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玉雕陈设品概述

 天宇楼33 2023-02-13 发布于黑龙江

玉雕陈设用品是安置于室内专门用于观赏的玉器作品,这一类器物在玉器中产生的较晚。商代使用的玉簋,汉代使用的廓外带有装饰的玉璧都有很强的陈设作用,但作品或可兼有其他用途。到了清乾隆年间,由于玉材充足,且皇帝对玉器极其喜爱,陈设玉器发展到了它的顶峰。常见器形有插屏、山子、如意、佛手、花插、人物摆件、动物摆件、植物摆件等。

图片


插屏是屏风的一种,置于几案上或砚台边。玉插屏始见于河北定县43号汉墓,明清两代玉插屏盛行。明代玉插屏在制作技巧上有很大进步,一般玉片较薄,两面浮雕图案,有的雕有极细密的镂雕锦纹地,多为白玉制成,有的还配有紫檀木座,雕琢工艺极为精湛。

图片


清代玉插屏开片较厚,尺寸较大,数量最多;有方形、长方形、圆形或其它形状,通常插于木座或玉座之上;采用高浮雕、浅浮雕、剔雕、戗金、描金等技法,琢刻出各种人物、山水、诗文、百寿字等,是清代较为盛行的一种陈设品。它的玉质较好,多用青玉、白玉、碧玉制成,个别的有玻璃光,一般皆为蜡样光泽。浮雕的图案具有构图细致、边棱锋锐的特点,宛如立体画卷,题材也很广泛。

图片


玉山子是反映自然界景物艺术美的陈设性玉雕摆件,是清代流行的陈设品,一般石以绘画作品为画稿,雕琢山水人物图案,它犹如立体的绘画,因此被誉为玉图画。它是一种圆雕景观,制造时先绘出平面图,再进行雕琢,因而常以图命名。它可以是纯山水景物,亦可以是人物山水,多采用多层立体镂雕工艺雕琢。多层立体镂雕工艺始于宋而盛于金元,明清得到长足发展。清代以前的这类作品较多,以树木、山石为主要题材,造型矮小,结构简单,加工粗糙,作品表现的是景色的一角,或一人、一兽,欣赏时一眼而过,无需仔细揣摩,清代宫廷玉器把山子提高到陈设品、欣赏艺术品的高度,用玉做的立体图画完整地表现自然景色、人物活动场面、典故故事,人小景大,不仅有沙盘模型的效果,且讲求布局、气韵及细部的生动、自然、准确,宫廷制造的玉大禹治水图、会昌九老图、关山行旅图等一批作品,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

图片


玉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也有但少见。如意的形状像长柄钩,呈长条形,一头上弯或两头上弯作大小灵芝或桃形头,中段上拱。大如意一尺以上,小的放在手内可以把玩,有玉、珊瑚、翡翠、玛瑙等各种材质的,也有金、檀木、花架上嵌玉片的。如意头上多是灵芝、寿桃、云龙、喜凤、寿字、蝠等各种吉祥纹饰,有的全身雕琢,制品相当丰富,造型也乖巧,用于进贡、赏赐、陈设把玩和婚配定礼。清代的玉如意,首常作椭圆、云头、灵芝等形。柄扁长,或光素,或雕刻出螭龙、诗文等。也有的整体以灵芝为形,藤枝相互缠绕,并浮雕有葫芦、蝙蝠、寿桃等,呈现出一派祥瑞之气。还有的是以紫檀为柄,并在头、腹、尾部分别镶嵌雕饰有各种花卉图纹的圆形和长方委角形状的凸面玉片。它是清代达官显贵之间赏赐、赠送的礼品玉雕,象征吉祥如意。作为高级礼品,如意的做工通常精雕细琢,玉材较佳。

图片


玉佛手是清代玉雕中常见的题材,因其形状似手,故名“佛手”,在民间有佛佑之意;佛手多指,“指”“子”谐音,旧时,男子以多子为多福的标志之一,故佛手因其宜子而备受人们喜爱;又因“佛”与“福”近音,所以佛手象征多福,寓意吉祥,清代有很多圆雕的佛手,身部与指部分割比例适当,结构合理,雕工圆润。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