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疗卫生系统事业单位面试题(武宣检验岗)

 公职资料库 2023-02-13 发布于山东


第一题:

怎样保证检验结果真实性(举例说明)。

  医学检验分析的质量保证有前、中、后三个阶段的控制过程,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已被广大检验工作者所重视,通过规范操作、设立室内质控品和室间质评来监控检测的整个过程,使结果分析的准确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分析前质量控制因具有相对不可控性,对检测的结果影响大,在整个检验过程中就显得非常重要。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从临床医生申请检验开始,包括检验项目的申请,采集样本前患者的准备,原始样本的采集,样本的运送,样本到达实验室后分析前的处理,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结束。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有患者拿了检验申请单就来到检验科要求抽血,这样的标本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就会很大,甚至会使医生得出错误的诊断。比如我们来看一下患者的饮食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一顿标准餐后,甘油三酯可升高50%,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可升高20%,胆红素、无机磷、钙、钠和胆固醇可升高5%左右。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可引起血BUN、UA增高,咖啡可使AMY、AST、ALT、GLU等升高。酒使GLU降低、GGT升高。脂血:其产生的主要影响如下:被分析物分布非均一性。血清或血浆中水分被取代,有时可达10%左右。对吸光度的干扰。物理化学机制的干扰。如标本中的脂蛋白可整合亲脂成分,降低与抗体的结合,并影响电泳和层析。

  要保证检验结果真实性,就必须对影响检验数据的技术人员、仪器设备、样品处置、检测方法、药品试剂、环境条件、量值溯源等所谓人、机、样、法、环、溯诸多因素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全面控制,系统地、协调地将检验工作全过程涉及到影响检验质量的、对其质量形成过程中各个活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关系加以有效的控制,才能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公正、真实可靠,才能保证实验室分析测试工作质量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第二题:

什么是三大常规。

检验科“三大常规项”检查具体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1.血常规

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随着检验现代化、自动化的发展,现在的血常规检验是由机器检测完成的。血常规检查包括有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等,通常可分为三大系统,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2.尿常规

尿常规是指医生收集患者的尿液,通过检验科对尿液的分离检查,测定尿液各种成分的量是否超标,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

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流行性出血热等的诊断,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尿液的化验检查还可以反映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3.便常规

便常规检验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及早发现胃肠炎、肝病,还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筛查。便常规化验包括检验粪便中有无红血球和白血球、细菌敏感试验、潜血试验(OB) 以及查虫卵等。

便常规检查对于判断人体健康状况是必要的检查项目。

第三题:

什么是精密度、准确度,二者的关系?

临床化学检验,精密度确度是测量程序两大主要的性能特征,同时也是临床实验室方法确认和性能验证的重要内容

精密度是指规定条件下获得的独立测量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密度按操作条件不同又可以分为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

准确度是指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准确度和精密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应当指出的是,测定的准确度高,测定结果也越接近真实值。但不能绝对认为精密度高,准确度也高,因为系统误差的存在并不影响测定的精密度,相反,如果没有较好的精密度,就很少可能获得较高的准确度。可以说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