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讲伤寒例 有一年(1956年),北大创建医学院,设置了中医课,有一百多个学时的中医课,请中医学院的老师给他们讲,学院的老师给他们讲,学校就派我去了。西医院校第一次上中医课,那时候用什么讲义呢?就是《中医学概论》。那个时候大力推行中医政策,西医学习中医呀,故我在那儿一讲课,教授们很多,老头们都秃顶,就在前面坐着听。后来就讲到了这个可汗不可汗,这堂课讲完下课了,前面坐的都是教授,都来跟我握手。他们说,过去没学过中医学,中医学太好了,这个发汗太科学了,祖国医学太科学了,真了不起!西医虽然也有发汗之法,但远不及中医的应用严谨。“尺脉迟者不可发汗”“脉微者不可发汗,”淋家不可发汗”“脉浮紧者”不可用桂枝汤发汗,还有发汗太多,水流不止,会出现什么情况,有很多这样的文章,也很有意思,要知道这就是科学。【秃脑袋顶 秃顶】 什么叫分析呀?辨证论治,辨就是分析。对于一个问题,分析得像头发丝那么细了,思维能力结合临床实践,水平达到了如此高峰,得通过多少病例?这不是 科学学是什么?要体会这个精神。读古人的书,要知道古人的心意,他为什么这么写?他有他的思想性,他说的是什么?是干什么的?为什么?总要带题去深人研究。上边说的是一个汗,一个下,下面就总结了。 北大医院创建于1915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国立医院,也是国内首批建立的临床医学院之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是最早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的综合医院。1956年成立中医科、针灸科,1975年建立了中医病房和中医研究室,1987年建立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1956年,刘渡舟39岁。刘渡舟(1917年10月9日-2001年2月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