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县令公子轻薄一犯人女儿,N年后遭到报应

 木子君的小屋 2023-02-13 发布于河南

某地有一个书生叫张不弃,乃世族弟子,他长相俊美,才华横溢。十二岁那年,就凭着一篇文章考上了秀才,成为士林中的美谈,先生对他也十分器重,称此子前途无量。

张不弃的父亲为金匮县令,张生随着父亲在任上读书,每天刻苦攻读,在他看来,只要按部就班,认真苦读,取到功名利禄易如反掌。

本县有一个乡绅姓赵,也是一个秀才,参加科举的时候赂贿主考官,东窗事发,由于此案牵涉极广,当今圣上龙颜大怒,不但革去了他的功名,还下令将他抄家。县令大人奉命带着衙役去办理抄家事宜,张不弃家里无聊,就跟着父亲一起前往。赵乡绅家里有一个园子,曲径通幽,亭台池馆,无不独具匠心,还种植了各种奇花异草,张生在园子里信步游玩时,突然看到一个妙龄少女提着裙子,四处打量之后,钻进了一个山洞,张不弃怀疑她是乡绅的家眷,私藏珠宝,就悄悄地跟着她,来到山洞里之后,他一看到少女,当时就惊呆了,少女眉目如画,竟是世间少有的绝色。

他从没见到过如此美丽的女子,色心大动,当场拉着女子的手,就要求欢。

女子大怒:“你是什么人,我是主家的小姐,望你自重!”

张不弃听了冷冷一笑:“不就是赵员外的女儿吗?你可知我是谁?你父亲赂贿主考官,犯了大罪,理应抄家,你私藏珠宝,被我发现!还敢嘴硬!”

女子听了大怒:“我父虽然犯了大罪被抄家,但国法有罢,罪人不孥。纵然我的父亲有罪,与我何干?即便我身藏珠宝,一个弱女子能藏多少?你又能把我怎么样?”

说罢就要逃走,张不弃被色欲弄昏了头,他听到女子出言不逊,勃然大怒:“你说我能把你怎么样?那你就看看吧!”

说罢,他一声吆喝,几个衙役就闻声赶来,一看到是县令大人的公子,一脸媚笑:“不知公子有何指教!”

“这贼子私藏珠宝,剥了她的衣服搜一下!”

张公子一声令下,几个衙役看女子貌美,就哈哈上前,不顾女子的哀求,剥去了女子的衣服,只留小衣。张公子还不满意,他赶走了众人,拉着女子的衣服一抖,就听到一阵金玉之声,身上藏的珠宝,簪子、缠臂等金玉首饰掉了一地,张不弃打量着女子肌肤如玉,胸前春光无限,想要行不轨之事,但看到女子以杀人一样的眼光看着他,手里拿着一个簪子要拼命的样子,当时就没了兴致,拿起掉在地上的珠宝扬长而去。

这女子本是富家小姐,哪受过这样的侮辱,她整理好衣服,流着泪将自己挂在了花园里的一棵梅树下。待被家人发现时,她的尸骨已经凉了,赵员外的夫人抱着女儿,痛不欲生。

风在呜咽,月亮也躲在了云层里,仿佛不忍看这悲伤的一幕。

几年过去了,又到了三年一度的秋闱,张不弃准备了几年,信心满满地走进了贡院,拿到卷子一看,题目都在意料中,他微微一笑,奋笔直书,没过多久,两篇应试的八股文章已经写了出来,就待誊写到卷子上。

此时夜幕已经降临,狭小的考号里一片昏暗,他亮着了蜡烛,正准备挑灯夜战,将文章誊写到卷子上,就听到一阵窸窣声,抬起头,发现一个女子打开考间的门帘走了进来。

科考期间,贡院里怎么会有女子出现?张不弃一看女子的面容,当时就惊呆了,他指着那女子,手指直打哆嗦:“你不是死了吗?”

