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ITES可持续场地设计干货整理

 江南一鱼6jvvqc 2023-02-13 发布于江西
SITES英文全称叫The Sustainable SITES Initiative,中文叫可持续场地设计。他是一套针对除建筑之外的所有场地如何做场地可持续设计的指导方针也是一套评估体系。关于SITES的一些基本知识我在以前的文章有过说明,具体可查阅:可持续场地设计SITES入门扫盲——有这一篇就够了

图片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发现SITES包含的内容有很强的系统性,包括从项目萌发前的选址到设计、施工、维护及社会性等都有很详细的阐述。当然作为景观设计师在上述阶段中扮演的角色能做的贡献虽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如果可以系统性了解其「所以然」「之所以然」,相信在项目中就能很好的灵活应用。
SITES因其系统性所以包含的内容有很多,10个大项,包含18个先决条件和48个得分项(非必要条件)。我把作为景观设计师可以了解的内容做一下梳理分享给有兴趣的朋友,如有不当感谢留言指正。
为便于理解,结构上从每个大项逐一展开,先概括再理一些值得借鉴可参考的点。
关于代号和编号的说明:P=Prerequisites(先决条件);C=Credits(得分项);P1.1=1号大项里的第1个分项,P1.2=1号大项里的第2个分项,CX.X同理依次类推。

先决条件顾名思义是必须满足的必要项,也就是说如果要参加SITES评级无论总评分有多高,但凡18个先决条件有1项没有满足,都无法获得评级,这就是卡脖子项。
得分项可以有选择性,当然得分太低,达不到及格分也同样无法获得级别认证。(总分200分,及格70分)
SITES评估内容的10个大项。

图片

图片
10个大项里的18个先决条件项目
1场地环境
场地环境这块大项核心的目标就是保护农田,水生生态系统用地,减轻对未开发土地的压力。那么反之建议已开发用地重新开发,或对场地内遭破坏的土壤进行恢复或修复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得分鼓励。
先决条件

主要是在规划初期,场地选址时需要着重关注的用地性质,有4个分项。

P1.1/P1.2对农田和具有泛洪功能的土地限制开发:如果场地内有该类土地,需要加以保护或者另外选址,或对符合条件的进行土地补偿。出发点是对农田的保护既是保证耕种也是保障粮食。

P1.3保护水生生态系统:海洋、岸线、沼泽、湖泊、河流等包括鱼类和其他野生生物栖息的湿地和深水栖息地。

P1.4避开保护名单上的濒危动植物栖息地:如场地内含有保护品种,那么进行最低影响的施工活动。比如只在动物物种不活动的季节进行施工或者维护活动,以提高栖息地的质量。
图片
得分项:

C1.7 联通多模式的交通网络:这个得分点非常鼓励步行或非动车的可达性,以此来支持绿色出行,往大了说就是减少碳排改善人类健康。

具体可实施的策略:

1 项目地半径1.6km范围内有连续的人行道和横道网络连接出入口。

2项目地半径1.2km范围内可骑行到达出入口,且自行车网络延申至少8km。

3 至少1个出入口位置连结公共交通站点。其中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站点距离入口小于400m。轨道交通/轮渡码头距离入口小于800m。

图片

2设计前评估和规划
主要在于对场设计前期其地块调研,设计,施工及维护等制定一系列有效的实施流程,包括可持续的原则和目标,各项保护措施,预算计划,实施和维护计划等,目的是在设计,施工和维护的每个阶段,利用跨学科的协同机制来优化场地性能。
先决条件:
P2.1 /P2.2使用整合的设计流程和设计前的场地评估:要求组建一个资质合格的专业团队(设计,施工,可持续实践的专家,精通植被,土壤,材料及人类健康的专家)包括业主共同商定协作方式和的沟通方法。确定工程项目可持续原则和性能目标(比如长期和短期的节能,节水目标,病虫害防治计划等);确定项目利益相关群体及潜在场地使用者,后续对场地的建议和参与纳入他们的意见;制定项目信息计划包括场地特征,机会和约束条件等;制定施工、监督方法及维护计划。

图片

P2.3 指定并传达植被和土壤保护区:要求确定和绘制受保护的区域范围,并传达给所有相关的项目人员。在保护的策略上有一条看过后特别难忘,必须使用步入可以带出和带入的设备以避免造成土壤压实。(这个在国内执行好像有点难度?)

