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识别主流题材

 耀日131 2023-02-13 发布于辽宁

一般人很难接触到一些市场的隐秘,有些东西我会拆开给你们讲,比如游资大佬的玩法,其 实也是我正在教的东西,有些可能你们感兴趣,比如坐庄,内幕交易的玩法,这些东西,后 面如果时间允许,我可能会补充讲一下,但只是作为课外知识,另外,如果你们真的感兴趣, 我给你们指一条道,可以去证监会的网站,有一个行政处罚的栏目,可以多去翻一翻,很有意思。

image.png

你们可能不涉及到这些东西,但是我,包括身边的朋友是经常看,经常学习的,否则很容易踩雷。

放心,我给你们讲的题材的玩法,肯定都是合法合规的。我们这边未来能不能走出一个10亿级别以上的游资,要看机遇,但上亿级别的游资,肯定会出现,估计就这三五年,等你们可操控的资金到一定级别,自然会明白,最大的坑,是法规的坑。

所以,我要为你们的未来负责,不能教你们一个有坑的方法,能够扎堆在这个圈子里,都是缘分。

现在开始我们的主题:主流,大江大河。

上周我们讲过,题材即故事,能够炒起来的故事,客观逻辑必须简单,有魅力,能持续。所有的故事中,真正值得我们参与,并且能赚到钱的,只有主流题材。

我们如何识别主流题材?

两个要点:

1、客观有硬逻辑

2、主观资金认可

客观的故事,要简单,有魅力,有持续性,这就是硬逻辑。但是,只有客观的故事,不足以成就主流题材,还需要资金的狂热追逐,打造题材的赚钱效应。

简单说:题材故事要好听,还要能赚钱,而且是短期爆赚,只有这样,你才能吸引足够多的人一起讲故事,把故事推向高潮,而我们才能在其中,赚一波情绪的钱。

以最近的人工智能来举例:

先看它的客观逻辑,也就是它讲的故事:

1、美股BuzzFeed春节期间2天狂涨3倍,大家开始关注AIGC,这东西是人工智能内容生成:

2、随后市场挖出2022年11月末的一个技术应用:OpenAI的产品ChatGPT,这东西更加强大,俗称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它能生成内容,还能跟人互动聊天,据说在海外非常火。

3、中国这方面技术最好的是百度,前几年allin人工智能,最近宣称要推出自己的ChatGPT,所以百度的港美股都在大涨。

故事最开始的两天,有各种各样的专业名词,比如AIGC,ChatGPT,我们说过,故事要简单,要让人能听懂,才有足够多的人来参与,所以,你们看到,所有的炒作概念,在股市里面,最后都被简化为人工智能,这就是故事的简单原则。

它代表了人类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当然有魅力,而产业界纷纷推出自己的ChatGPT项目,上市公司纷纷蹭热点,比如奥飞娱乐说ChatGPT 是自己参股公司光年无线的重点技术业务方向,但实际上,自己只参股了光年无线5%的股权,百度说,3月份要推出自己的ChatGPT,三六零也公告要出类似的产品。

所以,这是一个产业技术变革的故事,产业界发公告,机构们在吹,媒体做科普,这样的故事,简单,有魅力,又有持续性。有同学问:这些资料从哪里找?

各位朋友,现在是信息社会,一定要勤快一点,带着问题多动手,我给你们讲的东西,都是网上公开的消息,没有任何内幕,也没有任何小圈子里面私下传播的东西。

有些财经网站做的比较好,会把热点题材的消息做整理归纳,比如选股宝,财联社。有一些技术关键词,可以从搜索网站上找科普资料,放心,你一定找的到,咱们是做主流题材的,这些题材,既是股市热点,也是社会热点,有无数蹭社会热点的人,会搜集资料给你做科普,每天不要总是刷抖音看美女,看帅哥,搜索一下啥是 ChatGPT,一堆的视频博主抢着跟你解释,花个几分钟看一看,很难吗?

为啥我跟踪热点题材,总要让它跑两天,原因很简单:我得等别人给我搜集资料做科普啊。

当然,这是开玩笑。

经历了第一堂课以后,你要有一种思维方式:以听故事的眼光,看每天的消息和文章。你会慢慢理解各方力量是如何推动故事一步步发酵,走向高潮,甚至落幕。

这里要注意,题材故事的落幕,不是媒体的批评,甚至批评也是讲故事的一部分,所以,不要老是战战兢兢,比如炒人工智能,汉王科技收到一份问询,然后你就胆战心惊,牛股问询很正常,真要是不问了,那就是停牌。

我记得前几天官媒写过ChatGPT的文章,标题是《莫让过度炒作耽误新技术》,观点不用看,这种不痛不痒的批评,只会让更多人对人工智能感兴趣,这是人气的添砖加瓦。这种媒体文章,唯一的用处是给我们做的知识科普,让我们知道这技术,到底怎么回事儿。

现代社会分工,已经极度细化,知识系统极度繁杂,我们得承认,有些东西,确实不懂,或者要弄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没必要,而且这些所谓的知识,对我们也没太大的用处,还不如省点时间精力,让那些懂的人,讲给我们听。

人生百年,貌似很多,但其实很短暂,一定要学会借力,只有这样,你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走的更远。

类似人工智能这种技术变革的产业题材,去年还有元宇宙的炒作,除此之外,A股的主流题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类型:政策题材

超级题材多政策,由于中国是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政策制定和执行,自上而下,拥有极高的向心力,高层发布重大政策,部委制定计划,分发到省市执行,所以重大政策之后,往往是持续时间很长的呼应政策的文件消息,这就让政策题材具有强大的持续性。

