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yesuo散文随笔||读史溯源铸信仰、中华儿女当自强

 百年yesuo 2023-02-14 发布于江苏


百年yesuo,回看千年。

知识的搬运工、文化的传输带、思想的播种器


yesuo散文随笔||读史溯源铸信仰、中华儿女当自强
--《史记》读后感

作者 || yesuo

前段时间读司马迁的《史记》,我被深深的震撼,感慨于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仰慕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身为中华儿女陡然升起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对当今社会中国人越来越淡漠于中国历史表示隐隐的担忧。

身为中华儿女应了解本民族的悠久历史

《史记》共130篇,其中帝王本纪12篇,起于黄帝止于汉武帝,13-22篇为各个时代的年表,23-30篇以八书分别叙述涉及上古、先秦至汉初的天文、律法、礼乐、人文、地理、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2019年7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对有些人质疑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无考古实物为证作出了有力地回击。

易中天教授说中华3700年文明史起自商代,但通过阅读《史记》,我们知道从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到禹建夏、汤建商,都有着清楚的时间脉络,并且其时之文明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中华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

身为中华儿女应传承本民族的哲学思想

思想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通过阅读《史记》,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曾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各自提出了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安邦之策,最终道、儒、法、墨等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史记》的后100篇,30世家、70列传,集中叙述了先秦至汉初100多位著名的王侯将相、志士仁人传纪。其中关于诸子百家,司马迁在分析了各家的主要思想及优劣后提出了需要继承的东西,他在最后的自序中总结说:

阴阳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家“强本节用,人给家足之道,不可废也”,法家“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不可改也”,名家“控名责实,叁伍不失,不可不察也”,道家“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身为中华儿女应铸就本民族的精神信仰

读史使人明智,通过阅读《史记》我深深感到,身为中华儿女铸就本民族的精神信仰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中国人历来敬祖宗而不信鬼神,但不信鬼神不等于没有信仰。

长按关注我们吧

最近读者反映看不到推文,因为微信改版,不再按时间顺序推送文章,公众号只有被星标看、点赞,才能及时收到更新的推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