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见,看清,看懂,看透,看开。

 遥指蓝天11 2023-02-14 发布于广西

看见,不等于看清

看清,不等于看懂

看懂,不等于看透

看透,不等于看开

我们常说

佛即众生,众生即佛

若是觉悟,众生皆佛

不觉悟,佛是众生相

是与不是

看觉与不觉,悟与不悟

每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

首先看到的是,世界的万物

懂事以后,慢慢看到了事情

长大后,开始面对和思考人生

在不同阶段

就有不同阶段对应的层级诉求

   我们看世界无非就是

看见、看清、看懂、看透和看开

 ▼

    简单形容就是:

  看见=我看到了(看到了什么)

  看清=我知道了(知道了什么)

  看懂=原来如此(为什么这样)

  看透=如此而已(那要怎么样)

  看开=本就如此(怎么去面对)

所以才说

看见不等于看清;看清不等于看懂

看懂不等于看透;看透不等于看开

通常我们在面对不同事物,或在不同阶段的时候,所要解决和面对的层面就不一样:

面对世界万物的三个层面

看见,看清,看懂

面对事情问题的三个层面

看清,看懂,看透

面对人生思考的三个层面

看懂,看透,看开

①面对世界万物的三个层面

看见,看清,看懂

世界万物本来就存在,但只有当我们看到或感受到了,万物才真正进入我们的世界。所以我们对万物的诉求层面很简单,先看见,再看清,最后看懂,就结束了,不需要看透,也不需要看开。

什么是“看见”

比如我们面对一只羊,这只羊要进入我们的世界,第一步首先是要被我们看到或感受到它,否则它在我们的世界里面是不存在的,即使直到我们老死那一刻,都不知道有那只羊的存在。

——这是“看见”,我看见了单独的一只羊,它静静的在那里吃草。

什么是“看清”

我们看见了那只羊,但并不知道它的具体情况。如果此时转身离开,那只羊在我们的世界层面里,就仅仅是“看见”过;如果向前进一步去确认,便知道了它是一只雌性的羊,还发现了它脚上刚刚受过伤,所以在靠近的时候它并没有逃跑。

——这是“看清”,我知道了羊是雌性的,而且脚受了伤。

什么是“看懂”

我们终于知道,这只羊为什么会单独的出现在这里,并且在我们靠近的时候它也没有跑开,因为它的脚受伤了跑不动,所以它落单了。

——这是“看懂”,原来如此,这就是我们面对世界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