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魏家的酒席

 奎林说 2023-02-13 发布于江苏


小故事

老魏在县城工作,老婆娃娃都在县城生活,老婆打些零工赚些生活费,儿子也干着个不错的生计,女儿已经出嫁了;家里条件算是过得去了,在县城里还不错。
老魏不到万不得已,从来不去和同事聚会,也不参加哪怕出一分钱的活动,钱就是命根子。不得不去的一种情况是送情,也就是被请去参加婚礼、葬礼、小孩满月、小孩百日、盖房上梁等等这种活动。
生在人情社会,这个出份子钱令人头疼,越偏远的地方、越小的地方,这种风气越是浓厚。说到底,份子钱其实就是互换,如果双方过的事情一样多,除去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基本上能扯平;怕就怕在你过一次,对方过三次四次,那后几次你就是妥妥的赔了。
你要说我怎么把这种事情想那么俗呢?其实不是俗,生活现实比这个俗多了。老魏所在的周边,很多人把蔓蔓扯得太长了,自己结婚、儿子结婚、女儿出嫁、孙辈满月百天甚至婚娶、外孙辈分满月百天、老人过世...经年累月,都要喊你去,你说是不是为情所累。
还有一种就是领导喊,老魏就没办法,就得去。老魏参加聚会、饭局、过事情,总是把桌上的那些餐巾纸收起来拿走一部分,拿的时候很漫不经心,让你觉得他是随手拿去擦嘴的。
很多时候,老魏是出人行,出钱不行。
老魏儿子大了,说了个媳妇,该操办婚礼了。老魏在山区老家王村有个旧院子,一直放在那里。王村离县城比较远,主要是山大沟深,路不好走;回去一趟可不容易。因为这条路高高低低,有的地方要翻山,遇到下雪,那就把人隔住了,走不了了,真正是“人不留人雪留人。”
为了在儿子婚礼上少花多赚,老魏费尽了心思,心里盘算了很多个方案。地点可选县城和王村,酒席可选酒店和自做,日子可选夏天和冬天。要想多赚钱,就得组合出一条完美方案,还得厚住脸不怕人骂。在老魏看来,只要赚到钱,骂算个啥,能骂掉我一斤肉么?
老魏选了冬天、王村、自己找人做酒席的菜。冬天天冷,来吃酒席的人就不怎么带孩子,新鲜蔬菜也少不用买那么多,生就的豆芽菜和腌制的咸菜酸菜能派上大用场;王村路远,县城的同事们夏天路好走都不愿意来,何况冬天呢,这样的话他们就只给份子钱而不来吃酒席;自己做酒席的饭菜,那就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了,不受酒店的限制。
婚礼那天,天助老魏,竟然下起了鹅毛大雪,老魏盼的就是这个,这不来的人更少了嘛,但份子钱没少。王村的老院子冰锅冷灶、冷冷清清,只有做菜做饭蒸馒头的地方冒起了炭火柴火,其他屋子和天然冰箱一样。
大勇是老魏从小的玩伴和同学。这事大勇肯定要去帮忙的,忙前忙后,大勇吃饭的时候,发现菜种类少量也小,凉菜主要是凉拌豆芽、晶白酸菜、猪头肉,热菜很少有新鲜的绿色菜,主要是一碗羊肉,肉少骨头多,其他的菜一般是按桌上十人计算的,但是肉丸子居然不够十个,并且丸子里肉少淀粉多。老魏在各个环节上省钱!
飘飘洒洒的雪花落在了院子里的桌上,一个个菜都变成了“硬菜”,大家跺着脚在吃这个酒席。
大勇的心和凉拌菜一样凉,他准备狠狠骂一顿老魏,随后想想算了,不折腾这个婚礼了。
大勇问老魏,餐巾纸有没有,给桌上上一包。老魏从外套兜里掏出一大把纸,他抽出一张给大勇,大勇看着皱皱巴巴的纸,发现这是县城一家饭店里的,是老魏在那里吃饭的时候积攒下来的餐巾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