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杉杉郑永刚,逝去的大佬踩中历史的每次节拍

 静思之 2023-02-14 发布于江苏
01
当年,很多人以拥有一件杉杉西服为荣。
甚至穿上衣服以后故意不剪去袖口的商标,就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这是一件杉杉,牌子的。
“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

图片

210日晚,杉杉的企业创始郑永刚先生不幸离世,年仅65岁。
郑董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大王当年还做过他和雅戈尔的案例,他这个年龄正是当打之年,走的令人扼腕痛惜。
他留下的是一个横跨服装、新能源、大健康、光学材料、金融、地产,年销售额达到531亿元,连续20年荣登“中国企业500强”的综合性产业集团和305.8亿元的身价。

图片

在大王看来,不是人人都能马老师,普通人做事业能达到杉杉的水平,已经是天花板的顶流阶层了。
郑老板是踩中了历史的每一次节拍,功成、名就、身退。

02

1958年,郑永刚出生在浙江宁波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中兄妹5人,他排老二,上有大哥,下有三个妹妹。
在当年严格的城乡户籍管理下,穷人家的孩子要跳出农门,只有一个半机会,一个是升学,半个是当兵。
1976年参军的郑永刚,虽因学历原因没有提干“农转非”,但毕竟入伍见过世面,又学了一技之长,转业当上了货车司机。
如果他还在农村,一辈子可能就是个二舅的出息,进城务工创业也就是个小老板,但他经受了部队大熔炉的锻炼熏陶,第一份职业就在宁波的外贸公司,在起跑线上就超越了相当多的人。

图片

当兵是当时农家子弟为数不多的逆袭机会,任正非也是如此。毫无疑问,这一步郑永刚抓住了。

03

80年代在宁波当司机是什么概念?稀缺职业、铁饭碗、媒婆最青睐的对象。
“手把方向盘,给个乡长都不换”。
但郑永刚依靠自己的圆融谦虚、勤学肯干,年仅27岁就被派到鄞县棉纺厂当厂长。
按理说当一个厂长在村里看已经是了不得的人物,但他图谋的是“下海创业”,1989年,刚满31岁的郑永刚接手了当地著名的烂摊子—职工高达300人,亏损高达1000万的宁波甬港服装厂。
为了救活企业,他四处跑市场找专家,先把产品聚焦到最时髦的西装,又借款3万元在央视打广告,一下子就让杉杉西服的高端形象深入人心。
月工资百来块的年代,一件杉杉要卖上千。
1996年,改制完成后的杉杉上市,成为“中国服装第一股”,郑永刚成了“服装大王”。

图片

这次时代红利,get。

04

1998年底,杉杉总资产19亿元,职工5200余人,年销售收入23.5亿元,高峰时占据40%的西装份额,多年位居中国服装百强之首。
但郑永刚却忧心忡忡,这么大的市场份额“盈不可久”,随着中国的开放,ZARA、优衣库进来后将压力巨大,为了寻找未来之路,1999年他毅然决定闯荡上海滩。
上海果然带来了更高的视野和格局,郑永刚学到了“产学研资结合”的模式,他给鞍山热能院的炭素研究所砸下8000万元资助他们完成课题,然后又买下技术,把所里的主要科技人员全部接到上海浦东。
同时在金桥投入3个亿,拿地97亩地,准备干新能源材料。
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疯了,一个搞服装的,什么都不懂贸然进军材料行业?

图片

但郑永刚坚持认为一亿件衬衫换一家波音飞机的生意难以持久,做高新技术,搞“科技成果转化”才是中国企业的必经之路。
连亏8年之后,杉杉的锂电材料业务连年倍数增长,把服装远远甩下,占到了总收入比例的79%,并借助苹果手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东风,进入苹果、三星、宝马等知名企业的供应链,成为全球新能源负极材料的头部企业。
杉杉也一度成为当年的大牛股,又一次站在了时代的风口。

05

2010年前后,中国的地产金融业开始火爆,长袖善舞的郑永刚又积极参与,不但在一级市场成立股权投资企业,在二级市场有先后投入了中科英华、江泉实业等多家上市公司,艾迪西被申通快递169亿元借壳更轰动一时。
2015年以后,变成骨灰玩家的郑永刚瞄准了国际市场和产业链话语权,利用金融和并购手段去实现技术领域的弯道超车。
2020年,杉杉成功抄底,以53亿元买下LG化学在中国大陆、台湾和韩国的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并成立了“杉金光电”。

图片

偏光片是LCD显示器和超大屏的核心材料,杉金已拿下了85吋市场份额的80%以上。
2021年,杉杉股份营收206.99亿元,锂电材料和偏光片业务分别实现营收91.25亿元和99.44亿元,双主业格局完全成型。
手握着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偏光片生产基地,在卡脖子技术被热议的今天,杉杉无疑又踩对了节拍。

06
郑永刚曾经说过,“如果我死后杉杉还活着,那就是成功的”。从这方面来看,郑老板无疑是成功的,而他的多次转型,更给国人的经营和发展留下了足够启迪的智慧。
第一,与时俱进,踩对节拍
纵观郑老板的历史,
第一次他参军入伍,抓住跳出农门的机会,
第二次他创办杉杉,抓住经商改制的机会,
第三次他进军锂电,抓住转型升级的机会,
第四次他并购资产,抓住资本市场的机会。
历史的潮流,踩中一次小富即安,踩中两次衣食无忧,踩中三次飞黄腾达,踩中四次人中英杰。

图片

第二,寻求增长、永不懈怠。
从西装企业到上市公司,从服装大王到锂电材料大王,再到光电材料领军企业,郑永刚永远在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时刻居安思危,研究“第二增长曲线”,发掘下一个增长点在哪。
甚至在离世前的一月,他还在主持工作。
第三,守住底线,有所不为。
作为一个踩点高手,杉杉的摊子铺的很大,服装、科技园、大健康、地产等其实均有涉及,郑老板不是道德完人,但也没有去大搞什么互联网P2P和小贷去割韭菜,没有放杠杆去给银行搞个大窟窿让大家买单,也没有政商方面走的太深以至无法自拔。
实业,仍然是杉杉最重要的底色。
想想中国民企这么多年的经历的风暴吧,民企退场论、去杠杆、环保风暴、三条红线...一次次杉杉都挺过来了。
再想当年和郑一起的那些企业家,有的生不如死、有的身败名裂、有的身陷囹圄、有的远遁海外,有的泯然众人。
郑老板能闯过这一轮轮惊涛骇浪,身前成事,身后有名,足矣。

图片

大佬已逝,从文财神范蠡那个年代留下来的甬商文化,到今天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德以润身。


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局势,不在力耕。
欢迎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3000多名正商人士投资精英和白领中产的一致信任,财经院是定制化的资产顾问和投研中心,进阶课是学习相关知识,化身财经专业人士的MBA课堂。
开年之后,财经院深度讲解的ChatGPT、高压快充、钙钛矿电池,将是产业的长期趋势,有望成为全年的资本市场的热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