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鉴赏】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谷山居士 2023-02-14 发布于上海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图片
图片

清平乐·雨晴烟晚

冯延巳〔五代〕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图片

图片

译文

雨后初晴,夕阳残照,烟霭空濛一片,暮色中但见新池绿水盈盈,一片春意盎然。成对的燕子飞回柳树低垂的庭院,小小的阁楼里画帘高高卷起。

黄昏时独自倚着朱栏,不知不觉已看到西南天空挂着一弯如眉的新月。夜风卷起台阶上的落花,微微拂过罗衣,只感到春寒袭人。

注释

砌:台阶。特地:特别。砌:台阶。

朱阑:一作朱栏,红色的栏杆。

鉴赏

  这首词中写双燕垂柳落花,这些都是暮春时节的特有风物。还写有雨晴烟晚新月眉弯,这些都是傍晚的景象。旧以农历三月为暮春,并称每月初三的新月为蛾眉月,据此则词中所写的应是三月初三左右的暮春晚景。但这首词绝对不是单纯写景制作,它通过暮春晚景的描写,以表现闺中人的淡恨轻愁。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雨后初晴,傍晚淡烟弥漫,碧绿的春水涨满新池。

  春天傍晚,雨后转晴,天空中夕阳返照,烟霭升腾,园林中绿水涨池,波光潋滟。这些都是闺中人在小阁看到的远景,写来层次清楚,色彩鲜明,突出的表现了春雨过后傍晚时分特有的景象。这两句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是人人都有的对生意盎然的春天景象的热爱,还看不出具有闺中少妇特征的主观感受。

  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这两句是说,双燕飞回柳树低垂的庭院,小小的阁楼里画帘高高卷起。

  这两句把少妇的感情色彩表现得十分强烈。双燕归巢是傍晚时刻常见的景象,而小阁画帘高卷一语,却含蓄的表现了主人公对双燕归来的过分殷勤。这一动作的心理暗示在于:让燕子快快归巢,双栖画栋吧。闺中少妇把自己在暮春傍晚的时候所特有的感情和情怀,都融化到这无声的高卷画帘的行动里。这两句所写的景物是由远而近,通过双燕飞来的进程,与画帘高卷的行动以表现她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活动。是虚则实之的艺术手法。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这两句是说,黄昏时独自倚着朱栏,西南天空挂着一弯如眉的新月。

  过片黄昏独倚朱阑一句,是承接小阁画帘高卷意脉的。从时间推移上由傍晚写到黄昏,说明她独倚的时间是很久的。从情怀寄托上明白写出了闺中少妇的独倚,表现了黄昏后的寂寞空虚的心境。这与上片双燕飞来垂柳院形成鲜明对照,揭示了此词的燕归人不归的怀人主旨。西南新月眉弯,是少妇凄凉冷落的独倚朱阑时所见到的夜空景象,它和傍晚时期所见到的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那种生机勃勃的热烈场面前后异趣。在碧海青天之下独倚朱阑的少妇,面对高挂在西南夜空的一弯新月,给与她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这种望月怀人的心理,是闺中少妇面对此景极有可能的思想感情。

  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末两句是说,台阶上的落花随风飞舞,罗衣显得格外寒冷。

  落花风,是暮春季节所特有的事物,闺中人对此十分敏感。末两句不能简单的看作是客观风寒刺激的反应,而是她主观意志的真实流露。时值暮春,春事将尽,绿肥红瘦。她意识到落花风吹落了大地的春花,也将吹落她的年华。不免产生红颜易老的感慨。但这种感慨作者写得极为含蓄,用风振罗衣而芳心自警的细节表现出来,言有尽而意无穷,艺术手法是极为高超的。

  这首词写的是传统题材,但我们在诵读时仍觉得清丽可喜,韵味无穷,这不得不叹服作者在构思上的独具匠心和遣词造句上的功力了。

冯延巳

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图片图片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