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世纪基督教会对法国社会产生了何种影响?

 逍遥_书斋 2023-02-13 发布于河南
文章图片1

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法国乃至西欧,主要起到教化和思想上的引领。基督教会虽然是罗马帝国相爱相杀多年,但随着日耳曼人的后来居上,这些来自北方的满族,还没有完全的开化。正是靠着基督教会的承继引导,法国乃至西欧社会,才能重新回到发展的正轨。

罗马帝国到了后期穷奢极欲,极度推崇人欲和享受,而基督教会恰恰宣扬的是禁欲思想。它在发展的过程中,给罗马帝国内部带来了全新的活力。而且推崇一神化体系的基督教,在罗马分崩离析的时候,收拢和归纳了很多文化典籍。

日耳曼人来了之后,在西欧各地逐步建立了新的王朝。他们虽然一跃成为了社会的支配和统治者,但是在文化思想领域,依然保留着太多蛮夷和未开化的色彩。单单是此前保留下来的很多拉丁文的文化典籍,这些新的统治者就看不懂。

中世纪的法国,褪去蛮夷色彩

蛮族主导的王室,在中世纪早期依旧野蛮好战,基督教会则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文化中心体系。他们逐步吸纳各地的日耳曼人皈依基督教,并且从精神上去逐步感化他们。在中世纪的法国,褪去蛮夷色彩的进程,也是极度曲折的。

比如,编写了《法兰克人史》的格里高利,就是一位懂得拉丁文的教士。虽然他的书在后世被不少学者诟病,可在早期的中世纪,格里高利就是暗黑中的一盏明灯。毫不客气的说,他指引了全法地区的人,逐步形成了自我民族的意识。

文章图片2

8世纪后,法兰西又出现了查理曼大帝,这一时期法国褪去蛮夷色彩的步骤很明确。他在全法各地,大量的修建教堂、修道院和学校。所有的王室子女和贵族的子女,都被送到学校去接受教育。随着教育在上层的普及化,统治阶层蛮夷的色彩逐渐被稀释。

此外,他还极其重视文化的传承,各地的修道院里新建了大量的图书馆。很多古典时期的手稿,得到了重新整理和修复。这些工作,大部分都是靠着懂拉丁文的修士们来进行的。有了重视文化的理念和基础,很多知名学者也被吸引到了王室。

聚集在查理曼身边的知识分子,很多都是教士和僧侣。这样一来在文化重构层面,就形成了世俗的王权和基督教会结合合作的局面。毕竟单独依靠基督教会的力量,很难让文化的普及向纵深领域发展。

另一边,世俗的王权此时还在经历成长,亟需教会掌握的文化思想来滋养。所以,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为黑暗的中世纪点亮了一盏明灯。然而随着查理曼大帝的死去,帝国再次分崩离析。

征战和新一轮的蛮族入侵,让刚刚建立起来的图书馆和学校都被毁掉了。直到10世纪,整个法国渐渐趋于稳定,新的文化传承才又开始了。1024年,诺曼底修道院因为聚集了大批学者,很快成为知名的学术中心。

骑士精神成为中世纪文化的根基

当封建模式逐步在法国确立起来后,社会的整体形式又渐渐安定下来。然而此时各个领主间的私战,还是给全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平民阶层的农民和工商业人员,深受私战的危害。基督教会为了制止私战对社会的戕害,曾发起过“上帝的休战”运动。

到11世纪后,全法国都响应这一运动,私战之风才得到了一定的遏制。社会稳定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才能提上日程。这期间,法国各地修建了大批新的教堂。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就是在这个时期,逐步取代此前的木质结构的。

文章图片3

气势恢宏的建筑,表达了人们对天堂的无尽向往。此外,教堂内部的雕塑、壁画和装饰,也体现出了这一阶段的社会文明程度。从整体来看,基督教会的作用,依旧是凝聚人心和教化万方。

在修建教堂的时候,富人和贵族愿意慷慨捐款,穷人和平民则主要提供劳动。宗教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它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社会整体的矛盾,让封建社会逐步迈入了文明化的阶段。

尤其对封建贵族上层而言,这一时期是重要的骑士和骑士精神确立的时期。此前,蛮族们将私战和打斗当成是勇气,而随着基督教会将全新的理念诸如到斗争中后,骑士不再是野蛮的象征,而是成为了忠诚和守护上帝的象征。

就像上帝制服恶龙,东方的佛陀收服各种妖魔成为护法一样,骑士,就是基督教会在世俗社会,对贵族好斗精神的一种收编。有了这个前提,中世纪早期那些野蛮的私战,便渐渐不复存在了。

作为一个骑士,要孝敬父母,要崇敬上帝,还要爱人如己以及不能偷盗邪淫等等。总之,骑士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道德规范,而且还有守护全社会道德规范的义务。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骑士精神,也渐渐成为了中世纪文化的根基。

文章图片4

教会扩展道德规范

在法国,除了骑士精神之外,还一度盛行起了骑士文学,这属于骑士精神的衍生物。通过这一系列精神文化的滋养,法国的贵族上层,率先褪去了野蛮的外衣。这一时期,作为贵族的子弟如果不懂文化典籍,如果不懂得拉丁语,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身世。

基督教会除了给贵族上层施加影响外,在11世纪后,教会还一度想把道德规范,扩展到每一个人身上,而且不分身份高低。

教会在后来掌握了部分的司法权力,各地只见那都专门成立有教会法庭。一旦被认定为犯罪,教会法庭可以代表世俗法庭,对单独的个体定罪。于是,基督教会逐步掌控了全法国人的精神道德审判和精神生活的规范指定,这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越是到了中世纪后期,基督教会在精神文化领域施加的影响,开始渐渐倒退。尤其随着工商业的急速发展,基督教推崇的禁欲和蒙昧主义,成了社会理性思辨的绊脚石。

这一阶段的基督教会,为了继续维护自身的正统地位,一直在从哲学的角度,企图去美化《圣经》,这种辩护的特点是不触及自然领域,不对社会实践进行具体研究,他们只研究神学,而且将其定义为唯一的真理来源。

所以到了这个时期,基督教会已经成了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拦路虎。很多学者,不管是社会学者还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稍微提出什么新的观点,就会被基督教会斥责为异端。

文章图片5

越是如此,上层的一些知识分子在经历过启蒙之后,与基督教会更是渐行渐远。而在社会的中下层,很多反抗则更加激烈,被基督教认为是异端的运动,在12世纪后曾于法国各地相继出现。

比如法国南部地区的阿尔比派、卡特里派等等,他们追随者众多,甚至还一度引起了罗马教廷和法国王室的惊惧和担心。虽然这些新的教派最后都被联合剿灭了,但透露出来的问题却依旧存在。

即社会的发展,到了中世纪后期,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过去将基督教会封为老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基督教的理论已经不能解释新的社会和自然现象的时候,不管他们采取何种措施,都挡不住人们探索的脚步。

综合来看,在中世纪早期的法国,基督教会起到的作用是进步的。而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基督教会本身的理念,便渐渐阻碍了新的进程。从更高的角度去看,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而从人的精神角度去看,基督教会对法国各阶层思想精神的影响,又是极其深远的。背后体现出来的,也正是宗教存续的逻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