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四军第五师发展史(上)详细资料|团长|张体学|李人林|纵队

 方略书院 2023-02-13 发布于湖北

【新四军第5师兼鄂豫皖湘赣军区】一,鄂豫边地区简介鄂豫边地区,在土地革命战争吋期,是鄂豫皖、湘鄂酉、湘鄂赣三大苏区的大部或一部。它以湖北省为中心,兼跨豫、皖、湘、赣诸省边界,幅员广大,土地肥祆,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它南扼长江,北带淮河,东临皖西,西屏秦蜀,凭山据水,武汉重镇在其包围之中,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鄂豫游击区范围:其中心在汉水以东,平汉路以西,桐柏山以南,汉水长江以北,计包括鄂中之枣阳、随县、钟祥、京山、安陆、云梦、孝感、应城、应山、天门、汉川十一县,和像南之信阳、恫柏两县及平汉路东之鄂东地区,如黄安、城、黄陂、黄网、礼山、黄梅、广济一帯;汉水以西的钟祥、荆门地区。活动区总面积为7.2万平方公里,其中我占区及我活动区之面积为2.05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8%。友顽占面积为2.87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40%。日伪占面积2.3万平方公里,总面积约占32%。鄂东约为2.4万平方公里,全边区人口计约1000万人左右。我占人口约为200万左右,约占总数20%。友顽占人口约600万,约占60%。敌伪占人口200万,占20%。

二,位于豫鄂边地区先后成立的各军事机构1,成立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1939年1月,中共豫南省委根据中原局的指示,抽调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队竹沟留守处的第1、2两个中队,组成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司令员李先念(化名李威),参谋长周志坚。17日,李先念率领刚成立的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160余人(其中60余名干部),从竹沟出发南下豫鄂边区,1月下旬到达四望山与信阳挺进队会师。2月底,豫鄂独立游击大队越过平汉线向大别山挺进,在狮子口号1月初新成立的新四军第六游击大队会师。后继续南下大悟、孝感等地,最后到达京山,与陶铸、杨学诚领导的游击队会合。4月,中共中央决定信阳挺进队一部与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合编为新四军鄂中游击支队。2,成立信阳挺进队1938年11月,豫南地区的抗日武装与信阳县政府常备大队合并组成信阳挺进队,李德纯兼任司令,朱大鹏任副司令。下辖第1,4,7中队,300余人。月底,信南人民抗日自卫队170多人与挺进队会师,年底,挺进队人数猛增到500多人,武器计有长枪200余条、手枪50支、轻机枪4挺、掷弹筒2个,部队编成两个大队,七个中队。随后信阳挺进队开辟了以四望山为中心的敌后抗日根据地。1939年2月,信阳挺进队抽出1个中队编入豫鄂独立游击大队,随李先念南下,开创豫鄂边抗日根据地。4月,扩编为3个支队,其中第一支队达到14个连1200余人,第二、三支队系收编的国民党部队(后脱离)。7月,中共豫鄂边区党委决定,将挺进队所属部队集结在南王岗一带,编成了三个大队、十个中队(其中一个警卫队)连同团直机关共计千余人的大团。整编后,还余四个中队的兵力,留在豫南作信(阳)应(山)的地方武装,不久,又以这四个中队为基础扩编为第三团队。3,成立应城国民抗敌游击队1938年11月,鄂中特委将应城县常备队第3中队,应城潘家集商民自卫队,应城汤池抗日游击队,应城巡检司抗日游击队,应城陈家河武装,京山抗日自卫队,应抗钟样县抗日游击队等各支武装整编为应城抗日游击队(简称“应抗″)。同时组建“应抗″司令部,孙耀华任司令,共产党员张文津任参谋长。