政策级别越高,越有突发性,开创性,往往持续性越强,炒作热度越高,最典型的就是2017年的雄安,2018 年的科创板,都走出了大量的妖股

上层也乐于见到二级市场对政策的炒作,毕竟这也是对政策号召的响应,比如这次的数字经济,也是政策逻辑,从政策推的是数字确权,二级市场不懂,直接炒数字经济。

产业题材,政策题材,还有其他类型的题材,比如俄乌冲突,新冠等等,这些属于突发的消息题材,由于事件本身的持续性,带给题材的持续性。

客观有硬逻辑,可以讲故事,事实上,每天都有人讲,我们看涨停复盘表就知道,几乎每一个板块大涨,背后都在尝试讲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

美好的故事,动动嘴就可以,你再用心一点,借助短期无法证伪的谣言,广泛传播消息,也能讲出一个靓丽的故事。2015年以前,大佬们最喜欢玩的故事是重组题材,乌鸡变凤凰的故事。

我遇到好几个交易非常草莽的哥们,2015年以前,经常提前埋伏一堆股票,然后花钱找人在证券报纸上发文章,或者论坛里面找水军炒个股热度,等到涨停,自己再推一把,来个加速直接砸盘

这是以前讲故事的玩法,现在肯定不能做了,一查一个准,而且监管层最喜欢查那种赚钱的大佬,没一罚三出政绩,简直不要太爽。

但这样的故事,多数都无法成为主流。所有的主流题材,都是市场合力的结果,需要宏大的故事构图,需要机构,媒体,上市公司,甚至政策方共同推动。

我们要参与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题材故事,就像一片肥沃的土地,有的长出杂草,有的长出庄稼,其中的差别在于,是否有人下种,耕耘,维护。

客观的故事要好听,还要主观资金认可,需要他们持续推动,打造赚钱效应,吸引足够多的资金参与其中,才能成为主流题材。

资金对题材是否认可,通过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1、连板的标杆;

2、抱团人气股;

资金是逐利的,要想让场外资金参与进来,一起推动题材故事,必须要向他们证明,这里是可以赚钱的。如何证明?

只有一条路:打造赚钱效应的标杆,这是主流题材必然要经历的道路,目前,只有以上两种形式。

以人工智能为例,它的热度上升,是通过一堆的连板来实现:同为股份,智能自控,汉王科技,最终走出来汉王科技,除此之外,还走出来了云从科技,海天瑞声,初灵信息,赛为智能等等,牛股频出。

这里注意一下,有同学在圈子里面问到了,云从科技,海天瑞声这种,20cm非连板形式的人气股,这种以前出现的比较少。

但我还是把它们作为题材的人气股来看,当资金在连板的汉王科技上拿不到筹码,而题材人气非常旺,资金需要寻找出路,所以这一轮的20cm就成为接力资金发泄情绪的出口这里衍生一下,如果未来主板也推行了20%涨跌停制度,那么资金对题材的认可,很有可能不再是连板,而是“短期翻倍,并且在题材中率先上涨的题材龙头”。这个就需要盯住分时,盯住谁在题材弱势的时候,还能逆势刚。

题材弱转强的本质逻辑,依然没有变化。

除了连板的标杆,资金对题材的认可,还有可能通过抱团人气股来体现,比如人工智能的行业龙头科大讯飞,千亿市值的大票持续大涨,游资怼小票,机构补仓上大船,整个题材变成了游资与机构的合谋。

小票依靠高度聚焦人气,而行业龙头,本身拥有极高的辨识度,所以不靠高度吸引人,而是靠成交爆量来证明资金的认可。比如去年11月底炒国改,中国联通爆量涨停,回落以后,反包涨停,爆量成交42亿,说明已经有巨量资金认可题材,不惧砸盘。

做一个衍生,行业的ETF,尤其是那些市值比较高的ETF,他们配置的都是行业内前几名的上市公司,所以它们持续上涨,同样可以作为资金认可的标志。

所以你们可以看到,我并没有盯住特别多的票,但能看到板块异动,就是跟踪ETF的结果,比如 2022 年 11 月份以来,驱动大盘的力量是权重白马和中概互联网,那么你盯着白酒 ETF和中概互联网 ETF,基本就能判断当日大盘的承压和推动。

咱们这边有些同学不具备短炒条件,那么可以多跟踪一些热点题材中的大票,当游资与机构合谋的时候,抱团大票或者 ETF,风险很低,但收益也会很可观。

A股发行注册制已经落地了,未来上市公司会越来越多,对于我们炒股的要求,其实是越来越高,以前你拿着相对低位的票,用一个有缺陷的技术,哪怕拿着垃圾股,风险票,只要守住,总能涨,因为上市公司是稀缺资源,钱多票少。

但是近5年,包括未来10年,市场稀缺的天平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稀缺的,不再是上市公司,而是资金。你会发现,即使每天成交8000亿,市场依然萎靡,只有极少数题材股非常活跃,其他都是不死不活。

所以,你要怎么在这个市场当中赚钱?

谁稀缺,谁赚钱,所以,你要跟着稀缺的活跃资金走,跟着大佬走,吃喝全都有,而大佬跟着热点走,所以,你要先人一步,就不能去琢磨已经滞后的资金流向,而应该琢磨题材炒作的规律。

主流题材炒作的全过程,有什么样的规律,它的主升浪,反复和终结,它的机会和风险,它的强弱节奏在哪里,这是我们下一堂课的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