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谈张颂文的演技

 西风影评 2023-02-14 发布于四川

在一个普遍平庸的时代,张颂文的“演技”居然也能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都在瞎扯什么呢?

啥叫演技?

内敛就是演技?

有时候,那叫“便秘”!

一些演技类综艺节目满嘴跑马,观众本来就够蠢了,还在愚弄他们。

说了多少次了,电影是综合艺术,演技无法独立存在,剧本、导演都很优秀,才谈得上演技。

蒋雯丽在《霸王别姬》(1993)的风骚单看很精彩,实则过于舞台化,与影片整体写实的风格严重冲突:

蒋雯丽的演技没问题,这个片段属于导演的把控出现了偏差。

不少人吹《黑冰》(2001),钟道新的台词,王志文的演技:

话剧表演方式和令人毛骨悚然的台词,尬得我里焦外嫩。

观众上辈子究竟做了什么孽,要被编导这样报复?

别扯美学追求,最基本的台词,也就是“说人话”,对于我们的编导都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钟道新有段话值得参考:

“你说现在的作家比五四时期的好我就不信,锅里烙出的饼,你饼不可能大过锅去……中国近代作家能够名垂青史的,我认为一个没有。文学作品有文学价值的,一个没有;在世的作家,作史料价值还行,文学价值没有。诗人还有个把,小说家一个没有。”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控方证人》(1957):

威尔弗莱德爵士,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想朗诵一首诗欢迎您的归来。

非常感人,你可以在下班后,用你自己的时间来朗读。

多么幽默、精彩的对白,

好自然、好有个性!

在拙劣的同行的衬托下,张颂文体现出了演好角色的潜力。

至于演技,再强调一次,编导都很优秀,才谈得上演技;

演技只能锦上添花,不可能雪中送炭,让平庸的剧本焕发光彩。

《神女》《小城之春》《黄土地》《鬼子来了》《小武》等等国产佳作,剧本扎实,演员有发挥的空间,可以说个个出彩,尤其是阮玲玉,成为“演技”教科书的存在。

《神女》(1934)有一个阮玲玉演的神女走了几步坐下来点烟的镜头,看似简单:

张曼玉在《阮玲玉 》(1992) 中重新演绎这一经典场面,试镜无数次,再怎么努力,也表现不出那种难以言传的风尘味:

导演关锦鹏非常无奈:表演需要天赋,学不来的。

何为风尘味?

很多人感觉得到,但无法用语言或肢体语言表达。

个别老司机认为,就是婊子味,骚。隔10里都能闻到。

风尘味没那么简单,它应该是那种什么都不怵、啥也不在乎、阅尽人间丑陋的味道。

妙龄女子毫不在乎地与你对视,或不屑与你对视,无畏中带有一丝矜持,也许会让你感到某种风尘味。

比如阮玲玉演的神女。

张颂文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拆迁中的黑暗人性,时代对个体的碾压……

你看你,想多了吧。

风中有坨巨大的翔,听说还是知音体……

《兰心大剧院》

剧情鬼扯,废话连篇,那就……看看枪战?

“在熬过前半程的乏味后,忽然人手一把枪,瞎jb乱打一气就完了!”

……

以这些影片的水准,谈论演技,对于张颂文等演员极为不公平不公正。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把奥斯卡影帝影后都请来,也不可能让一个稀烂的剧本成为神作。

在同行的衬托下,张颂文火得一塌糊涂

火得他都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各种综艺,各种谈演技

这种过度开掘(口吐莲花或胡说八道),对于演员本人绝非幸事

真正的大演员,需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

如果张颂文能碰到一个扎实的剧本,一个优秀的导演

我们可以再来谈谈他的演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