共辖三个大队,第一大队,李又唐为大队长;第二大队,鲁尔英任大队长,蔡松云任副大队长,蔡承祖为政治指导员;第三大队,郭仁泰为大队长,陈秀山为政治指导员。1939年1月,“应抗″进行第二次整编,下辖2个支队,2个大队,1个独立中队,约800人枪,加后勤机构共1000余人。6月,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成立,“应抗”第四支队即编入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第一团队的序列,张文津同志任团长;第三支队和京应独立中队编为第三团队,蔡松云同志任团长;“应抗”司令部改为应城抗日游击总队,许子威同志任总队长,王海山同志任参谋长。“应抗”第一支队后来改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八团队。4,成立确山县人民抗日游击大队1939年6月,日军侵占确山、信阳交界地区的明港。中共确山县委根据中共豫南省委(豫鄂边区党委)和竹沟地委关于立即组织武装,发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指示,迅速组织一支300多人的游击武装。同时,中共上级党组织从新四军竹沟留守处抽派一个排兵力,加强确山武装力量,成立确山县人民抗日游击大队,赵进先任大队长,王景瑞任教导员,王遵义任参谋长。下辖2个中队,1个直属分队和1个宣传队,共400余人,长短枪近300支。8月,游击大队开赴豫鄂边区敌后抗日。10月,该部与信(阳)南抗日武装合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五团。5,成立第二十一集团军独立游击第五大队1938年10月23日,鄂东抗日挺进队在贾庙张家山宣告成立,张体学任队长。12月,将鄂东抗日挺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一集团军独立游击第五大队”。整编后的五大队共有4个中队730余人,大队长张体学,大队副丁宇宸,政治处主任文祥。1939年,6月,第五大队发展到11个中队(其中1个机炮中队),加上大队机关、医院、宣传队、通讯排等,官兵共达1300多人,拥有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2挺,八二迫击炮2门。6,成立游击第六大队是鄂东创建的第二支人民抗日武装。这支部队的基础是原新四军第四支队七里坪留守处警卫排。1938年3月,原第四支队东进后,成立了七里坪留守处30多人,组成了留守处警卫排,由罗厚福任排长,张体学任政治指导员。12月底,以留守处警卫排为基础,加上由竹沟随行而来的警卫排以及先期转移至白马山的黄陂梅店自卫队合编为新四军游击第六大队。1939年1月初,新四军游击第六大队在白马山龚家湾正式成立。全大队共100余人,分编为两个中队,罗厚福任大队长,熊作芳任政治委员,廖毅任政治处主任。2月,六大队又收编了国民党信阳县当谷山联保办事处八、九十人的地方武装为第二中队。此后不久,中共罗山县委书记杨厚益将已编入国民党罗山县政府地方武装的1个中队武装带出,编入六大队第四中队。至此,六大队发展到300余人,枪200余支。3月,六大队与李先念率领的豫鄂独立游击大队在信(阳)罗(山)边九里关狮子口会合。8月,六大队已经发展到800余人。9月,六大队和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第二团队、独立游击第五大队在罗(山)礼(山)边大小鸡笼山联合组编为临时支队。7,成立湖北省抗日游击大队1938年10月29日,将原孝感中和乡抗日自卫队改编成立的。根据地—李感中和乡。它处在孝感的花园、武家河、卫家店、王家店、应山的杨家寨、广水之间。位于(北)平汉(口)铁路东侧。根据地面积大约有100余平方华里。8,成立新四军挺进团1939年5月中旬,根据李先念指示,应山县委军事部长杨焕民率重新组织的应山抗敌自卫团转至安陆赵家棚,与独立游击大队会合。为了统一指挥,经中共中央中原局批准,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湖北省抗日游击大队和应山抗敌自卫团合编为新四军挺进团,许金彪任团长,周志坚任政委,下辖3个大队。