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Pixabay) 目前,随着全球能源需求不断上涨和低碳化发展要求,风电、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正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 其中,核电使用少量燃料,就能产生巨大能量,世界各地的核反应堆建设也越来越多。不过,这些反应堆同时会产生大量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放射性废物。 为解决这个问题,专家们提出了多种方案。由于很难将核废料安全地保存处理,这些方案中的一个重点是对其进行再利用。 再利用的其中一个实践是放射性金刚石电池。据了解,这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回收核废料的方法,因此备受关注。 先简单介绍下核电池与放射性金刚石电池。 核电池原型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物理学家亨利·莫斯利(Henry Moseley),1913 年,他演示了粒子辐射制造电流的实验。在 1950 至 1960 年代,航空航天业认为或可将莫斯利的研究用于航天器上,以为其提供长期动力。当时,也有公司在研究将核电池应用在无线电接收器等方面。 但这类核电池仍存在一定安全性和导电性等局限,在该方面,合成金刚石的出现为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金刚石是目前所知最坚硬的物体之一,可以通过特殊工艺使其具有放射性或者充当半导体。 据了解,放射性金刚石电池于 2016 年,由英国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卡博特环境研究所的科学家团队开发。 该电池由核废料的 β 衰变提供动力。β 衰变是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为得到稳定质子、中子比例时,释放多余粒子的过程。同时会产生许多 β 粒子(高能量电子或正电子)。 β 粒子撞击半导体材料,可产生电流,进而转化为电能。但 β 粒子是从不同方向上发射,能够击中半导体的数量不多,产生的电能较小,效率因此还不高。 放射性金刚石电池使用了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工艺。该工艺广泛用在人造金刚石制造上。 研究人员对 CVD 工艺调整后,通过添加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碳-14 的放射性甲烷来生成放射性钻石。内部的核废料充当燃料,在 β 辐射下,将能获得无须充电的长时间有效电池。 布里斯托大学化学学院能源材料教授尼尔·福克斯(Neil Fox)解释说:“选择碳-14 作为原材料,因为它发出短程辐射,这种辐射会很快被任何固体材料吸收。” 不过,布里斯托团队表示,其放射性金刚石电池(含有 1 克碳-14)提供的功率较低,只有几微瓦,小于典型的 AA 电池(5 号电池)。因此目前的应用仅限于传感器与起搏器等小型、低功耗设备,还无法用在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上。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布里斯托团队科学家研发的放射性金刚石电池,英国公司 Arkenlight 准备将其进行上市,该公司第一款微型电池产品预计在 2023 年下半年发布。 ![]() (来源:ND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