得分项:

C2.4 鼓励使用者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唯一的一个得分项目,得分方式如题。

具体可实施的策略:

1邀请用户或利益相关者参与设计评审。

2多种灵活方式征求用户意见或反馈。(要求至少2次向公众呈现设计)

这一条在我们的一些公共空间设计中有些缺失,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吧,无论是决策者功能导向、项目周期或其他,会出现一些空间或功能出于设计师想象中的用户需求,缺乏对真实用户使用场景的观察和调研。公共空间理应该为真实的大众需求而设计。
图片

3场地设计(水)

先决条件:

先决条件主要是对降水(雨水)的保留,及减少饮用水、天然地表水和地下水在景观灌溉方面的使用。目的都是为了保护水资源,减少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P3.1 降水管理:要求至少保留60%的场地降水量,这就需要场地通过渗入,蒸散和再利用来保留和存储场地降水。通过建蓄水池,和最大限度使用渗透材料铺地以及利用植物和健康土壤的过滤景观(生态草沟、雨水花园等)提供渗入机会。也可以通过堆肥的方式来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因为鼓励雨水下渗,所以对可能形成雨水污染来源的材料(铜制和锌制的屋面,排水沟、管,镀锌材料等)需要尽量减少使用,也建议减少化肥的使用等。
图片
P3.2 减少景观灌溉用水:从保护水资源的角度,减少或不用饮用水、天然地表水(湖泊/溪流)以及地下水进行灌溉。要求在植物移植到场地后其灌溉用水量与基线案例比至少降低50%。在国内基线案例需要用美国EPA WaterSense用水预算工具同等工具查询。(PS这块知识欠缺,有了解的朋友欢迎留言。)

得分项:

对于水从底层出发将之归结为三个点:节水,储水,净水。

「节水」C3.4 减少室外用水:通过减少或不用饮用水,地表水甚至地下水,来最大限度减少资源的使用。跟景观相关的主要是灌溉用水和水景用水的使用量。

具体可实施的策略:

1利用回收水灌溉(收集雨水,回收灰水,锅炉冷却塔排放水,回收废水等)

2至少50%用于水景的水来自非饮用水。(得分值越高,饮用水占比越低)

「储水」C3.3管理降水&C3.5设计美化的功能性雨水设施:这里的降水管理是基于超过P3.1先决条件管理60%的降水而言,对于超标者的额外得分奖励。抛开功能性的蓄水池,改良土壤来保水或渗水外,美化的不失功能的雨水设施是受鼓励的。

具体可实施的策略:

1 作为生态系统进行设计和维护的水景,包含本地植物群落,以及适合生长的水生生物。

2 使用降水作为唯一水源并作为雨水管理元素的雨水设施(生态草沟、雨水花园等)。
图片
「净水」C3.6恢复水生生态系统:对已退化或遭损害的水生生态系统在其功能性,完整性的恢复,一方面净化改善水质,一方面支持物种多样化实现完整的生态平衡。
4场地设计(土壤和植被)

先决条件:

主要是制定针对土壤保护和入侵植物的控制及管理的计划,以及具体实施的策略,包括施工活动中包括设立边界以明确不可破坏的土壤区域,明确新种植物的种植范围以避免可能带来的土壤化学性变化等。
P4.1 制定并传达土壤管理计划:目的是通过在设计阶段规划土壤恢复区并在施工前制定土壤管理计划以此来限制对土壤的干扰破坏,来支持植被和生物群落的健康以及土壤存水和渗水的能力。要求详细说明土壤恢复的处理办法,以及如何达标。土壤恢复的面积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施工活动造成的土壤破坏,必须按照30.48cm的深度恢复表层土。
P4.2控制管理入侵植物:要求提供内容完整的场地植物报告,评估是否有入侵植物,以及清除入侵植物必须使用步行可带入或带出的设备以避免对土壤造成压实。以及对于入侵植物的管理办法包括初期处理,长期的监控计划以及防扩散处理办法等。

