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诊疗走向智能化----关键在于经方配伍规矩(算法)

 风声之家 2023-02-13 发布于江苏
随着AlphaGo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成功,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在不断的扩大。
1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由计算机、心理学、哲学、行业领域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2、基础应用案例有:五子棋、黑白棋、象棋、红五、双扣、地铁自助售票、医院自助挂号、扫地机器人等,按既定的规则自动处理简单的人机交互指令的程序、设备等。
3、中高级应用案例有:围棋、西医门诊化验与检验处方自动化系统、中医自动诊断与处方系统、自动驾驶技术、机器人厨师、机器人交警、智能法官系统、智能炒股分析软件等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评价与决策处理复杂情况的智能系统

【在中医领域的应用】
今天主要是从计算机程序发展到人工智能的历程来谈谈应用于中医领域的情况。
【原始代替阶段】
最初是代替人工重复、简单的劳动为主的计算机程序、软件。比如方证派治疗感冒,以发烧为例,通过区分是否有汗、有无咳嗽等梳理出一套公式:
1、发烧+有汗+咳嗽+口渴、黄痰、黄鼻涕=麻杏石甘汤;
2、发烧+有汗+无咳嗽+口渴、怕冷=桂枝汤加葛根;
3、发烧+有汗+无咳嗽+不口渴、怕冷=桂枝汤。
梳理出一些列类似的公式,输入计算机作为逻辑判断出方的依据,临床使用时把这些症状输入电脑,由电脑自动出方,电脑在记忆、检索等方面比人有优势,但实际情况远比这些公式复杂。
 
【积累发展阶段】
通过收集、分析、存储大量的实际医案,以及单味药物的主治、常用药对功效、常用经方主治等,临床检索时就有了过往经验的依据,从而提高了准确率和使用范围。
【智能分析阶段】
此时已经开始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不再局限于存储、检索、经验借鉴等传统做法,而是掌握了经方的核心秘密(最核心的算法),因此可以训练过往的临床医案可以判定一个处方是否为有效的经方可以不断进行深度学习,根据临床效果不断调整优化,借助神经网络评价与决策处理系统,解决更为复杂的实际情况,已经成为智能系统。

【智慧医疗相关话题】
1、西医的核心是新药的研发,中医的核心是经方配伍实现随证治之,都指向根据新情况,研制新的有效药(经方),这部分是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2、生化指标、医学影像、症状、舌苔、脉像等,通过专业的单机软件就可以实现数据化,结合已经实现相关医疗模型的门诊处方软件就可以直接配出所需药物。
3、西医整体思路按规定的程序做,比较机械化,同时有精准指南作为临床依据等。
4、中医AI,由于理论还莫衷一是,百家争鸣,临床时模糊性、随机性比较大,以方证为主开发AI是比较符合当前情况的。
5、门诊处方软件限制了聪明的医生,但也为记性差、差错率高的医生做了兜底,最后实际水平被迫“平均化”。
临床医生,如果按部就班、不动脑筋,一直重复简单、机械的工作,换个其他人也能胜任,就很容易被机器人替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