲10g,赤芍6g,山海螺10g。15剂,日一剂,水煎服。 复诊:孩子呼噜声变小了,症状都有好转,出气也比较顺畅。原方继续服用半个月。 经过前后三个月的治疗,患儿的所有症状基本消失。 后期告诉孩子服用玉屏风散和保和丸中成药巩固疗效。 疗效:半年后随访孩子病情基本稳定,腺样体肥大基本消除。 按语:这个孩子就是经常感冒,外有风寒湿邪气闭阻肺窍,内有肠道积热,病邪反复刺激导致孩子腺样体肥大,这里边在经验方消腺汤的基础上加入了石菖蒲、路路通、丝瓜络这三个角药,这三个药是我临床常用的通窍药,是治疗耳鼻喉科比较常用的角药,其中石菖蒲在《神农本草经》:'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说明石菖蒲可以外散风寒湿邪气,还可以通九窍,是很好的治疗耳鼻喉科要药,路路通和丝瓜络都有很好的通经活络散结的作用,同时配合消食化积的山楂、麦芽、神曲,其中山楂这个药著名的耳鼻喉科泰斗干祖望认为山楂有“消磨各种息肉的作用”所以这里用大量大山楂主要针对爱吃肉的儿童,一是可以消肉食之积滞,而是可以消磨腺样体肥大的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