图片

P4.3 使用合适的植物:也就是使用本地品种,这里更细化至能在场地气候和状况下旺盛生长的植物,通过植物的多样性来抵御病虫害,提高场地的景观绩效并减少资源使用。
Tips针对多样性,大型场地的植物品种选择要求:任何的比例不超过10%,任何的比例不超过20%,任何的比例不超过30%,对于小场地而言有利于社区植物多样性的物种即可。

图片

High Line

得分项:

植被方面概括来说:

1场地内原有植被尽可能保留,特别是一些特殊品种和名古木等。

2尽可能使用本地品种,恢复本地植物群落。

3利用植被减少热岛效应,降低建筑能耗。
每一个内容都有相应的指标来获得分值,例如保留和恢复本地植物群落在场地的占比数量。例如C4.9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利用植被遮荫,绿色屋顶及后续持续的维护计划减少热岛效应(有相应的公式计算方法)。
图片
而绿色屋面根据不同屋面坡度指标,以最小太阳反射指数计入。屋面绿色遮荫面积必须夏至日上午10点,中午12点和下午3点墙体和屋面的覆盖面积的百分比的平均面积确定遮荫面积。
C4.10利用植被最大限度减少建筑能耗:通过植被的遮荫降低用于制冷和制热的投入能耗。这里提一下在SITES的评估系统里,对于绩效的评估多数情况下有个年限的要求,短期和长期(3年,5年,10年 )均能实现相应的目标,而非即时效果。为了长期可持续的效果,要求提供完整的运营和维护计划,包括资金支持方式来实现长效性。

图片

太阳能屋面降低能耗

5场地设计(材料选择)

先决条件:

针对受威胁或者濒危树种的保护,降低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P5.1 不使用受威胁物种的木材:这项要求适用于项目中采购和安装所用的全新木材产品(家具,露台,栏杆,户外建筑结构,覆盖物等),及施工期间使用的临时木材(框架,脚手架,护栏等)。

得分项:

在材料的选择上,底层出发点是减少资源的浪费,围绕如何减少,相应给出了一些实施办法。例如:

C5.2 维护和使用场地内的建筑结构和铺装:也就是延长存量的使用寿命,减少新材料的投入。(咦,那GDP岂不得少一大截?)
图片
C5.3 可拆卸性和灵活性的设计:也就是提高材料使用的灵活性,提高使用率。这比如螺栓、螺钉非固定式安装,而非粘结、焊接等固定式安装。比如使用耐久性强的材料和可再利用回收的材料等。里的材料不含岩石和植物。

C5.4废旧材料和植物再利用:要求使用占比达到一定比例。比例越高得分越多。

图片

废旧材料再创作

C5.5使用含回收物质的材料:比如回收物质制造的塑木地板,回收物质含量高的钢材等。
图片

废旧可回收收材料制成地面铺砖

C5.6使用本地材料:减少运输带来的能耗和碳排。
C5.7使用可持续方式开采的原料:使用经第三方认证的可持续企业制造的产品。(有点上升到社会责任感,以道德标准来衡量了,就像在之前的一文中提到的,当使用可持续产品成为一种社会责任感,无论出于道德还是出于追求时髦,毕竟都是小综商品。而对于大宗产品,是否为这个溢价买单,如果缺乏政策的支持,怕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吧。
6场地设计(人类健康福祉)
这项没有先决条件,得分项从社会性文化层面出发,一方面鼓励保护场地所持有的文化形象,将设计融入场地的重要文化或历史景观。另一方面以人为本层面出发,围绕使用者提供便利性设计,鼓励设计活动的场地促进社交,及健康安全的环境支持身心灵的治愈。
图片
C6.4支持心理康复:该项对于空间场地设计更偏向布置多个较小空间而非一整块大的空间。注重营造良好的体验环境,比如鼓励通过设计降低环境噪音,巧妙利用阳光和树荫布置舒适的座椅等。
C6.5支持体育活动:鼓励设计户外运动空间,促进健康和交流。
图片
C6.6 支持社交联系:鼓励设计聚会,玩乐,游戏等空间,促进社交关联。
图片
C6.8 减少光污染:基于评级方法,降低光侵扰,降低对夜间环境的负面影响。
C6.10 最大限度减少接触环境烟害:也就是减少二手烟的吸入,比如设置无烟区/有烟区。吸烟区的设置上避免人流进出口、易聚集的区域,也将场地的盛行风和微气候考虑在内,尽量避免和减少人们二手烟的吸入。
图片
C6.11支持本地经济:鼓励施工期间雇佣本地工人,购买本地供应商提供生产和制造的材料和服务,为区域经济做贡献。
7施工