6月6日,豫鄂边区党委组织部长陈少敏率信阳挺进队2个中队和竹沟留守处干部共200余人自四望山到达鄂中,在赵家棚与李先念会合,所率部队也编入新四军挺进团。9,第七十七军桐柏山区工作团;(简称“七七工作团”)1938年9月16日,国军第七十七军在河南南阳桐柏文庙宣布成立七十七军桐柏山区工作团,在南阳桐柏地区进行抗日游击战。“七七工作团”的基础骨干成员是从七十七军军训团里挑选的,共有70人(包括军需、军医、战士),装备有50支步枪,3挺机枪,2个掷弹筒,5万发子弹。工作团进入桐柏山区通过发动群众,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队伍就扩大到了1200余人。11月,七十七军撤离桐柏后,“七七工作团”也相继撤出桐柏地区。1939年6月,编入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第3团,正式成为新四军的一部分。三,将鄂豫边区各抗日武装统一编成1,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时期1939年6月上旬,李先念、陈少敏等率领挺进团第一大队到达京山大山头,与鄂中区党委领导的“应抗”三、四支队会师。根据中原局既定决策,鄂中、鄂南共产党领导的武装,统一整编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司、政两部机关即行成立,支队部立即着手进行部队的整编,组建了4个团队,后扩编至7个团队。至此,豫鄂独立游击支队已成为中原敌后的第一个游击主力兵团,为开创豫鄂边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第1团队;由挺进团一部(原独立游击大队)和“应抗”第四支队合编组成;张文津征团长,周志坚任政治委员。第2团队;由信阳挺进队第一支队和信罗边武装合编组成;王海山任团长,钟伟任政治委员。第3团队;由“应抗”第三支队和京应抗日游击队合编组成;蔡松荣任团长,杨焕民任政治委员。挺进团队;由原挺进团余部组成;许金彪任团长,杨子明任政治委员。同时,豫南特委因对独立游击支队在鄂中进行整编的情况不明了,于6月将信(阳)南的四个中队与77军工作团合编,依第2团队的序列也成立了一个第3团队(一般称信南3团),朱大鹏任团长,任质斌兼政治委员。7月,中共鄂中区党委决定成立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第4团队。汉川县自卫第3中队奉命到达京山八宇门。8月,该中队与第3团队第2大队合编,正式组成豫鄂支队的第4团队,由李人林任团长,雍文涛兼政治委员。豫鄂边区党委将竹沟留守处及中共信阳尖山区委武装各一个中队,充实已南渡淮河的确山抗日游击大队,并整编为支队的第5团队,肖远久任团长,刘子厚兼政委。

9月,为反顽斗争需要,由第二团队、独立游击第五大队、第六大队组建临时支队(第一团队,第二团队,第三团队)。11月初,第5团队南下到信南后,与信南3团合编,仍称第3团队,肖远久任团长,刘子厚兼政治委员。2,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时期1940年1月3日,中共中央中原局电示朱理治、李先念:“所有在那中、鄂东活动皆由党所领导的部队,统归你们指挥节制。部队番号改称挺进游击纵队。”“由纵队首长组织纵队委员会,以理治、先念、质斌、少卿、少敏诸同志组织之,以理治同志为书记。”上旬,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在京山八字门成立。司令员李先念,政治委员朱理治(3月朱赴延安,由任质斌代理),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副主任周志刚。司令部设参谋处、军需处、卫生处,政治部设组织科、宣传科、锄奸科、民运科、联络科。不久,科改为部。纵队下辖;5个团、3个总队,共9500余人。