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方赏释:达原饮

 铁毛l 2023-02-13 发布于四川

达原饮

槟榔二钱(6g)厚朴一钱(3g)草果仁五分(1.5g) 知母一钱(3g)芍药一钱(3g)黄芩一钱(3g)甘草五分(1.5g)

上用水二盅,煎八分,午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图片

【原方证治】

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痛身痛。其时邪在伏脊之前,肠胃之后,虽有头疼身痛,此邪热浮越于经,不可认为伤寒表证,辄用麻黄、桂枝之类强发其汗。此邪不在经,汗之徒伤表气,热亦不减。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其渴愈甚。宜达原饮。

【制方背景】

1.应时代之需

明末清初,封建社会阶级矛盾高度激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战争使得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处处是饥荒,温疫频频暴发。据《温疫论·原序》记载:“崇祯辛巳(1641年),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染。”吴氏目睹了当时疫病流行,时医多囿于《伤寒论》成法以致“枉死不可胜计”的惨景,感慨而发:“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书,原无明论,是以投剂不效,医者彷徨无措,病者日近危笃,病愈急,投药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圣经之遗亡也。”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吴氏通过大量的临证实践,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疫病的病因、病机等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明辨了伤寒与温疫之不同,另辟蹊径,独创治疫之理法方药,济世活人。

2.以“疏利膜原”遣药组方

虽然温疫与伤寒有天壤之别,但因其临床表现酷似伤寒,故容易造成误诊误治,吴氏指出:“时疫初起,邪气盘踞于中,表里阻隔,里气滞而为闷,表气滞而为头疼身痛,往往误认为伤寒表证,因用麻黄、桂枝、香苏、葛根、败毒、九味羌活之类,此皆发散之剂,强求其汗,妄耗津液,经气先伤,邪气不损,依然发热。”可见,其观点认为温疫的初起阶段是疫邪初客膜原,而膜原既非在表,亦非在里。因此,疫病在该阶段既非伤寒表证,不可用麻、桂之剂以取强汗;不是里证,也断不可妄下。而时医在诊治疫病时可谓上手便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据此,吴氏指出“时疫之邪,以疏利为主”,开创了“疏利膜原”的治疗方法。吴氏谓:“方其浸淫之际,邪毒尚在膜原,此时但可疏利,使伏邪易出······所以疫邪方张之际,势不可遏,但使邪毒速离膜原,便是治法。”根据温邪盘根结错于膜原的理论,又可首倡开达膜原,并经反复的临证实践,筛选药物,创制构思新颖的名方一一达原饮,用之疏利膜原,透邪以出。

【制方要旨】

吴氏认为温疫病其口鼻所受之邪始客于膜原,其云:“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凡邪在经为表,在胃为里,今邪在膜原者,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半表半里。”而针对邪伏膜原之胶结,吴氏又指出:“温疫之邪,伏于膜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药石所不及。至其发也,邪毒渐张,内侵于腑,外因于经,营卫所伤,诸证渐显,然后可得而治之。方其侵淫之际,邪毒尚在膜原,必待其或出表,或入里,然后可导引而去,邪尽方愈。”温疫之邪初入膜原半表半里,邪正相争,故见憎寒壮热;温疫热毒内侵入里,出现呕恶、头痛、烦躁、苔白厚如积粉等秽浊之候。此时,邪不在表,忌用发汗;热中有湿,不可单纯清热;湿中有热,又忌片面燥湿。当以开达膜原,辟秽化浊为法。

达原饮用槟榔辛散湿邪、化痰破结,使邪速溃,为君药。草果辛香化浊,辟秽止呕,宣透伏邪;厚朴芳香化浊,理气祛湿,二药共为臣药。以上三味辛行疏利,芳香透达,破疠气所结,除伏邪盘踞,使气机畅利则伏邪自溃。如吴氏所述“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而温热疫毒之邪最易化火伤阴,故辅以知母、芍药之寒润,清热滋阴,并能监制前三药温燥气烈之性,防其耗伤阴液。黄芩苦寒,清热燥湿。生甘草既能清热解毒,又可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开达膜原,辟秽化浊,清热解毒之功,可使秽浊得化,热毒得清,阴津得复,则邪气溃散,速离膜原,故以“达原饮”名之。

本方的配伍特点:

第一、全方辛香燥烈,气味雄厚,直达膜原,辟秽化浊;