原来进来的正是前几年悬梁自尽的乡绅赵员外的女儿。

对方哼了一声,一脸恨意地看着他。

当年张不弃一时起了色心,坏了一个女子的名节,听说对方悬梁自尽之后,一连做了好几天的恶梦,后来县令大人听说之后,找了道士做法事,张不弃才恢复了神志。

这一次考场上看到这个女子,当时吓得魂飞魄外,他拿着卷子踉踉跄跄地要逃走,哪知道那女子微微一笑:“你这个轻薄儿,怕什么呢?我又不是要害你!”

张不弃看对方没有要加害自己的意思,将心放到了肚子里,他定了定神,问对方想要干什么?

女子笑道:“我知道公子害怕我,以前的事情还没有忘掉。就拿之前的事情来说,公子喜欢我的美貌,除了拿走我身上的银子,并未对我轻薄,可惜我当时没有想开,这才不幸枉死,说白了都是我的命!与你有什么关系?我在地府里无意中看到公子的生死簿,公子前程远大,特来祝贺公子今科必中魁选。只是我刚刚看了公子的文章,第一篇制艺(八股文章的称呼)中措词并不妥当,稍加修饰,方为完美。”

张公子打开自己的草稿纸,细细一读第一篇文章,确实如此。女子微微一笑:“我虽为女儿家,但父亲是读书人,我也看过八股文章,您看这篇修改如何?”说罢她拿起笔,在草稿上改了几个字,张不弃一读,果然比自己修改的更加圆满。

他叹了一声气:“小姐才学,不弱于男子。”

女子微微一笑:“好了,公子的这几篇文章也算是完美了,剩下的两三场考试,公子只要认真答卷,今榜必中,公子尽管高枕坦卧,静待捷音,我走了!”说罢就消失不见。

张不弃望着对方消失的身影,不知道为何,想起当年将其剥得只剩小衣,露出如雪肌肤的情景,当时就痴了。

“都是我太过孟浪,毁了一个女子的清誉!”想到女子对自己的感情,他叹了一声气,觉得自己太过薄情,待金榜题名之后,再作补偿吧。

经过几场考试的角逐,张不弃果然中了乡试头榜的案首。此时张不弃的父亲已经卸去了官职员,赋闲在家。他知道儿子当年做下的恶,听儿子说那个女子不念当年之恶行,如今儿子金榜题名,老怀欣慰,大摆宴席,招待各方宾客。

两个月之后,张不弃就收拾了行囊,北上参加科试,想要一鼓作气,成为新鲜出炉的进士老爷。

张不弃刚刚离开没多久,这一天张县令中午午休,睡在了胡床上。

他刚一闭眼,就梦到乡绅赵员外的女儿披头散发,长长的舌头伸到了胸前,怒容满面,指着他就是一通大骂:“你这个老贼,还能安睡?你儿子趁人之危,轻薄于我,害我清誉尽毁,悬梁自尽。你既不教育,又没有悔过之心,还做梦儿子高中进士?我在贡院中,没办法索他的命。他一介秀才中不了举,伤害不大,我偏要让他春风得意时毁了他。实话告诉你,我刚刚查过生死簿,你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他本来前程远大,阳寿八十岁,因为做了错事,已经被阎王削去他的福禄,许我在芦沟桥附近报仇索命!不日就有好消息传过来!”

说罢,女子哈哈大笑,消失不见。

张县令从梦中醒来,想到女子的话,连忙派出家人去追自己的儿子,告诉他进京时千万不要走芦沟桥。

哪料到他派出的人刚到半路,就看到公子张不弃的随从扶着他的灵柩而回。

果然,当天他们走到芦沟桥的时候,天色已黑,就在附近住了一宿,当天晚上,张大公子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吓得狂叫,披头散发,到处乱跑,随从们怎么也拉不住,张不弃一边跑一边大喊:“有冤报冤,天道昭昭!”最后用手指挖掉了自己的眼珠子,纵身跳进了河里。

张县令看到儿子的灵柩,懊悔不已,自己当时只关心儿子的功课,却忽略了他的品行教育,最终酿成了大祸,责在自己啊!白发人送黑发人,儿子张不弃入殓后没多久,张县令也病倒在床,没多久离开了人世,他只有张不弃这一个儿子,张不弃去世,他这一脉也断绝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