各团队组成情况是:第1团队;由原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第5、第6大队合编组成,团长罗厚福,政治委员方正平。第2团队;由原独立游击支队第1团队和挺进团队合编组成,团长周志坚,政治委员黄春庭。第3团队;由原独立游击支队第2团队和信南第3团队合编组成,团长萧远久,政治委员钟伟。第4团队;由原独立支队第4团队改称,团长李人林,政治委员岳林。第5团队;由独立支队第3团队改称,团长蔡松荣,政治委员杨焕民。第6团队;由原伪军郭仁泰部千余人反正改编,团长郭仁泰,政治委员郑绍文。鄂东独立团;1940年3月,由第1团队的第8、第9中队与中共鄂东、信应地委武装各1个中队共300余人组成,团长吴林焕,政治委员张体学,参谋长李宗南。信应游击总队;由应信地方武装编成,总队长张裕生,政治委员由应信地委书记刘子厚兼任。鄂东游击总队;由鄂东及应山地方武装一部编成,总队长熊作芳,政治委员由鄂东地委书记程坦兼任。应城抗敌自卫总队;原番号不变,总队长许子威,副总队长王海山。随营军事学校;由竹沟教导队和原独立游击支队教导队合并成立,校长李先念。

1月中旬,在信(阳)应(山)随(县)边活动的第五战区第1游击总队独立大队的两个中队和1个分队,在共产党员徐达三带领下,开到安陆赵家棚,编入信应总队。2月,钟祥南乡的共产党人组织起来的80余人枪的武装,开到京山八字门,编入中共豫鄂边区委警卫大队。豫鄂挺进纵队已达7个正规团、2个特务团、3个补充团。3月,豫鄂挺进纵队抽调第一团队的两个中队与鄂东、信南地委各一个连,组成鄂东独立团。担任东进黄岗敌占区,与深少川部取得联系任务。纵队为坚持鄂中根据地,成立了路西指挥部,统一指挥活动在京安、云应、天汉等地的第4、5、6团队及地方武装。4月,信应总队在配合主力反击程汝怀的战斗中勇敢善战,扩编为第7团队,团长冯仁恩,政治委员余孝礼。应抗第2支队的第2、第3大队各一部,整编为第8团队,团长王海山,政治委员周志刚。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战绩统计如下;(1939年底至1940年4月)战斗次数:136次,杀伤;日军,1765人,伪军5734人。击毙;日军580人,伪军,1597人。俘虏;日军7人,伪军1930人,反正:伪军2351人。缴获;大小炮28门,重机枪,32挺,轻机枪,91挺。步马枪4379支,手枪驳壳45支,掷弹筒13支,炮弹205枚。缴获;望远镜21个,防毒面具43个,钢盔56个,指挥刀一把,电话机35架,电台1架,战骡马82匹,指北针,13个,日大衣35件,西药29盒,子弹56000发。5月,鄂东独立团一部与鄂东总队及应安地方武装一部,合编成第9团队,团长吴林焕,政治委员李人林。以原鄂东独立团第2大队、挺进纵队手枪团与黄冈地方武装等合编为新的独立团,团长易元鳌,政治委员张体学,担负向浠(水)蕲(春)黄(梅)广(济)地区进军的任务。5月止,豫鄂挺进纵队统计鄂豫边区周边境内日伪军,顽军实力;武汉会战后日军驻军计有;6个师团,1个独立旅团,约86000人。鄂豫边周边的伪军;15000余人。伪武汉绥靖主任叶蓬部和平救国军;暂编第1师1500人驻广水马坪一带,暂编第2师2000人驻信阳罗山一带。伪皇卫军刘国钧部;第1师2500人,装备步枪900支,轻机枪17挺,重机枪4挺,迫击炮6门,驻沔阳,沙湖镇一带。第2师1500人,装备步枪700支,轻机枪10挺,驻沔阳附近。鄂西保安司令部熊光赓部(6个团),2700人,装备步枪1300支,轻机枪26挺,驻天门,潜江,钟祥交界处旧口镇一带。鄂西绥靖军曹商武部(4个支队),4000人,装备步枪2000支,轻机枪20挺,驻沙市,沔市,河口资一带。云梦,应城,孝感,当阳四个保安司令部2300人枪,安陆保安总队500人枪,另五个保安大队700人枪。鄂豫边周边顽军实力;共计16个军,44个师,2个独立旅,4个保安旅,7个游击纵队,1个保安团,1个独立支队,总兵力31.7万人。在路西计有26.5万人;中央军第31集团军汤恩伯部(下辖,13,29,85军)85000人,西北军之第2集团军孙连仲部(下辖第30,55,68军)59000人,第33集团军冯治安部,川军第22集团军孙震都,第29集团军王瓚绪部(下辖第44,67军)30000人,第39军刘和鼎16000人,第57军张洪15000人,第94军李及兰23000人,与陕军128师王劲哉部4000人。