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礼”的含义,你知道吗?

 李香愚 2023-02-14 发布于广东

庞子博先生:下面讲“礼”字,现在经常组词为“礼貌”,“礼”的繁体是“禮”,左边一个“示”,《易经》中有句话“上天垂象,圣人则知”,垂象就是“示”,它是象形字,根本含义就是悬挂,一根杆子两边有俩飘带,相当于“幡”,飘带在古代叫“惊雀”或“风灵”。

宋之前画的装裱上都有惊雀,因为过去的人屋子很大,又开着窗户,麻雀就会钻到屋子里乱跳,有些时候画很名贵,怕鸟给损坏,所以就挂两个飘带,微风吹过,飘带一动,自然把雀鸟惊飞了,“惊雀”就是从这里来的,又叫“风灵”,就是风的灵魂。

“风动还是幡动”这个典故各位应该都知道,“幡”就是翻飞飘摇的意思,后来引申为经幡,不是写了经文的幡,而是升起幡的地方就有人讲经,是一种指示和昭示,这是“示”综合的含义。

有句话:“天垂象,见吉凶”,“见”在这里不读“jian”,而读“xian”,只有吉凶出现了,你才能看到。“示”这个字其实代表了中国人观察所有事物的最根本的方式,就是上天垂象。

“禮”的右边和“体(軆)”的繁体字一样。“豊”下面的“豆”指容器,是盛满、包容的意思。“豊”这个字在远古时表美酒或酿造很久、陈化过的东西,醇香意远,人要经过陈化、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引申为德行。

世间所有事物,时间越久,味道就越厚重,层次就越高。比如普洱,陈化很多年的才好喝。人也一样,如果你能活一万岁,把世间所有的事情都经历一遍,那你就算是个笨蛋,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简体的“体”和繁体的“體”,二字意思大相径庭,繁体字左边一个“骨”,告诉我们,有骨骼支撑,人才能站立,所以“骨”才是身体的基本特质,而不是“人”,加上“豊”,代表做人不仅要有骨气,还要有德行。“體”就是有礼貌、知理的、有陈化性质、能够传承文明的人,就像美酒或好茶,愈饮愈佳。

“礼”左边的“示”,代表祭祀状况,右边的“豊”代表甘醇、美好的东西,所以“礼”其实就是祭祀。只要带有“示”字边的字都跟祭祀、礼仪、伦常有关系。“礼”的最根本含义是履行一种敬神的仪式,然后求神降福。现在我们说一个人有礼貌,说白了就是他能把别人当神一样尊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