第二、刚柔相济,燥润兼施,在行气宣达、燥湿化浊中注意护阴,避免温燥伤津。

图片

【名家发挥】

吴氏提出温疫初期邪客膜原、须以疏利透达为治的观点,为后世温疫学家深入研究温疫初起的治疗提供了可贵的思路与参考。自吴氏之后,经医家们在实践中合理加减化裁,达原饮的运用日臻完善。后世医家运用该方多减去知母与芍药两药,一是因疫多兼湿,其二是津液未伤。

薛生白《湿热病篇》治寒热如疟之湿热阻遏膜原证,以达原饮减去黄芩、知母、芍药,加柴胡、藿香、苍术、半夏、石菖蒲、六一散为主方。薛氏认为湿温病寒热交作如疟,乃湿热阻遏半表半里之膜原,当用疏利透达之法,以达原饮变化而为治。方用柴胡和解透邪,厚朴、半夏、槟榔、草果燥湿化浊、芳香辟秽、下气宽中,藿香、菖蒲可芳化湿浊,六一散清利湿热。诸药合用,共奏宣透膜原、辟秽化浊之功。该方较吴氏达原饮而言,其清热之功较弱,而祛湿之力较强,不仅加入藿香、菖蒲增强了达原饮芳香化湿、辟秽化浊之力,并用六一散以清利湿热,宣透、温燥、清利三法并用,则湿温之邪得以祛散。

雷少逸《时病论》治湿温寒热似疟,脉缓钝而不弦,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呕逆胀满,用达原饮减去知母、芍药加藿香、半夏、生姜。雷氏说:“发则恶寒而不甚热,脉象缓钝而不弦,一身尽痛而有汗,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者是也······此宜宣透膜原法。”雷氏方仍以温燥药为主,但较之薛氏方,保留了达原饮中的黄芩,其主治证中的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呕逆胀满等体现了阳明湿浊重,失于传输的病机。而湿邪一旦化燥则易入阳明而成燥热证,用黄芩则有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且黄芩可制厚朴、草果之燥热,佐藿香、半夏以化湿调脾,使生姜破阴化湿,甘草和中调药。全方配伍严谨,对于湿热遏伏膜原者颇切实用。

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治往来寒热,胸胁痞满,腹胀不思食,口干不思饮,大便秘,小便赤涩,以达原饮减知母、芍药加藿香、半夏、柴胡、枳壳、青皮、桔梗、荷梗,即柴胡达原饮。《通俗伤寒论》认为:膜原居于半表半里,外通肌腠,内近于中焦胃腑,为手少阳所主。膜原为内外交界之地,又为三焦之关键和门户,“凡外邪每由膜原入内,内邪每由膜原达外”。故而,俞氏认为邪伏膜原证应从调整少阳三焦入手,通过开达三焦气机,使伏于膜原之邪,从三焦而外达肌腠,再通过辅以宣透的药物,使邪气从表而解。俞氏加减化裁吴又可达原饮,以柴胡疏达膜原之气机,黄芩苦泄膜原之郁火,作为君药,臣以枳、桔开上,朴、果疏中,青、槟达下,以畅达三焦之气机,使以甘草和中益胃,诸药相伍,以使膜原之伏邪从三焦而外达于肌腠,再佐以荷梗,外透浮游于体表之邪。

刘奎《松峰说疫》以达原饮减知母、芍药加黄柏、栀子、茯苓,名为除湿达原饮,用其治疗温疫兼湿。刘氏认为温疫在发热时,兼湿热者多,而兼寒湿者少,宜用除湿达原饮,分治温与湿,双管齐下。在阐释其组方时,刘氏指出“如兼三阳经症,仍酌加柴、葛、羌活,瘟而兼湿,故去知母,而换黄柏,以燥湿且能救水而利膀胱。去黄芩换栀子,泻三焦火而下行利水。加茯苓利小便而兼益脾胃。三者备而湿热除矣。”

全国名老中医、成都中医药大学陈潮祖教授以达原饮化裁治疗流行性感冒,若寒多热少,胸痞脘闷,肢体重倦,舌苔浊腻,属湿多于热,去白芍、知母,加佩兰、茵陈以芳化湿浊;如果热多湿少,日久不退,午后较甚,加白薇、栀子,增强清热之功。陈氏特别指出,苔厚而腻,是津液未伤之征,宜减去知母、白芍。并认为自又可以降,后世医家所制达原饮变方皆减去此二药,其依据在于舌苔虽厚而不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