在路东计有5.2万人;第21集团军李品仙部之第14军莫树杰部33000人,及鄂东保安司令程汝怀部(4个旅)13000人,鄂豫皖游击兵团(4个纵队)6000人。6月,成立当阳县抗日游击大队(后扩编为襄西独立团)。成立鄂东独立团;由原鄂东独立团第2大队与纵队手枪团及黄冈地方武装合编而成。团长官楚印赴任途中牺牲,副团长易元螯改任团长。7月,纵队第5,6团队各一部奉命挺进京山,南山,发展襄西,开辟天西。襄西地区包括襄河以西,长江以北的荆门、当阳、远安、南漳、保康等县和宜城、江陵、枝江丶宜昌、宜都等县的一部分地区。成立第8团,天(门)西张明道部参加新四军,改编为纵队第8团,张任团长。同月,张又率部投敌。成立第9团,由鄂东独立团路西部分武装(第1、8大队大部)与鄂东总队一部及安应大队整编而成。8月1日,纵队在安陆召开军政干部大会,总结纵队已发展到10个团1万余人,在会议期间,第8团队同第2团队合编为第2团队(团长徐体祥,政治委员戈平);平汉支队改称第1支队。会后,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均利用战斗间隙继续进行了整训。同时,纵队成立了后勤部和医政处,开办医务人员训练班.并扩充了修械所和被服厂。13日,驻汉阳的伪军1个旅又1个团1500人,由黄人杰、杨瀛率领反正参加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该部反正时,由于中共天汉地方组织和武装的接应,顺利渡过裹河,开赴天门面部。8月21日编为纵队第10团和11团。第10团由黄人杰任团长,黄德魁任政治委员;第11团由杨瀛任团长,娄光琦任政治委员。该两团与纵队第4团队合编组成第4支队,杨经曲任支队长,郑绍文任政治委员,王海由任副支队长。

9月,中共襄西党组织掌握的各地武装,统一整编为襄西独立团,毛恺任团长,李守宪兼政治委员。辖两个营,七个连,共700余人。纵队第6团3营,亦暂属独立团指挥。襄西敌后游击战争规模逐渐扩大。11月,第4支队整编后,即对反正过来的部队进行整训,加强政治教育。但原伪军团长杨瀛反动成性,竟于当月中旬裹胁欺骗11团官兵300余人,再度叛变投敌。为接受11团叛变教训,彻底改造与巩固10团,纵队将其与第9团合编,仍沿用10团番号。11月,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部人马武器弹药统计;(一)人员;第一支队(下辖;第一、二、三团)3462人。第四支队(下辖;第四、十团)1500人,第五团900人。第六团600人。第七团719人。第九团965人(后该团一部编入第十团,余部编为司令部特务营,第九团撤销),区党委直属队及机关工作人员(警卫营、通信排在内)共400余人,纵队司政两部(通信连、警卫连在内)直属机关工作人员共600余人。后方勤务部包括警卫营、被服工厂、修械厂,共300余人,野战医院包括警卫部队、工作人员200余人。重伤病员百余人,轻伤病员200人。地方脱离生产的独立营3000余人。黄冈独立团1000余人,河西独立团300余人,经扶独立营3000余人。随营军校600余人,共计15000余人,其战斗力以第二团为最强,其次为第一、三两团,再其次是五六、七三个团,最弱者是第四支队。(二)装备;

1940年11月豫鄂挺进纵队所属装备(三)弹药;第一支队;81651发。第十团;11060发。第六团;33306(这是该团直属队及两个营的)。第七团;19713发。第九团;18850发。司令部直属队;2631发,手榴弹889枚,迫炮弹21发,掷弹筒7。附注;武器弹药两项因战斗环境交通不便,有的团及地方武装未加详细统计,未统计的团子弹每枪平均只有八发左右,剌刀最近新造有千余把。马匹,骡马共346匹。1940年底,豫鄂边区已建立了九个县的民主政权,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实力也发展扩大;兵力14881人,装备长短枪9139支,轻重机枪194挺,迫击炮2门,掷弹筒2具的游击兵团,民兵发展到十万余人,由此奠定了中原地区敌后抗战中的领导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