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成就孩子的后劲从哪里来?看看加州大学教授的精彩总结

 nysd2012 2023-02-13 发布于北京
我偶尔从北京一土学校的视频里看见李一诺女士的一段话。
她说她在加州大学分校读博士的时候,问自己的导师:您做了20年教授,教过那么多学生,看他们成长,那么,取得高成就的一般是什么样的人?您认为有什么规律吗?
教授说:一开始我认为将来取得高成就的一定是那些苦孩子,就是家里物质条件一直匮乏的人,我认为他们将来肯定能够发奋图强,抓住机会可以把事业做好……一开始的确是这样的,这些学生博士期间工作非常努力,发的论文也很多;不过再等5到10年,我发现就不一样了,这些孩子就没有动力了,他们达到一定目的后就不做了。反而是那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人比较能取得高成就,这个好不单单是物质条件比较好,更重要的是家庭有爱,很正常的,特别是有爱的家庭。
一诺说,这位教授不是一个人文学科类学者,他是搞病毒学的。他强调,家庭要给到一个人富足感,哪怕没有物质上的,也要有精神上的富足感,父母对孩子是支持、承认的和信任的,这些孩子走的路会更远更长,同时也会出现你意想不到的事业的发展。

我为什么特意拿这位教授这段话来讲讲呢,因为他这些话特别吻合我这些年对人的观察。
教授所谓可以持续做成一件事的高成就学生,实际上他们都是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
其实这早已被历史证明了的。
无论看古代史还是近代史,那些真正的革命家,那些彻底的理想主义者,多数都是家庭富足的人。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很难是从小吃苦、物质和精神都非常匮乏的人。
孟子云:“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意思是有固定产业的人会有稳定不变的思想,没有固定产业的就不会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那么违礼犯法、为非作歹的事,没有不去干的了。
为什么无恒产者不会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因为他连物质上的困难都没有解决,居无定所,总为钱发愁,他必然首先要解决物质问题啊。
这就是教授说的达到既定目的就不再做了的那一部分学生。其实是很可以理解的,他要靠论文和学位获得一个高薪水,要为自己创立一个物质基础。
我们还可以发现,不管在哪个年代,学哲学、搞艺术的人绝大部分是家里富裕的。这同样很好理解,不用为物质担心了,人就更容易看见自己,发现自我,去追求物质之外的精神世界。

那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大部分家庭都可以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为什么依然有那么多孩子、那么多人觉得活着无意义。
我的观察是,孩子如果从小被一种单一的价值观禁锢,而一旦受挫,或者屡屡受挫,就很容易自暴自弃,觉得人生没有希望。
比如,学校、父母和社会都认为只有成绩好、学业优异的人才有前途,有价值,那不擅长学习的孩子就容易受挫,容易对未来和人生失去信心。
所以,我们教育的方向一定是义无反顾地摒弃单一价值观,让多元价值观共存,让一切人、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活着的希望和价值。

除了多元价值观,还有一点是来自父母和家庭的爱。
如果家庭没有充裕的爱,就算是家里为孩子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孩子依然难以走远。
爱,永远是人成长的根基!
让孩子知道,父母是他们的根,可以懂得他们,可以让他们发泄,也会给他们安慰。
同时我们也要给孩子一双翅膀。扎根之后,也要教孩子学会飞翔,从小愿望到大理想,学习建立任务的结构和时间表,偶尔监督,放手执行,最终让孩子拥有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停止控制,努力教练,不追求完美,只追求进步。
不给孩子增加太多焦虑,遇到困难分解处理,帮孩子建立信仰。
当一个孩子对家庭充满永恒而又淳朴的感情,热爱世界,必然产生发自内心的力量与坚定的梦想,学习内驱力是水到渠成的,也必然可以行远成卓。

近期文章

过年我一直在思考:怎么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热爱学习的天使?

同一对爹妈,为啥老大是“学霸”,老二是“学渣”?总算搞明白了!

春节感想——究竟是什么在影响一个人的发展走向?

任何英语出色的小孩,都必定下过一番又笨又狠的苦功夫

每个人的命运都蕴含着内在的必然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