先决条件:

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通过沟通来验证和实施可持续实践。
P7.1 传达和验证可持续施工实践:要求承包商之外指定一个第三方团队监督其规范施工按图施工。要求在施工前制定SITES工程项目清单,把每个先决条件和得分项对应的职责分配给相应的团队,成员履行职责后签字。
图片
P7.2/P7.3 控制并保留施工污染物和恢复施工期间被破坏的土壤:对于项目相关的所有施工活动指定并实施侵蚀、沉积和污染物控制计划。比如防止因雨洪径流或风力侵蚀而导致土壤流失,防止施工场中其他污染物(燃料,溶剂,化学品,铺装密封剂等)的径流和渗入等。
而对施工活动中已经破坏的土壤进行恢复。恢复的土壤必须要有参考土壤样本,并通过土壤测试来检测土壤是否达参考样本的标准。

得分项:

主要强调的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旧材料,建筑垃圾以及土壤和植被的再利用。
C7.5 从废弃物中转化为施工和拆建材料:比如通过回收废旧物或可再利用的结构材料(砖,钢铁,木材)或道路铺装等,再用回场地。避免焚烧和填埋的方式,争取实现净零废物场地,以减少污染。

图片

图片

废旧建筑材料再利用

C7.6 对废弃的植物/岩石/土壤进行转化:比如将多余的植物转化为植物肥料或覆盖层。其中污染土壤和带有入侵性植被不可进行转化再利用。
图片
树皮覆盖物
C7.7施工期间保护空气质量:比如使用洁净燃油的施工设备或避免使用柴油作为动力的设备和车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8运营和维护

先决条件:

通过制定运维计划,以确保长期可持续发展。

P8.1 可持续场地的维护计划:要求制定场地各项维护计划(SITES有标准表格),并说明短期和长期的策略,以及对维护人员进行培训。
P8.2 开展废物流研究:预计可能产生的可回收材料(纸张,玻璃,塑料,金属)的数量,投放可回收容器。
图片

得分项:

在投入使用后,对场地内可能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管理和再利用。利用土壤和植物的管理减少对环境和人类的负面影响。而在场地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等)降低电力能耗,保护空气减少污染。
C8.4减少杀虫剂和化肥的使用:一方面在人们活动区域使用无毒无害的维护办法,另一方面减少杀虫剂和化肥的使用避免径流和下渗造成土壤压力和地下水的污染。
C8.6使用可再生资源满足景观电力需求: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9教育和绩效监控
没有先决条件。此大项旨在通过项目地上的可持续方面实践,向公众进行科普和展示,提高公众对可持续价值的认知,影响用户的行为方式。

图片

C9.3 计划监控并报告场地绩效:要求必须由第三方或者团队中专业人员进行监控和同行审核。得分必须监控三个独立对象,其内容至少包含一个先决条件和一个得分项。

10创新或特别突出的表现
没有先决条件。提出的创新实践,或在水、土壤、植被、材料等实践方面超过了SITES绩效取得杰出成就的,对以上成就予以加分鼓励。
结语
SITES评估体系对于各项先决条件有详细的说明,包括使用场景,法律条款(美国标准,国内应该也有类似的条款),执行标准,额外情况以及策略建议,有兴趣可以查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